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一條鱷魚患了蛀牙,去看牙醫:「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而診所裡的牙醫也在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鱷魚看到牙醫嚇得叫出了聲:「啊!」牙醫看到鱷魚嚇得叫出了聲:「啊!」鱷魚看著椅子:「我一定得去嗎?」牙醫看著鱷魚 :「我一定得去嗎?」鍔魚坐到了椅子上:「我好害怕。」牙醫拿起了牙鑽:「我好害怕。」鱷魚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勇敢。」牙醫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勇敢。」鱷魚被牙鑽鑽痛了:「哎喲!」牙醫的手被鱷魚的嘴咬痛了:「哎喲!」鱷魚捂著嘴巴:「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牙醫捂著手腕:「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鱷魚又張大了嘴巴:「不用太久.....」牙醫又把手伸進了鱷魚的嘴巴:「不用太久.....」總算是補好了,鱷魚給牙醫行了個禮:「多謝您啦!明年再見。」牙醫給鱷魚還了個禮:「多謝您啦!明年再見。」可走出診所的鱷魚卻在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見到他.....」牙醫在窗口看著鱷魚也在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見到他.....」鱷魚說:「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記刷牙。」牙醫說:「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記刷牙。」
讓我們來深入討論作品
五味太郎這個名字,無論在日文裡還是在中文裡,都是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名字。小時候因為這個名字,他還受過嘲笑,因為「五味」與日文裡的「垃圾」發音相同。上小學二三年級時有一天,一個住在他家不遠的女人盯著他的臉看了好半天,對他母親說:「你這兒子,以後會出名的。」五味太郎的父親聽了哈哈一笑 :「出名?那-定是被逮捕了!」事後才知道那個女人會看相。
還真讓那個女人說中了,後來五味太郎真的聞名天下了。他成了日本童書界最具創意的圖畫書作家。有人說他是一位「打破了童書著色、設計常識,以實驗、獨創的風格獲得了上至大人下至幼兒廣泛支持」的圖畫書作家,這話譯成中文長了一點,但並不誇張,因為幾十年來五味太郎已經出版了三百多本圖畫書,但他一天都沒有停止過革新的嘗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一直在尋找唯有圖畫書才能表現出來的可能性。他有這個激情,他說創作圖畫書讓他永遠也不會覺得厭倦,這太不可思議了,他還沒有遇到比圖畫書更有意思的東西。他把每一本圖畫書都當成了一次實驗。他從不為別人的文字配畫,儘管他面對採訪者的追問,曾經委婉地說如果有時間分析別人的頭腦,還是分析自己的頭腦更有意思,但實際上,他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從文到圖由他一人包攬更能體現強烈個人風格的考慮吧。
這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雖然沒得過什麼大獎,但卻集中體現了五味太郎的個風格,難怪有讀者說一看就知道是五味太郎的作品了。
這一回,五味太郎又進行了一次怎樣別出心裁的實驗呢?
他首先讓一條鱷魚登場,他讓鱷魚捂著大嘴來看人類的牙醫,還自言自語地說:「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接下來,牙醫亮相了,這是一個留著小鬍子、禿頂、只剩下後腦勺還有一圈頭髮的引人發笑的小老頭,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他瞥見窗外鱷魚的影子時,嘴裡竟然也會冒出一句「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來。這時我們不禁發出了會心的微笑:原來鱷魚害怕牙醫,牙醫也害怕鱷魚!在後面的十二個跨頁裡,鱷魚與牙醫展開了一場心理上的較量,他們的臺詞完全一樣----「 我好害怕。」「我好害怕。」「我一定要勇敢。」「我一定要勇敢。」「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你一句我一句,相同的場景、相同的句子卻表達了害怕牙醫的鱷魚與害怕鱷魚的牙醫截然相反的心理。這樣看來,說它是他一本幽默的心理圖畫書並不過頭,有人一句話概括了它的精髓:「這是一本以巧妙的手法,描繪了患者鱷魚與人類牙醫之間每時每刻所發生的微妙心理落差與變化的讓人捧腹大笑的圖畫書。」
當然,五味太郎所作的嘗試還不止這些。如果你留意,還會發現他-直把鱷魚放在左邊一頁,而把牙醫放在右邊一頁。再有,鱷魚的話與牙醫的話的字體也不一樣,中文版沿襲了這一處理.....
最後我們再說說五味太郎的畫風。他與別人不一樣,他不太追求把畫畫得形似,也就是我們說的「像」。有一回他與《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作者林明子聊到這個話題時,林明子說她要畫巴士時,就會去拍一張巴士的照片,但五味太郎說他不,他只是畫出腦子裡類似巴士的東西。他的畫多是平面的,看上去很拙但卻充滿了孩子氣,用的顏料也多是別人不用的彩色墨水。
在日本,常會有媽媽拿著這本書與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閱讀,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同一句話意思卻可能不同」以及「對比」。你看, 五味太郎還是一位好教師呢!不過,說到教師,那就要看他的另外一套圖畫書《五味太郎,語言圖鑑》了。一共有十本,那才叫人拍案叫絕呢!其中第一本《語言圖鑑①動詞篇》用五百多個孩子的動作,生動而形象地表達了五百多個動詞,還獲得了德國萊比錫國際圖書設計展銅獎。
關於作者的故事
1945年8月20日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桑澤設計研究所工業設計科. 曾從事過工業設計、印刷美術圖案設計。二十七歲時開始創作圖畫書,至今已出版了三百多本創意獨特、色彩鮮豔明亮、構圖現代的圖畫書。
《誰吃掉了?》、《藏在誰那兒呢?》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小牛的春天》獲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圖畫書原畫展獎,自傳《時時少年時》獲2000年第二十二屆路旁之石文學獎。他的讀者面非常廣泛,從嬰兒到成人,作品被譯成多種語言,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圖畫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