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窄的胡同,曾是清代官辦銀錢交易場所,為防賊跑寬僅70釐米

2020-12-23 藍田攝世界

北京的珠市街是一條頗有些年代的老街,它緊靠大柵欄。舊時這裡車水馬龍好不熱鬧,而如今這裡還依然有著一定的商業地位。

而我們前來,並不是為了購物,而是為了尋找一條清代官辦錢市的胡同,俗稱「錢市胡同」,而且也是北京最窄的胡同。窄到什麼程度呢?就是窄到僅夠一人獨行,連錯身多過一個人都非常困難,於是爾等慕名前來。找這條胡同也頗為困難,據這條街的商鋪老闆指引,錢市胡同就在這條街上,就在商鋪與商鋪之間。可我們尋覓了好久都未果,差點放棄,所幸最後終於找到,珠市街37號旁邊這個極窄的巷子就是錢市胡同。

錢市胡同,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是清代官辦的銀錢交易大廳,簡稱「錢市」,胡同名稱由此而得。其實這交易大廳只是銀兩和制錢互相兌換的場所,但交易者並不攜帶實際的銀兩和制錢上市,只是帳面交易,盈虧在兌率的差價。當時的錢市胡同還比較寬敞,不像現在這樣狹窄。可以說錢市胡同是中國現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

從巷口上的兩面牆所貼之告示才得知,這條很有名的胡同將要進行一系列的改建,要將清代的錢市風採還原,居民們自願騰退。

果真是窄,是真的很窄,超過200斤的大漢子走進這條巷子估計都會佔滿整個寬度,如果是兩個壯漢想錯身,鐵定都會來個身體的親密接觸。據說刻意修成這麼窄的巷道,是為了防賊,因為這麼窄的胡同,就算有賊偷了東西也沒法逃跑,好辦法,心裡默默點了個贊。

據網上介紹說,胡同深處有清代官辦的銀錢交易大廳,也就是所謂的「錢市」,但這裡人去樓空的,也看不出來個究竟,只能憑空想像,這裡曾經的人頭攢動人聲鼎沸,這裡曾經的輝煌燦爛。

這個朱紅色的木門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因為上面的對聯和其他地方的大不一樣,寫的是很深奧的一句,我心幻影自什麼調(看不懂,期待懂行人講解),然後朱門上還有一句「增得山川千信」,這句應該就是說信譽極好的意思。沒錯,錢莊類的就應該有好信譽,才會有好生意,如同我國的銀行,還是那幾個國家大銀行最受百姓青睞信任。

這些昔日的窗或門,都已經在歲月的長河中變得面目全非,因為這裡慢慢變成了居民的住所、店鋪,這種特有的門頭故而已不復存在,只能通過外表這些特徵,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想像,想像這裡曾坐過一個留著山羊鬍帶著瓜皮帽的老先生,對著帳本正在慢悠悠撥著算盤的珠子。

但願錢市胡同能夠順利完成拆遷和騰隊,並進行修繕、恢復,重現當年銀號林立場景,期待下一次再來時,看到一個「真正」的錢市胡同。

相關焦點

  • 錢市胡同居民開始搬遷,號稱北京最窄的胡同未來不知能否保住稱號
    近日,小編出了半個月差總算回到北京。上午為買茶葉去了趟大柵欄,回來時特意到附近的胡同轉了轉,走到珠寶市裡的錢市胡同發現這條號稱北京最窄的胡同已經有保安看著不讓進了,而牆上貼滿了拆遷的布告。珠寶市街是清代爐行最集中的地段,民國後爐行蕭條,錢市胡同內原來那些冶煉銀錠的地方慢慢改建成了銀號鋪房,胡同也慢慢變得越來越窄。北京的窄胡同很多,小編曾經帶著盒尺逐一量過,錢市胡同最窄的地方只有四十多釐米寬,應該算是最窄胡同之一吧。因為隨著城市建設很多胡同尺寸都改變了,所以爭論哪一條最窄其實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 北京這條胡同,窄到只有40釐米,還滿是銅臭味兒!
    它僅能容下一人通行,它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之一。 錢市胡同錢市胡同,一條很有名氣的胡同。早就聽說它是北京最窄的胡同,索性就找了個好天兒,串串這條窄胡同。從地鐵前門站出來後沒走多遠就到了前門大街,而錢市胡同就在與前門大街並排的珠寶市街的西側,與珠寶市街垂直相交。它充滿銅臭的味道。
  • 歐洲最窄胡同僅行李箱那麼寬,並且還裝了紅綠燈
    但你可能不知道,就在距離布拉格最著名的查理大橋僅僅不到200米的地方竟然有一條裝了交通信號燈的胡同,而這條胡同最窄處僅有50釐米寬!交通信號燈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狹窄的小巷可能大多數老城也都有,但可能目前還沒有哪個城市突發奇想地要給小胡同按上紅綠燈,而且是給僅僅一人多寬的狹窄小巷裝紅綠燈。但這種事,歐洲的接客人就真的幹出來了!
  • 北京最特別的兩條胡同,一條最寬一條最窄,網友:反差太大!
    你去過北京嗎? 「帝都」是流光溢彩川流不息,也是古樸典雅雍容華貴。北京的四合院裡,有的是柴米油鹽,北京的胡同裡,多的是家長裡短。
  • 錢市胡同,曾經的老北京金融中心,後成為最窄胡同
    老上海的代表是小洋樓,老北京的代表是四合院,在四合院與四合院之間的就是胡同。老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但最窄的僅此一條,便是錢市胡同。胡同最窄的地兒只有40釐米。即使是最寬處,也僅有80多釐米,兩個瘦子迎面都需要側身而過。錢市胡同,聽名字便知道,這胡同很早便跟錢有關。早在清末「廢兩改元」出臺前,北京全城的錢莊和大商號,每早都要到錢市兌銀兌制錢。於是這裡便慢慢成了北京城的金融中心。
  • 北京市資訊|北京老字號稻香村出了這麼多新品糕點,最熱門的這6種你...
    後花園為歷代帝王巡遊聖地,金代章宗皇帝親筆題字「駐蹕山」、北京的發源地、朱元璋之子明成祖欲選皇陵於此處、乾隆帝御賜龍鼓、龍幡來祈雨;還有明英宗皇帝賜龍碑並重修至今一千四百多年寶雲古寺遺址、昔日帝王的後花園,今日終於向布衣百姓敞開了她神秘尊貴的大門。
  • 中國「最汙」的巷子,比北京的胡同窄,比上海的弄堂冷清
    說到巷子,大家都不會陌生,有些人從小到大都在巷子裡長大,在中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巷子,比如說在北京有著名的胡同文化,在上海有弄堂文化,叫法不一樣但實際都是說的巷子,而在巷子的命名上更是五花八門,比如北京有壽比胡同(過去稱臭皮胡同)、禮士胡同(過去稱驢市胡同)再比如上海的醬園弄、梅蘭坊等
  • 圖說生活|寬巷子不寬、窄巷子不窄
    人流量密集的寬窄巷子在清代成都滿城的西南角有兩條相鄰的胡同叫興仁胡同和太平胡同屬於當年鑲紅旗的駐地因為一條較寬、一條較窄清代開始就有人叫他們寬巷子和窄巷子2005年開始成都市相關部門開始對該片區進行改造
  • 樂遊北京|尋覓地道老北京怎麼玩?走街串巷才是真「京味兒」
    每個城市都有很多符號,它甚至成了城市的一張張名片,就像談到天壇、四合院、王府井、中關村,以及老舍作品等,你就會明白這是北京。而說起北京的歷史地標,那麼胡同,絕對是不可不提的景致。昔時古舊的民風與居民的樸實之情,都凝固在這一條條寬窄錯綜的小巷內,靜靜盤亙在都市中,成為北京一條條雋永的血脈。
  • 濟南窄街,僅有「80釐米」,外賣小哥卻感覺康莊大道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景點,在小時候的語文教材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山東省會議濟南市,這裡有三個著名的景點,去過濟南的人都知道他們基本上都去過了。濟南擁有2000多年的文化城市,在古代,有許多條街道,在北京中的人過去常叫他們「胡同」,上海的人通常叫他們「胡同」。
  • 錢市胡同已經完成騰退,北京最窄的胡同有望改造成較好的歷史風貌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街道珠市口街的錢市胡同號稱是「北京最窄的胡同」,這個地方在歷史上是北京著名的金融區。從目前北京錢市胡同情況來看,已經準備改成「傳統銀錢博物館」。但是由於這裡是一個很窄的小巷,改造難度很大,而且具體的方案尚未確定。
  • 重慶現最窄人行道:不足10釐米寬 行人只能側身過
    讀者所稱的最窄人行道,有不少市民通行。重慶晚報訊 近日,有讀者發微博稱,重慶現最窄人行道,寬度不足10釐米,行人只能側身走過,還附上了相關圖片,並調侃這樣窄的人行道讓胖子情何以堪。昨日中午12時許,重慶晚報記者來到菜園壩火車站,在外灘摩配商城門口找到了「最窄人行道」,該路段在長濱路往菜園壩轉盤方向。該人行道十幾米長,約有10釐米寬。人行道外側是馬路,內側的上方則是外灘摩配商城的平臺。重慶晚報記者將問題反映給重慶市政設施管理局。一名姓陸的工作人員回復稱,他們是維護設施部門,很多年前接過來的時候就是這樣子。
  • 北京最短胡同竟不是一尺大街?這條全長僅十來米胡同,有何特點?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這句順口溜也從側面告訴了人們,北京城裡胡同的數量相當多,既然數量眾多,人們就自然會有一番比較,哪條最寬、哪條最窄、哪條最長、哪條最短……作者:宋君瑋其中許多書籍都把位於東琉璃廠東頭偏南的「一尺大街」當做北京城裡最短的胡同。但事實情況真是如此麼?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模擬:北京胡同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四六級模擬試題>四級模擬>正文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模擬:北京胡同 2017-04-05 14:1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西安最窄人行道:最寬處20多釐米,最窄處不足10釐米
    西安最窄人行道:最寬處20多釐米,最窄處不足10釐米 這段人行道最寬處僅有20多釐米。西安晚報 圖一邊是單位圍牆,一邊不斷有汽車疾馳而過,留給人行道的寬度僅有20多釐米寬,正常人走上去如同走雜技一般,這處被網友稱為「西安最窄人行道」就在西影路附近。日前,有網友和西安市民向媒體反映,這處人行道長期被佔用,導致「人車搶道」現象非常嚴重,給周邊群眾出行帶來很大不便。
  • 尋古探今:北京的胡同
    走進現代化的北京城,人們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寬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溫馨美麗的四合院。因此,有人稱古都文化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話實不為過。  過去,北京是由千百萬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對面,平排並列有序地組成的。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間必要留出通道,這就是胡同。
  • 京城最短胡同「一尺大街」究竟有多長?
    [摘要]一尺大街名為「大街」,實則胡同,它是北京最短的胡同,但並非真的只有一尺長。 (圖源網絡)上周六,西城區為北京城最短的胡同——現長25米的「一尺大街」揭地標,並邀請附近居民到這裡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立定跳遠比賽,大伙兒在歡樂中,重溫老北京的生活記憶。大柵欄煤市街西側,有條與琉璃廠東街相連的楊梅竹斜街,此街西段舊稱「一尺大街」。清末進士陳宗蕃在1931年所著的《燕都叢考》中寫到:「自楊梅竹斜街而西曰一尺大街,又西曰琉璃廠。」
  • 老照片中的胡同:有風三尺土,下雨一街泥
    從左往右,分別是1750年完成的乾隆京城全圖、民國七年繪製的京都市內外城地圖、1949年版的北平地圖和1982年版的北京城區街道胡同圖。  對比發現,胡同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朝代更替,胡同布局、數量都有改變。北京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朱祖希看圖講史:「長安街往北到德勝門的區域,胡同最規矩,橫平豎直。這是元代的遺存。」當初,忽必烈按「大街寬24步,小街寬12步,胡同寬6步」建都城。
  • 那些藏在老北京胡同裡的第一|磚塔胡同|獨家-北京自媒體聯盟|老...
    磚塔胡同在西四牌樓附近,胡同名字來自於胡同中的一座青磚古塔,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師——高僧「萬松老人」的葬骨塔,也叫萬松老人塔。文學泰鬥魯迅和張恨水都曾在磚塔胡同住過,魯迅的小說名篇《祝福》就誕生在磚塔胡同84號院(已拆),老舍也寫過以這一帶為地理北京的小說。
  • 志說北京——胡同是指「水井」嗎
    老北京平民用水,也依靠水井(明清皇家不用井水,都是從玉泉山運甜水進城),據清代資料顯示,當時北京城內有701眼井,城外有557眼井,共計1258口,這些井大多屬私人,叫「水窖」或「水窩子」,普通人家用水,得向窖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