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大便稀、愛出汗?或是脾陽虛在作祟,溫脾養陽的妙招請收下

2020-12-22 肝病科郭朋

現在到冬天了,氣溫低,很多人的手腳一天到晚都是冰涼的,很怕冷,但是同時又比較愛出汗,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冷還是熱了,大便還會溏稀。這種情況,別總以為是天氣變化影響的,或許是脾陽虛在作祟,什麼是脾陽虛?該如何調理?溫脾養陽的妙招請收下,照著做,你的脾或能慢慢好起來,陽氣也會充足,一整個冬天或許都不容易生病,下面就詳細跟大家說說。

為什麼說怕冷、愛出汗、大便稀,是脾陽虛在作祟?

在中醫看來,脾是後天之本,脾陽虛,也就是說脾陽功能不足,無法及時溫煦各部位,運化能力下降、脾氣虛弱,體內脾陽不足,就容易產生痰溼,溼寒之氣多了,寒邪過重,人就容易不舒服,總是怕冷,大便溏稀

除了這些表現,脾陽虛的人,通常還會伴有眼瞼浮腫、顏色發暗、舌體胖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身體表現。不妨對照自查下,中一半左右,或許是身體在提醒你要儘快溫脾養陽了,別拖久了拖出一身病。

溫脾養陽的妙招請收下,或能幫你有效調理

01調整飲食,常吃一些溫性、有利於補氣的食物

冬天到了,對於脾陽虛、寒性體質的人來說,可以適當吃些羊肉,保持身體溫暖,起到改善的效果。像紅薯、南瓜、木瓜小米等黃色食物也可常吃,中醫看來,黃色入脾,脾不好的人可以常吃些。

平時還可以適當用黃芪泡水喝,搭配山藥、山楂,補氣的同時,還能增強食慾,起到一定的溫養脾胃的作用。

不過,也要提醒大家,該少吃的食物也要管住嘴,比如冷飲、冰水以及一些寒涼的食物,以免加重脾陽虛。

02曬太陽

有句話說,陽氣不足向天借,曬太陽就是一種很好的養陽方式,冬天的太陽也比較明媚,沒有夏天那麼酷熱。建議大家經常曬曬太陽,每次曬20-30分鐘左右即可,不僅能促進陽氣的生發,還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有利於補鈣,注意不要讓太陽光直接照射到臉部,曬頭頂和背部為宜,效果更好。

03保暖

雖然到冬天了,但走在大街上,還是有不少朋友沒有注意保暖,穿衣單薄,只要風度不要溫度,殊不知也會損傷脾陽,加重脾虛。天氣冷了,平時務必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秋衣秋褲該穿就穿,別等老了後悔。

04保持一個好心情,遠離負面消極的情緒

憂思傷脾,人長時間處於焦慮、消極抑鬱的狀態中,也會損傷脾氣、耗費陽氣。脾不好的人,平時要學會調節情緒,每天保持一個好心情,脾氣才能順利的運行,對於緩解脾陽虛有幫助。

綜上所述,經常怕冷、大便稀、愛出汗,或許是脾陽虛在搞鬼,自查下上面的這些身體表現,若中招,需抓緊調理,以上四個溫脾養陽的妙招收好了,照著做,你的脾或能慢慢好起來。

相關焦點

  • 重視大便出血或是是直腸癌作祟
    一出現便血,好多人就聯想到痔瘡,「便血就是痔瘡這個小問題在作祟」。從而忽視治療,其實這可能是結直腸癌悄然來襲的信號。數據顯示,有關數據顯示,大約8成的早期腸癌患者,因大便帶血被誤診為痔瘡,以至於失去最佳治療時機,給自己和家人留下終身遺憾。
  • 脾陽虛的人,身體會有5表現!常食2物堅持4按,健脾益氣,昇陽氣
    脾陽虛的人,這5個表現跑不掉!尤其後3種脾陽虛又叫脾陽不振,中陽不振,脾陽虛損,脾陽虛多是在脾氣虛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的病機特點是脾虛兼寒,運化功能低下。1、四肢不溫常年手腳出現冰涼的感覺,尤其是到夏季也沒有改善,依舊冰涼。正常來說,夏季應該是比較熱的,但是,脾陽虛的人夏季會過的比較舒服,而冬天會異常難熬,總是感覺身體跟個冰窟窿一樣。
  • 排便時大便前面是幹的,後面是稀的,3個因素被揪出來了,自查下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遇到過「大便前面是幹的,後面卻是稀的」這種現象,是怎麼回事呢?排便異常與飲食習慣、腸道疾病均有關係,引起大便「前面幹後面稀」,目前較常見的「病因」為以下幾種。而第二天吃的食物與第一天的不同,比較清淡,但是人體受涼了,導致後面的糞便變得稀膩,與第一天的大便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前幹後硬」的情況。2.腸道功能異常只要人平時作息規律、飲食規律,腸道在正常內環境下發揮正常作用,食物經過「妥善」消化後,生產出綿軟、容易被排出的大便。
  • 百病多由痰作祟,治痰飲的好方法,醫聖早寫出來了
    或在表,或在裡,或是寒飲,或是水熱,或是水結,或虛,或實。總之,寒熱虛實表裡都可以出現痰飲。後世把「痰」和「飲」分開,認為穢濁、黏滯、稠厚的部分,叫作「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稱為「飲」。但《金匱要略》並沒有截然分開兩者,統稱為水飲病,涉及到的篇章非常多,但由於文章篇幅有限,我們今天就以「痰飲咳嗽病」篇為例,來看一看如何認識和治療水飲病。
  • 總有些人特別怕冷,如何改善陽虛體質?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特別怕冷,哪怕是秋老虎的季節,別人熱得大汗淋漓,恨不得24小時空調不停,但這些人吹風扇就覺得很冷,更是不敢開空調,稍不小心遇冷就會感冒。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治醫師關靜嫻提醒,這些人多是陽虛體質。那麼陽虛體質該如何調理,聽聽醫生如何建議。
  • 身體總怕冷,陽虛如何調理 ? 且聽專家怎麼說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張秋霞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特別怕冷,哪怕是秋老虎的季節,別人熱得大汗淋漓,恨不得24小時空調不停,但這些人吹風扇就覺得很冷,更是不敢開空調,稍不小心遇冷就會感冒。
  • 又怕冷又愛出汗?給你4個調理小妙招,讓氣虛得到改善
    生活中,有部分人十分怕冷,而且身體又愛出汗。一般來說,如果有這種現象存在,或許就是氣虛嚴重。此時,就應該通過一些好的方式調節身體。氣虛現象得到改善,健康才有保障,否則身體變得虛弱,重要器官功能降低,想要維持健康難度很大。
  • 你為什麼怕冷?可能預示三個問題
    你怕冷嗎?生活中,有些人很怕冷,冬天就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明明已經把自己包成個粽子了,還在瑟瑟發抖,到了夏天也沒有好到哪去,吹個風扇、開個空調都覺得受不了,冷到了骨頭裡。你是這樣怕冷的人嗎?如果你是,那你為什麼怕冷呢?其實這種怕冷,並不是完全由外界環境所決定的,很多人是做好了保暖依然無效,怕冷有時也可能是身體亮起的紅燈,它可能預示身體出現了問題。
  • 身體肥胖、大便黏膩,寒溼重!三種材料打碎貼肚臍,很快調理好
    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到了炎熱的夏天,依然很怕冷?空調不敢吹,也許還要裹著毯子;除了怕冷之外,還特別虛弱,稍微做點什麼就覺得腰酸背痛,容易累?這就是陽虛的一種表現。中醫學認為:「陽虛則外寒」,也就是說,人體陽氣衰微,氣血不足,衛陽不固,不能溫煦肌肉以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人就特別容易怕冷。說到容易陽虛的人群,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多,從年齡段來區分,則是老人居多。特別怕冷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除畏寒外,免疫與抗病能力下降,極容易患感冒,並往往出現頭部發沉,肩臂發僵,倦怠乏力以及頭暈目眩,腰酸背痛等症狀。
  • 大便稀 大便稀但不是拉肚子
    大便稀寶寶的糞便是判斷他們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在寶寶出生後,家長們都會特別關注他們的糞便,以便了解新生兒的腸胃是否出現問題。如果新生兒大便稀黃怎麼辦?新生兒大便稀黃怎麼辦第一,家長應及時將寶寶的大便送檢:平時最好在家中備上一個醫院化驗便常規使用的便盒,最好不要刮取尿不溼上的大便,留取大便後最好在半小時以內送檢。為及時有效,家長可以選擇將標本送附近醫院化驗。第二,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大便化驗可見白細胞,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最好使用抗生素,而且應該在大便常規化驗三次陰性後才能停藥,不要過早停藥。
  • 大便粘膩或乾燥,都和脾胃有關係,中醫有辦法
    你是否有大便不成形?你是否有大便粘膩不爽?你是否有大便乾燥難解?中醫講,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是喜乾燥而厭惡溼潤的,而胃則正相反。脾能夠運化水溼,當脾的功能發生障礙時就會導致大便的形態發生變化。
  • 孩子磨牙半年了,舌苔厚膩,大便時幹時稀,建議保和丸加小柴胡
    不是特別能吃,一般一小碗飯,吃些菜,味道合她胃口時會多吃點,自己會要求做湯給她,說是吃完飯喝點熱湯覺得很舒服】愛喝湯,自己身體要求補充津液。身體裡面本來就有比較多垃圾的時候呢,就會阻礙整個身體的循環,也包括消化系統,所以這個孩子吃得不多,其實也是因為整個身體的代謝不夠好。食慾情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證據,就是裡虛寒,六綱裡面我們歸為太陰。
  • 大便稀是怎麼回事 腸鳴放屁多大便稀是怎麼回事
    大便稀是怎麼回事考慮到母乳中富含特殊的碳水化合物-低聚糖,也就是纖維素;再加上母乳餵養的有菌過程,嬰兒大便偏稀、次數偏多屬正常現象。家長首先應關注孩子的生長。若體重、身高增長正常,就沒必要擔心排便情況。隨著輔食添加,排便性狀會有改善。
  • 大便溏稀不成形 或是體內有溼氣了
    現代人的體內多多少少都會有溼氣,只是有些人嚴重,有些人不明顯,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剛開始身體內有溼氣的人會感覺舌像異常,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膚起疹起痘,重點的會感覺胸悶、身體容易睏乏、咽喉腫痛等,再嚴重點的,會出現關節疼痛,體型肥胖,到最後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病。  溼氣其實還會影響的一個人的容貌,如皮膚上會出現長斑長痘,暗黃無光。或是身體出現水腫肥胖,大腹便便。
  • 寶寶腹瀉、大便稀綠、便秘、吐奶、打嗝等常見問題大全
    導讀:寶寶大便顏色不一樣,次數增加或是減少了、(不)定時哭鬧、睡眠時間少、睡覺不安慰、頻繁打嗝、鼻塞、溼疹、紅屁屁、枕禿、缺鈣……等任何一點症狀都會讓新手媽媽緊張不已,擔心自己的一點點疏忽傷害孩子的健康。
  • 手腳心發燙愛出汗是陰虛嗎
    核心提示:一到夏天就手心、腳心發燙,身體愛出汗,但手心沒汗,總感覺內心煩躁是陰虛嗎?中醫醫師表示,陰虛和氣虛正是手(腳)心熱的兩大成因。若是確診,建議在醫師指導下用藥,並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勞累。   北京讀者田女士問:我今年29歲,一到夏天就手心、腳心發燙,身體愛出汗,但手心沒汗,總感覺內心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