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有可能成為新的一級學科!

2021-02-18 軟科


2020年7月,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釋放出重磅信息,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集成電路將成為一級學科。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正在推進著中國高校大力布局新學科建設。近年來,學科升級的浪潮一波又一波,設立新的一級學科的呼聲也從未停息。集成電路專業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的一級學科;國務院發布發展規劃,表示正在積極加強人工智慧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從原有的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的一級學科,意味著此學科將會備受國家和高校重視,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將會得到更多的資源。



軟科(ID:zuihaodaxue)搜集了近些年關於設立新的一級學科的資訊,和大家探討未來可能會新增哪些一級學科。以下內容為軟科(ID:zuihaodaxue)手工搜集整理,為不完全統計且排名不分先後,僅供參考,請以官方消息為準。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2020年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並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


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集成電路是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已成為實現科技強國、產業強國的關鍵標誌。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7-2018)》中的數據表明,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總需求量是72萬人,截止2017年年底,現有人才總數是40萬人。而殘酷的事實是,目前每年集成電路專業畢業生總供給數量大概在3萬人左右。可以估算出,到2021年前後,我國集成電路人才缺口依然接近30萬人,因此我國集成電路人才缺口依然較大。


可以看出,在我國高校的體制下,成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會極大促進集成電路這一細分領域在現有體系下的話語權,同時能夠促進資源的整合。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對設立人工智慧專業、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提出了指導意見。「我們正在積極加強人工智慧一級學科的建設。」國家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彼時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談及上述《規劃》時稱。


根據高盛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產業分布》報告統計,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慧項目中,中國佔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慧人才儲備,中國卻只有5%左右。我國人工智慧的人才缺口巨大。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從業者數量和科技公司研發團隊規模,也有很大提升空間。


從學科設置上看,在美國、英國等人工智慧發展高地,著名院校大多設有人工智慧相關專業和研究方向,而在中國,人工智慧專業多分散於計算機和自動化等學科。在接受採訪時,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楊放春認為,由於人工智慧在我國不是一級學科,導致其相關專業教學和科研活動散落在其他多個一級學科中,人工智慧專業課程不是重點學習內容,學時佔比也較少,存在著高開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複問題,影響了人工智慧科學與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


不過值得期待的是,中國正在加強人工智慧領域的學科建設,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許濤曾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引領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通過科教融合、學科交叉,進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完善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學科體系,研究設立人工智慧專業,推動人工智慧一級學科建設。


2018年2月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正式更名為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吳福元提出建設行星科學一級學科


2018年12月4日,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論證會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與會專家一致建議中國科學院大學牽頭建設行星科學一級學科。


2019年1月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第四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11次會議評審通過了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培育工作的申請,此後,行星科學的學科建設,正式開始。


行星科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的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探索、完善行星科學領域的教育教學體系,培養更多符合國家戰略發展和前沿科學需求的專業化人才,對提升我國深空探測的科研能力和國際影響力有強大的助力。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西華大學副校長鄭鈜教授結合近年調查研究和思考,提出建議設立「應急管理」一級學科,大力培養應急管理人才


鄭鈜介紹,應急管理學科專業設置較為混雜。例如,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涉及應急管理的本科專業有7個,其中「應急技術與管理」屬於工學的「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應急管理」屬於管理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消防工程」「安全防範工程」「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火災勘查」等屬於工學的「公安技術類」,「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屬於理學的「地球物理學類」。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最近印發的文件顯示,應急管理將作為管理學中公共管理的二級學科招收研究生。


「這就帶來一個顯著問題——公共管理這個一級學科在應急管理領域的專業基礎不強,對廣泛存在於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安技術等學科中的應急管理知識難以對接和容納,培養出來的人才很難滿足複雜嚴峻的應急管理實踐需求。」鄭鈜說。


鄭鈜認為,隨著全社會對應急管理的內涵認識日益加深,對應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應當對應急管理學科進行科學定位。


鑑於應急管理涉及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具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等現有一級學科不能涵蓋的獨特研究對象、知識體系以及專業、技能、素質要求,鄭鈜建議,將「應急管理」作為「融合性的新興學科」,作為管理學學科門類的組成部分,列為與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物流管理與工程、旅遊管理等並列的一級學科。


同時,在應急管理一級學科之下,可考慮設置應急管理與技術、應急科學與工程、應急救援與指揮、應急信息安全與管理、應急法規與政策、應急產業管理等二級學科,探索建設完整的學科建設體系和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多領域專門知識和較系統專業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2020年8月,教育部在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設置『海洋經濟管理』學科與專業的建議」的答覆中表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擬於2020年啟動新一輪學科目錄調整設置工作,屆時會將相關建議提交專家進行研究論證。


目前,全國共有「海洋科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3個、碩士點15個,「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碩士點12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支持有關學位授予單位根據區域經濟和自身發展需要在相關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海洋經濟管理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擬於2020年啟動新一輪學科目錄調整設置工作,構建更加科學規範、靈活高效、適應需求、有利於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學科體系,屆時會將相關建議提交專家進行研究論證。

據2020年9月消息,根據中科大研究生院官網公示信息顯示,中科大將再新增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


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積極推動新興交叉學科發展,促進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培養,中科大將新增設立人工智慧一級交叉學科學位授權點和量子科學與技術一級交叉學科學位授權點。但這兩個學位點均為自主審核增列,授權層次包括博士和碩士。


中共中央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要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列舉出的幾大前沿科技中,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被放在了前三位,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重要性上的優先級。


集成電路和人工智慧,一個已經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成為一級學科,另一個教育部也正在研究制定學科建設方案,推動建設,期待量子信息有關的學科也能受到更多的關注。


不僅是一級學科,學科門類也將有大的調整。


在2020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上,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也就是說,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


在當下的產業、科技背景下,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大多數分布在交叉學科領域。將成為一級學科的集成電路專業就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


據了解,雖然此前在國家學科設置中沒有行星科學學科,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也以交叉學科的方式,在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空間物理學等學科下已開展行星科學的研究生教育。


此外,上文中提及到的人工智慧、應急管理、量子科學與技術等學科在成為一級學科後,是被納入交叉學科門類下還是納入已有的13個學科門類中,也值得期待。



2020年11月2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在京召開,論壇開幕式上,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承文宣讀《中央編辦關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交叉科學部的批覆》以及交叉科學部「三定」方案。此前,基金委網站已經在機構設置一欄裡增加了交叉科學部。

為把脈全球交叉研究走向,謀劃中國交叉研究發展,凝聚推動交叉研究合力。2020年12月12日,全國首屆前沿交叉學科論壇暨前沿交叉研究院聯席會在南方科技大學召開,國內交叉研究領域「大咖」齊聚南科大。


與會者研究討論了以全國前沿交叉研究院聯席會為基礎籌備成立中國交叉科學學會有關事宜, 大家一致同意成立中國交叉科學學會,認為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教育部新增交叉學科作為第14個學科門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式成立交叉科學部,我國交叉研究迎來了蓬勃發展的重大機遇,成立中國交叉科學學會正當其時在中國交叉科學學會正式成立運行之前,由全國前沿交叉研究院聯席會代為行使其功能義務及職權。

實際上,我國的交叉學科建設其實並不落後於國外,幾乎重點高校都建立了多個不同方向的學科交叉平臺,交叉學科及平臺建設在國內已大面積「開花」。我們一起來看看


2019年7月24日,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自設交叉學科名單,根據通知附件顯示,本次學科情況統計截止到2019年5月31日



附: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8年4月更新)


我國高等學校專業設置按「學科門類」、「學科大類(一級學科)」、「專業(二級學科)」三個層次來設置。


學科門類是對具有一定關聯學科的歸類,是授予學位的學科類別。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修訂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規定我國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13個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是根據科學研究對象、範式、知識體系和人才培養的需要劃分的學科分類體系,是具有共同理論基礎或研究領域相對一致的學科集合。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修訂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設置了110個一級學科。2018年,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在2011年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的基礎上進行更新,增設「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授予「工學」學位。


級學科是在一級學科內進一步劃分的若干種既相關又相對獨立的學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專業



新聞來源: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科技日報、中國教育部報等

相關焦點

  • 集成電路終於正式成為一級學科!
    《通知》稱,經專家論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門類代碼為「14」)、「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1」)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2」)。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內,集成電路就成為一級學科,這種「飛躍」在學科史上實屬罕見。「這是國家意志和業界共識雙重驅動的結果。」
  • 這兩個學科正式成為一級學科!
    1月13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於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本次學科門類調整,是繼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修訂《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後的又一次重大調整。至此,學科門類也由13個增加至14個。
  • 集成電路正式成為國家一級學科,或將彌補30萬人才缺口 | 還有哪些二級學科會成為「一級學科」的候選專業
    集成電路成為一級學科後,就會單列進考核和撥款計劃中,撥款資金和招生名額都會增加,相對應的師資力量、實驗設備和實驗場地等也會有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一旦成為一級學科,整個學科體系都可以根據產業要求重新設計,還可以在一級學科下設置更垂直專業的二級學科,目前可能成為子專業的有集成電路集成系統、電子封裝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半導體材料、集成電路設計等。
  • 聶震寧 | 出版學應該成為一級學科的五個理由
    2009年我國一級學科調整時,出版學依舊是被置於新聞學與傳播學之下的二級學科。本來,學科之間無所謂高低尊卑,究其實只是科學體系按其內在聯繫加以歸類並做出符合邏輯的排列。新聞和出版似乎也按照它們的內在聯繫加以歸類。其實,內在有聯繫固然不錯,但那主要是國家意識形態管理和導向上有其關聯性,並不意味著二者在學科專業上有歸屬關係。
  • 教育部官宣:這兩個學科正式成為一級學科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於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經專家論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門類代碼為「14」)、「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1」)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2」)。
  • 提前了解高校中即將新增的一個新的門類及一級學科
    眾所周知,一般我們把高校的學科門類分為: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歷史學類、理學類、工學類、農學類、醫學類、軍事學類、管理學類和藝術學類等,共有13個學科門類。但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高校研究領域和專業設置更新,我們即將迎來第14個學科門類--交叉學科。
  • 集成電路正式成為一級學科!時隔近十年學科重大調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通知文件指出,根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按照《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規定,經專家論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門類代碼為「14」)、「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1」)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2」)。
  • 又一個新的一級學科將誕生:這些大學迎來重大機遇!
    《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在人才政策這一項中提到:進一步加強高校集成電路和軟體專業建設,加快推進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設置工作推進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設置、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和軟體學院建設、聯合國際知名大學和跨國公司,在高校層面,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僅有28所在當下,集成電路的發展顯得重要且緊迫,而在幾年前,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就已步入建設之中。
  • 一級學科改名,專家怎麼看?
    近期,「圖情檔一級學科發展」成為一個熱點話題,並且有一系列的文獻出版。
  • 集成電路成為一級學科,若貝提早做了什麼?
    該政策一發布就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國家層面的政策對於集成電路和軟體產業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其中人才政策節選如下:進一步加強高校集成電路和軟體專業建設,加快推進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設置工作,緊密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
  • 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
    今日看點據21世紀經濟報導,剛剛結束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釋放出重磅信息,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也就是說,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據報導,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結束後第二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
  • 交叉學科將成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新增集成電路一級學科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剛剛結束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釋放出重磅信息,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也就是說,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據報導,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結束後第二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
  • 集成電路成一級學科!讓人才不再短缺
    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已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並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設立與集成電路有關的一級學科已經經過多年的討論,但由於一直存在各種爭議而無法成形。
  • 應重視一級學科還是二級學科?這是個問題!
    作者 | 陳洪捷曾幾何時,我們認為大學學科分化太細,學科之間各自獨立分割,資源不能共享;人才培養過於專門化
  • 集成電路正式成為國家一級學科,或將彌補30萬人才缺口
    在美國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的背景下,將集成電路提升為一級學科對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都是非常大的利好。據《半導體行業觀察》消息,7 月 30 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了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的提案將會在國務院批准後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
  • 這2個學科,正式新增為一級學科!
    」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1401」)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2」)。建設背景隨著智慧型手機、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通信的普及,集成電路已經從最初單純實現電路小型化的技術方法,演變為今天所有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成為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成為實現科技強國、產業強國的關鍵標誌。
  • 交叉學科將成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新增集成電路一級學科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剛剛結束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釋放出重磅信息,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也就是說,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據報導,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結束後第二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
  • 交叉學科將成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新增集成電路一級學科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官博據21世紀經濟報導,剛剛結束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釋放出重磅信息,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也就是說,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據報導,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結束後第二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
  • 大化醫院燒傷科連續成為市一級醫學重點學科
    發布部門:大連國資委 信息來源:大化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0-12-28 瀏覽次數:939次       日前,大連市衛生局確認我市第五周期醫學重點學科
  • 製造晶片的核心專業將獨立作為一級學科,人才培養迎來新的騰飛
    近期一個新聞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中,投票通過了將集成電路專業作為一級學科,從電子科學與技術的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根據此次的消息,集成電路獨立出來後,擬設於新設的學科門類下。從目前的市場來看,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達30萬之多,加大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甚至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因為只有培養出核心的人才,才是真正實現科技強國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