「紀委書記真貼心,引導手編找富門,家裡地裡兩不誤,確實藝多不壓身,看著孫子編小車,增加收入又強身。」8月19日,寧陵縣程樓鄉郭樓村委波張村2017年脫貧戶王素娥與鄰居李玉勤、閆秀蘭在樹蔭下一邊手編小推車,一邊與前來回訪的程樓鄉紀委書記王守花拉家常。
60歲的王素娥,是程樓鄉郭樓村委波張村村民。幾年前,她還是村裡出了名的貧困戶,丈夫張清析身患重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錢,還欠了很多外債,靠親友們的救濟過日子。
「丈夫去世後,瞬間感覺天都塌了,我受不了這個打擊,逐漸變得消極、懶惰,抱著一種逆來順受、隨波逐流的心態,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很長一段時間內,王素娥都無法接受現實,整個人從此變得一蹶不振。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素娥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2015年,搭著扶貧春風,經過識別程序,王素娥被村裡納入貧困戶,通過各種政策對她進行精準幫扶。2016年,鄉紀委書記王守花進村幫扶,王素娥是她的重點幫扶戶。通過了解情況,精準識別,王素娥被納入低保對象,與此同時,王守花為她爭取到了村保潔員的工作崗位,每月能領400元,
村裡每年還給她600元的光伏分紅。日子總算穩定下來。2017年10月,王素娥光榮脫貧,還領到了800元的脫貧勵志獎。王素娥的臉上慢慢出現了笑容。
鑑於王素娥滿足現實的情況,王守花把鄰村貧困戶在家手編小推車的情況告訴她,建議她到鄉扶貧企業浩然童車廠看看。通過打聽親戚鄰居,王素娥和浩然童車廠達成了協議,由童車廠用專車把小推車原材料送到家,手編結束後,童車廠自行拉走,根據手編小推車的數量和質量當即付清手工費。
「每天幹完村裡保潔工作,坐在門樓下開始編小推車,技術不複雜,得有耐心,每天能編四五個,現在是淡季,每個小推車手工費9元,一月千把塊在手心裡。」提到小推車,王素娥就喜不自禁。
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扶持和她自己的努力下,王素娥不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還成了村裡穩步脫貧的典型。一位弱女子,不等不靠,靠勤勞脫貧。王素娥的脫貧事跡也感染了更多的貧困群眾,波張村出現了在脫貧的路上你追我趕,奮力爭取小康新生活的動人畫面。僅波張村就有30多個中老年婦女加入了手編小推車的行列。
「2017年,建設扶貧車間,資金短缺,多虧王書記幫俺申請扶貧資金兩萬元,幫助俺度過了難關。現在俺的小推車生意前景看好,產品全部銷往雲貴川大城市實體店,今年8月份,光焊工就招了五六個,一年二三十萬松松的。俺郭樓村176戶貧困戶有三分之一都和俺籤訂了回收協議。」看著整車待發的小推車,程樓鄉返鄉創業青年浩然童車廠老闆徐金柱喜上眉梢。(寧陵縣委宣傳部 宋濤 夏金明供稿)
(責編:於思遠、楊曉娜)
河南:中原糧倉的「豐收答卷」 6月的中原大地,麥浪滾滾,滿目金黃。河南修武王屯鄉東黃村的小麥超高產攻關示範點,人群爆發出一陣歡呼——新品種「中麥578」高產示範方實打驗收報告出爐,平均畝產841.5公斤,冬小麥單產再創新高……【詳細】
當好項目「店小二」 河南穩產擴能正發力 自從復工復產以來,作為河南省糧食深加工和食品生產龍頭企業,白象食品把內部作息時間進行了微調:裝卸工由原來的兩班倒,調整到現在的三班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