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是一種以遊樂為目標的模擬景觀的呈現,它最大的特點是賦予遊樂形式以某種主題,圍繞既定主題來營造遊樂的內容與形式。根據統計分析,從1989年大陸第一家主題公園「錦繡中華」的誕生,到華僑城、華強方特等主題樂園的打造,再到夢工廠、上海迪士尼落戶,中國主題公園建設從自創品牌到引進品牌,經過了近30年的發展。
當下,中國主題公園的競爭主要被劃分成三個梯隊:第1類,單體投資規模極高的上海迪斯尼和北京環球影城,總投資分別高達55億美元和65億美元;第2類,本土大型單一主題公園:長隆歡樂世界以及正在打造的太湖龍之夢,也分別達到百億元以上;第3類,全國複製的特色主題公園,如歡樂谷器械遊樂、宋城演藝公園、海昌海洋公園、華強方特文化科技樂園等。
而國內首個以自持華語電影IP打造的文化體驗項目——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的正式開業,填補了華語電影主題公園市場的空白。隨著中國文旅產業進一步發展,國內主題公園各自有何鮮明特點、發展現狀如何,都值得探究。
中國主題公園的產品迭代
從發展歷史來看,中國主題公園市場經過了一輪產品迭代的洗禮。早期有以華僑城的歡樂谷和萬達的主題公園為代表的、大眾化的、單一器械遊樂產品,到如今有極具特色的演藝、科技文化和動物遊樂類產品,他們的代表分別是宋城、華強方特和長隆主題公園。
行業數據顯示,即將在A股市場登陸的小獨角獸華強方特如今已經拓展了20多個公園項目,而宋城也以其獨到的《千古情》演藝產品,在異地複製模式成功,如今拓展了10個城市15個主題公園和20臺演藝項目。
這幾個集團的拓展模式背後有怎樣的共同點呢?總結來看,他們之所以能在數量龐大的大型文旅類項目中突出重圍,走向全國市場,主要有如下幾點:
具備獨特的研發能力和產品競爭力
宋城的核心是演藝資源,主打「主題公園+室內演出」模式,其所創作的《千古情》系列演藝項目,都是秉承了不同地區文化進行創作的思路,並且每到一個地區,都是以當地文化為創作題材,打造成爆品秀的產品。除了打造主題公園和特色演出,宋城演藝還對宋城景區周邊的商業進行了整合。「南宋懶城」的推出營造了宋城景區內和周邊的旅遊、商業氛圍,完善了功能區和服務設施,打造出一體化休閒旅遊概念,實現吃、喝、住、行、遊、娛、購一站式服務。
▲宋城
華強方特原創IP 「熊出沒」也有著不俗成績,並將其深植主題樂園園區,實現熊出沒裡的角色虛擬化管理;並以中國本土文化IP為核心,例如女媧補天、西遊記、孟姜女、大鬧水晶宮等,依靠其獨特的科技體驗能力,打造了一個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新型中國文化主題樂園「方特東方神畫」。
長隆主題公園擁有眾多亞洲頂尖的遊樂設備、亞洲最大水上樂園,長隆國際大馬戲也號稱「全球最大馬戲表演場」,在這裡上演的《森林密碼》也創造了全球最大的實景式舞臺,豐富完善的產業鏈和高水準的產品項目成就了長隆主題公園的市場競爭力。
系統化的管控能力
落地一個主題公園,需要龐大的執行團隊做支撐。僅上海迪斯尼樂園的運營團隊就有8000人,同時在美國總部也有數千個夢想工程師,而小獨角獸華強方特也打造了一個具備1100人的研發團隊,其中包括多達200人的數位技術團隊。
由此可見,不僅需要獨特的創意資源,更需要系統化的管控能力。通過落地執行,將線上的夢想和故事內容在線下通過旅遊體驗的方式得以呈現,這就是真正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國內影視公司紛紛涉足實景娛樂領域
在文旅產業發展的熱潮中,國內影視巨頭也紛紛涉足實景娛樂領域。資料顯示,2014年中旬以來,光線傳媒先後與上海市閔行區、大連市、揚州市江都區政府達成協議,在三地建設「中國電影世界項目」、「光線中國電影世界主題樂園綜合體」、「影視產業綜合體」。
2016年博納影視與深圳汕頭特別區籤約,宣布將建設中國博納東方影視城項目;2017年,長城影視也宣布收購9家旅行社股權為旗下的長城影視城輸送客源。今年年初,樂創文娛也攜手萬達文旅項目,將文旅項目提上日程。另外,完美、德信、深圳沃溪影視等影視公司也都加入了打造實景娛樂項目的陣營。
不過影視公司做實景娛樂,起步最早的是華誼兄弟。華誼兄弟自2011年涉足實景娛樂領域,以電影IP為基礎,整合文化、影視、金融、政府、網際網路、商業、旅遊資源,創新性地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文化旅遊業態。所對應的產品形態主要以電影小鎮和電影世界為主。
數據顯示,華誼兄弟創立至今24年已經推出了一百六十餘部優質的電影作品,擁有持續的內容生產能力和豐富的IP儲備。優質內容,正是華誼兄弟進軍實景娛樂領域的核心先天優勢。以電影IP為基礎打造浸入式實景體驗,這也是華誼兄弟區別於國內主題公園中最顯著的特色。
另外,華誼兄弟實景娛樂還將拍攝場景保留下來作為實景項目景點的一部分,比如管虎導演的
《八佰》在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中還原搭建了歷史中的真實場景,電影
《芳華》在馮小剛電影公社實景搭建了「芳華小院」。從拍攝場景無縫轉換為旅遊景點,建景、拍景、留景,協同統一、環環相扣,這是華誼兄弟做電影實景娛樂業務的又一重要優勢。
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首創華語電影IP浸入式體驗
作為首個華語電影IP主題公園,剛剛開業的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從該項目所在位置—蘇州來看,光是江蘇地區的樂園就有常州中華恐龍園、嬉戲谷、蘇州樂園、東方鹽湖城、南通探險王國,還有上海的迪士尼、歡樂谷,浙江的橫店影視城、宋城演藝、寧波方特樂園、象山影視城,安徽的蕪湖方特樂園等等。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如何另闢蹊徑,獲得客源?
總體來看,華誼兄弟做出了如下幾點策略:
華誼兄弟根據自持電影智慧財產權,打造了一個存在於現實中的電影世界,將互動、娛樂、趣味、文化與科技融合,獨創電影IP全方位沉浸式體驗。
首創「入戲式」遊園體驗
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依託遊客對於電影的情感聯結,為遊客還原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空間」,第一步就是區別於其他樂園遊客作為旁觀者的視角,首度提出「第一人稱」的遊覽概念。讓遊客化身為電影中的「演員」,體驗角色的樂趣。通過互動娛樂、演藝演出、電影主題餐飲、電影體驗、電影所轉化的文創產品等全方位包裝,讓遊客真正進入到故事內容中去,感受浸入式的全新娛樂體驗。
藉助高科技手段,讓遊客成為電影主角
為了讓遊客身臨其境感受電影的真實與魅力,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引進國際頂尖技術,結合電影推出全球前所未有的VR軌道騎乘、華東第一雙懸掛旋風過山車、全國首例電影實景秀等特色項目,讓遊客在任何一個區域都可以看電影,玩電影,走進電影。值得一提的是,VR軌道騎乘,這一項目源於
《集結號》電影中的熱血戰場,輔以風雪、爆破等特效,打造360度全場景浸入式體驗,讓遊客親臨殘酷戰場,親歷生死一線。
那麼,華誼兄弟如何利用線上優勢IP資源打造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
賣座的電影不一定適合做實景娛樂。從尋找合適的IP到落地成能讓遊客沉浸式體驗的項目,這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如何把二維的畫面和IP轉換為360度無死角的體驗空間,如何將遊園過程和電影故事邏輯結合,如何讓遊客從第一人稱視角真正進入電影世界跟隨人物成長,這才是華誼兄弟實景娛樂造夢的核心。
看電影、讀原著、摳細節,將IP用到極致
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的策劃是有方法論的,如何將IP用到極致,是整體策劃的邏輯。
首先,成立龐大的素材庫。除了電影本身的素材,還有衍生的素材,拍攝前、拍攝中、放映時的素材,包括定妝照、概念圖、服化道等等;電影背景的衍生,比如電影的年代,地域文化特徵等等。接著,從素材中提煉電影的價值觀、精神內核。最後,則是將素材和精神內核應用到策劃案以及設計裡。策劃案會做到場景故事化、服務故事化、體驗故事化等等,最後全部落地。
例如,僅
《太極》區域的打造就從整部電影中挑出16個最易植入的場景,標明時間軸和情節,為每個場景建立包含片花、截圖、手繪稿在內的素材庫。為了讓遊客沉浸到電影,從遊樂設備的設計到建築軟裝的細節,區域內每一處都來源於電影。
淘古書、挖舊貨、研究文化體系,使場景更真實
為了讓打通遊客與歷史的情感聯結。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的場景不僅是對電影的還原,更是對事實的重現。這不僅需要有生活的邏輯還需要對當時文化體系的深刻認識。策劃組不僅從古書中尋找電影發生年代的場景搭建、業態布置,甚至場景中的部分實物都是富有年代感的「老貨」,並要求主題區的員工著裝戲劇化、手勢禮儀角色化、服務用語臺詞化。力圖從感官世界的視、聽、嗅、味、觸以及情感世界的溫度感、儀式感、歸屬感、認同感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營造「入戲感」。
打造分工精細、專業度高的電影世界團隊
為了支持實景娛樂的落地,華誼兄弟內部成立了專業化程度極高的工作團隊。在迪士尼樂園,天馬行空的夢幻世界都是由一批迪士尼幻想工程師打造的。在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也有這樣的一個策劃團隊。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華誼的電影內容植入整個樂園,使之成為一條邏輯清晰的遊園體驗,他們把控著每個主題區域的整體調性。
如果說策劃師是華誼電影世界中把二維電影轉換為三維體驗的造夢者的話,那麼規劃設計師則是負責把夢想落地。華誼兄弟聘請曾服務過環球樂園的國外團隊ThinkWell挑起樂園建設中最難的部分:動線設計。從最開始設備挑選開始,負責電影世界整個空間的動線、建築的布局和騎乘設備的分布。
除了上述兩個主要團隊外,還有主導軟裝風格的置景師、負責軟裝細節的美陳師、負責建築統籌的設計師等等,旨在為遊客提供六感體驗。
為了保證項目高質量的落地,從整體的管理體系構建上,華誼兄弟還專門建立了創意設計公司、酒店管理公司、餐飲管理公司、運營管理公司等專業管理公司群,以及發展合作部、電影文化內容創意部、活動演藝部、品牌銷售部、品牌市場部、智能景區部等多部門的管理團隊。
小結
縱觀國內主題公園市場,從早期的華僑城,到宋城、華強方特,各家都找到了適合自身的項目落地模式和發展道路。吸收國際經驗、注重「本土化」經營,深挖時代意義的文化內涵、順應市場需求,就會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同時,隨著消費者對旅遊消費在根本訴求上的提升,以電影IP為基礎打造的文化體驗項目更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並將進一步推動文旅市場的發展和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