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詞典已上線1355/10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494天
日本著名男演員三浦春馬的自殺,太過突然。
30歲的年紀,未來無可限量。
可也許,他已是撐了好久,再也撐不下去了。
就像彈簧,長久承受過大的拉力,早已失去彈性。
有時候,我們是沒有選擇權的。
紅皇后對愛麗絲說:「在這個國度中,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
在如今這個變化過快的社會,一個人想要比別人更優秀,就要更努力地奔跑。
三浦春馬曾有段時間想退出演藝圈,過一段簡單的生活,但一直沒有達成。
我們被生活推著往前走,做著不那麼喜歡甚至厭倦的事情,留下很多想做卻從來不會去做的事。
但是,即使再緊迫,也需要停下來休息。
掌握人生的主動權,學會釋放壓力和享受生活。
就像喬治·歐威爾的小說《上來透口氣》的主題:當生活令人壓抑時,那就上來透口氣。
01
壓抑
四十五歲的喬治·博林,同大多數中年人一樣。
有一副不知道什麼時候胖起來的身軀,雖然他一直覺得自己身體裡有個瘦子的靈魂。
有高不成低不就的事業,在保險公司擔任地區巡檢員。
有妻子和兩個孩子需要養活,並終日為帳單、學費等開支問題所苦。
生活就是那樣,妻子的嘮叨、孩子的吵鬧和柴米油鹽。
貸款買的房子,卻沒有產權,即便如此,也得拼命工作還貸款。
和大家一樣,博林幾乎一無所有,卻也總害怕自己有什麼會失去。
博林覺得自己在16歲那年,就已經不在了。
因為從那時候起,就一直在被生活推著走。
先是父親的店鋪生意不景氣,博林輟學去做幫工。
接著一戰到來,博林加入戰爭,體會著種種意外。
戰後大裁軍,博林努力找到一份工作、一個愛人並組建了一個家庭。
後來有了孩子,日子就顯得更加單調,日復一日。
和妻子的關係早已從激情變成習慣。
離婚對他來說,是付不起的代價。
如果有地下停車場的話,博林一定會把車停下,然後窩在車裡抽幾根煙才回家。
不知是壓力還是生活本身,總是經常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們都一樣。
02
透口氣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博林賭馬贏得了17英鎊。
這對他來說是一筆小橫財,幾乎是他一月的工資。
因為平時總是為了生活而生活,這次他想為自己活一次。
博林決定獨享這筆錢。
接下來的好幾天,他都在想自己要去做什麼。
方案一,買一身得體的顯瘦的衣服。不行,到時候妻子問起來沒辦法回答。
方案二,去找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釋放一下過剩的精力。不行,不夠有意義。
偶然間,博林的腦中冒出了絕妙的第三個方案:去自己10年沒回去的出生地,旅行一周,並完成自己多年以來想要釣大魚的願望。
博林記得,小時候的日子很悠閒。
上學、逃學、爬樹、摘野果、掏鳥窩、罵髒話、打架,他最喜歡的是釣魚。
他知道釣什麼魚用什麼餌,也知道哪裡有大魚,什麼樣的魚竿好用,怎樣自製魚鉤。
因為喜歡,所以不知不覺就學習了很多釣魚的知識。
機緣巧合之下,博林發現一個杳無人煙的大池塘,裡邊有很多的大魚。
他開心極了,準備攢錢購置釣魚的工具。
畢竟釣大魚的工具,不是他平時那些小魚竿可以湊合的。
但是,東西還沒攢夠,他就戀愛了,後來又參軍、工作、結婚。
一直到現在,釣魚依然未能成行。
這成了他心裡一個夙願。
這次,他一定要去找到那個池塘,痛快地釣幾條大魚。
在時間上嘛,自己可以請一周年假,告訴妻子自己老家有事要回去一趟。
度假的事,就這麼愉快地被博林決定了。
壓抑太久,期望「上來透口氣」。
就像一條不會用鰓呼吸的魚,暢想可以遊到海面探出頭,喘口氣。
03
適應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我們都太容易想當然。
覺得心想,就一定會事成。
為了讓妻子相信自己去出差,博林還串通同事給妻子寫了封信。
然後,開著自己的小車興致勃勃地上路了。
十多年不見,發現故鄉早已大變樣。
工業化取代原本的小鎮,到處都是房子與外來人口。
博林既害怕被熟人認出來,又希望可以見幾個熟人。
第一批熟人,已經成為墓碑上找的名字。
唯二的熟人,是兒時的牧師還有博林的初戀女友。
兩人都沒有認出博林。
牧師本人沒怎麼改變,前女友倒是變得衰老很多。
物是人非,讓博林內心很失望。
在旅館酗酒,然後還企圖勾引寡婦,不過沒有得手。
隨後,他買了漁具去記憶裡的池塘釣魚,發現那裡竟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垃圾坑。
釣大魚再次成為不可能。
回到酒店,博林從廣播裡聽到自己妻子重病的消息,立馬斷定是妻子想騙他回家的伎倆,不予理會。
第二天,恰逢一場大轟炸,博林突然發覺自己很在乎妻子。
趕緊收拾東西就回去了。
結果發現妻子沒生病,是一場誤會,剛想開心一下,妻子就把戳破他撒謊的證據呈上來了。
又是一場避免不了的爭吵。
這場期待滿滿的放鬆之旅,到頭來真就只是一場普通的旅途。
沒有驚喜,也沒辦法失落。
過去早已過去,只有正在發生的現在才是真實的。
04
結語
很多人喜歡玩衝浪。
初學時,很恐懼,做了很多無用功。
後來通過努力徵服它,體驗到了踩著浪花翻湧的滋味。
時代變遷就是一個個浪花。
一系列的不確定感接連襲來,讓我們焦慮和壓抑。
我們都是毫無經驗的人,一開始只有被浪花拍打的份。
有人會躲,有人稍微嘗試之後放棄,有人徹底絕望。
還有部分人逆風翻盤,他們積極掌握主動權,通過策略性學習、不斷努力嘗試與適度休息,把阻力變成助力。
最終愛上衝浪,成為勇敢者。
當然,也有人就是學不會衝浪,但是學會了適應浪裡的生活。
這也很棒。
所以,只要我們不認輸,就永遠不會被打倒,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