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捷徑,皆是絕境(悅讀)

2020-12-11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文|張女子(富書專欄作者)

愚蠢的人想著走捷徑,聰明的人都下笨功夫。

最近,在綜藝《幸福三重奏》中,吳京說到了一件煩心事:

「我們武術界收徒弟挺難的,有些孩子吧也想過來,但是吃不準人性,人是衝你(名氣)來的。」

之前他和朋友拍戲,30個孩子被他們辛辛苦苦培養了8個月。可選完角色後,很多人都嚷嚷著要走。因為他們都想做主角,一朝成名。

吳京和大家說起「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在全世界展現15分鐘」的著名言論,而現在更容易,每個人只需15秒、錄製一段視頻就有出名的機會。

15秒鐘能火,為什麼要等15年?

真是應了那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其實這不足為奇。就在不久前,因被玻璃劃傷,1818的小張也意外走紅。

還有大衣哥朱之文的兒媳婦,3歲就70多斤的吃播女孩,痴戀「假靳東」、「假董卿」的大媽大爺們……一度都上過熱搜。

自媒體時代,普通人一夜爆紅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夢想著賺快錢、走捷徑的人越來越多!

不過于謙說:「但他沒想到我讓你展示3年,你沒東西展示。」

15秒或許能夠成就精彩,但經典註定是以年為單位的沉澱。

沒有實力支撐,所謂的爆紅,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所謂捷徑,皆是絕境。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真正聰明的人,從不走捷徑。

愚蠢的人想著走捷徑,聰明的人都下笨功夫

前段時間,東北地區遭遇了罕見的凍雨天氣。

媒體的朋友都知道:遇到這樣的突發新聞,我們是最忙的。搶速度、拼質量,精神高度集中。就怕因一點疏忽而出紕漏。

而往往怕什麼,來什麼。我們負責報導宣傳的單位較多,有些素材是需要各單位通訊員上報的。

一大早,一位通訊員說文字和視頻素材已發到老師和我的郵箱。

他很懂拍攝,視頻素材質量一直都很不錯。可在編輯過程中,老師發現了問題。

之所以叫「凍雨」,是因為雨夾雪,最直觀體驗就是市內的樹木、車輛等外面都被一層薄冰覆蓋包裹。

可在他的視頻中,下的是鵝毛大雪,地上的積雪很厚。現場工人都在掃雪,根本沒有冰。

詢問後,這位通訊員承認視頻是去年除雪時拍攝的。因為驟然降溫,他沒有半夜跟著現場工人拍攝。所以想著走捷徑,應付了事。

得知真相後,我挺為他惋惜的。一度老師對他評價很高,不止一次誇獎他視頻拍得好、肯鑽研。他以為走捷徑糊弄的是我們,其實毀掉的是他自己的聲譽和臉面。

人這輩子,總要有個吃飯的「本事」。自身強大的實力,才是堅實的底氣。

不論做人做事,捷徑走多了,就有了惰性。最後就會無路可走,吃虧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同樣是錄製視頻,讓我想到了李子柒。

仔細品味欣賞,她的作品拍攝手法都很紮實,每個細節做到位、拍到位。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爆款「蘭州牛肉麵」,全網播放量5000萬,點讚數超60萬。

她在採訪中說,這期的拍攝,這輩子都忘不了。

「我自己一個人,要拍完這個鏡頭,洗手、調好三腳架、取好景再拍下一個鏡頭。拉麵對時間要求很準確,通常鏡頭調好之後麵團就廢掉了。」

這樣來來回回拍了20多次,「拍廢的麵團我奶奶做成饢吃了半個月,每天都是各種湯泡饢,導致現在看著饢都覺得很飽……」

聽過她的這段採訪,敬畏作品同時,很欽佩李子柒本人。

正如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說的那樣:「所有我們完成的美好事物,沒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因為這些事物都太難、太複雜。」

太難、太複雜,源於我們的敬畏;而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踏踏實實做好。這就是捷徑。

不走捷徑,就是最快的捷徑

知乎上有人問:一個人在什麼時候最想走捷徑?

有個答案很真實:迷茫、焦慮,找不到出路的時候。

可當今社會,誰不焦慮?

當焦慮成為常態,我們只能與之握手言和,和諧共處。把握當下,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

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前幾天,女兒開始追動漫《鬥羅大陸》,撩了幾眼,實在好看。

從小對動漫不太感冒的我,竟也和她一起天天追劇。了解作者唐家三少的寫作經歷後,我更是迷上了這部動漫。

《人物》有篇關於唐家三少的採訪,其中提到,在他的整個寫作生涯裡,一直有人在為「唐家三少何時斷更」打賭。

「我寫了12年小說,每天更新大概平均七八千字,12年一天都沒有斷過。」

他曾這樣描述自己對寫作的執念:

"我是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五日與妻子領的結婚證,領完後,吃個飯,回家。那時寫的是《冰火魔廚》;

我的女兒出生於二零零九年的四月十日,那時候天氣不冷不熱,溫度適宜。妻子在病房中待產,我坐在她身邊不遠處,一張破舊的寫字檯上,寫著《鬥羅大陸》……"

而在《鬥羅大陸》的片尾,我看到這樣一組數據:

《鬥羅大陸》從2017年4月1日決定動畫化至今,第88集動畫播出,完成近997天,正片總時長1357分鐘。

總鏡頭數35784個、總特效量21620個、總武戲鏡頭規劃9122場、總場模型景數近454個、總人物建模完成數近798個、總道建模道具數13259個。

以上這一組組數字,足以證明:所有成功背後,都有著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真正優秀的人,往往都捨得對自己下狠手。

正如《我的前半生》中所說: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隱秘的角落裡,那些不認命的人都在暗自努力。

你想要的人生,沒有捷徑

一座寺廟裡,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

一天,老和尚讓小和尚到集上去買些米。沒過多久,小和尚回來了。

原來出山過河的那座橋,木頭朽壞了,人過不去。老和尚問:「不是可以從別的路繞過去嗎?」

小和尚說:「如果繞過去,那得多走多少路啊?附近山民說橋馬上就修,反正咱們還有些米,等橋修好了再出山。」

幾天後,老和尚又派小和尚去買米。一個時辰過去後,小和尚背著空袋子又回來了。這次解釋道:「師父,橋正在搶修,等橋修好了,馬上去買米。」

過了幾天,米缸已經徹底見底了。

老和尚說:「趕快去吧,再買不到米,咱就該餓肚子了。」

可這一次,小和尚回來得更快。一見面,他就急衝衝地說:「師傅,不好了,橋是修好了,可上遊突然暴發山洪,橋和路都被淹了,我們沒有米可怎麼辦啊?」

老和尚嘆口氣,說:「當初,如果你早下決心,從繞過去的路出山,雖費些體力,米早都買回來了。

可你不想費力,又心存僥倖,結果造成今天的困境,你說,怨誰呢?」

小和尚默不作聲,羞愧地低下了頭。

正如《奇葩說》中,陳銘說過的那樣:捷徑走過一次,就很容易上癮。以後每次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走捷徑。到最後,沒有捷徑可走時,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路走了。

與其在尋找捷徑的路上浪費時間、迷失自己,不如踏踏實實、好好學習,一步一個腳印,走出自己的節奏、完成人生的躍遷。

你想要的人生,沒有捷徑。

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印象很深刻:要知道,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馬拉松。

在需要埋頭種地的時候,誤入了別人家的果園,還以為收穫了整個秋天,才是最大的作死。

所有像捷徑的選擇,大多是陷阱。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正如查理·芒格說過:「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努力吧!人生之路千萬條,踏踏實實第一條。

作者簡介:張女子,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寫作訓練營學員,富小書的人,傳播學碩士,前都市報情感傾訴記者,現以女兒小名寫作的中年少女,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電工作業安全:「捷徑」往往是「絕境」
    當各種「速成」、「捷徑」的聲音充斥世間,急於求成的心理和做法似乎達到了巔峰。這樣的現象在電力作業中也普遍存在。很多電力作業者習慣走捷徑,然而走捷徑的人多了,捷徑就成了絕境。「捷徑」的風向標黃昏間將人誤入歧途,最終導致一批批作業人員走上了不歸路。
  • 致寫作者:寫作路上沒捷徑,那些走過的捷徑,最終會變成絕境
    在湯小小寫作班學習時,湯老師說過,寫作這條路沒有捷徑可走,所謂的捷徑,往往都是陷阱。老師在她的《高效寫作》一書中寫道:大多數人,還沒有成功,就倒在了抄襲的路上。你認為的捷徑,很多時候都是陷阱。學習班有一位學姐,洗稿了別人的文章,被讀者發現。她的急功近利,卻成了她的絕境。很多號主都封殺她,其實,她寫得很不錯了,真替她惋惜。所有的捷徑,都會把自己帶入絕境。
  • 人生最好的捷徑,就是不走捷徑(悅讀)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培根曾說,「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因此,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條路,是所謂好走的路。買駕照看似走了捷徑,卻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這世上本沒有捷徑,偷懶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捷徑,與此同時,這些捷徑也都變成了一個個的坑。一旦跳進去,就將後患無窮,就算你從中得到了一點好處,但相對於漫長的人生而言,那都不值得一提。
  • 你所謂的愛,正在把孩子推向絕境
    原標題:17歲孩子跳橋自殺:你所謂的愛,正在把孩子推向絕境文丨呂靜賢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所有的關係中02你自以為的正確的愛,正在把孩子推向絕境一直以來,我們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孩子崇尚棍棒教育。於是指責、打罵與否定,就成了我們大多數父母對待子女的常態。反而父母對孩子應有的愛與鼓勵、支持,在孩子眼裡成了奢侈品,甚至終生無緣體驗。
  • 藝考最燒錢,學藝6個月燒掉一套房,所謂捷徑現已沒有捷徑了!
    從小到大學藝術的花費加起來夠買一輛好車門檻漲文化課要求逐年看漲在很多人眼中,藝考是一條捷徑,可以不需要很高的文化課成績圓「名校」夢,而實際上,藝考的這項優勢正在弱化。藝考所謂的捷徑已經沒有捷徑了!@ 藝考 @藝術生 @ 教育 @高考 @藝術考試 @ 音樂 @ 舞蹈 @ 美術 @播音主持 @ 電視編導
  • 賺錢的捷徑就是沒有捷徑,所有的捷徑都是陷阱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類是高級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是意識,意識賦予你思考。意識產生想法,並讓你付之行動,才能得到結果,或貧或富,皆在於個人。事事並非天定,任何人都擁有意識,會思考,除了一些細微末節之處,本質上並無任何區別。想要獲勝,就得引導意識,思考得出正確的想法,進而得到正確的結果。前提是要有一個正常的腦子。
  • 《悅讀時代》:見證東莞悅讀新世相
    在這一點上,東莞的《悅讀時代》所做的努力,不妨看作是新一代讀書民刊的標杆。之所以這樣說,原因即在於它堅持的方向跟《開卷》《書人》相比是一脈相承的,卻又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內容靈活多樣。我從創刊號閱讀至今,感受到最大的特色是雜誌中既有固定的欄目(如「閱讀聯話」「書僮薦書」),又有內容的變化,雜誌更多地將關注點轉移到當下的閱讀,這讓《悅讀時代》更貼近這個時代。其次是作者隊伍的龐大。
  • 蘋果捷徑推薦 - 屏蔽iOS更新捷徑
    例如,您可以構建一個「衝浪時間」捷徑來獲取衝浪報導、提供預計到達海灘的時間以及播放衝浪音樂播放列表。(來自蘋果捷徑手冊)「捷徑」應用除了運行 Siri 建議的簡單捷徑外,您還可以使用「捷徑」應用將現有捷徑或自定捷徑添加到 iOS 設備。
  • 東莞萬科發布「悅讀理想家」計劃,作家馬伯庸「空降」談讀書方法
    本次直播也線上開啟了「悅讀理想家——東莞萬科社區親子閱讀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構建充溢人文氣質和智識品味的社區生態。另闢蹊徑,學習蘇軾讀書方法在直播中,馬伯庸從蘇軾這一人物的閱讀經驗出發,以豐富的文本材料和妙趣橫生的講解,分享了如何將「八面受敵讀書法」應用到對於歷史的閱讀中。
  • :所謂捷徑,都是陷阱
    而這種追逐捷徑的風氣,在當下消費主義、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顧佳徹底清醒了,這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捷徑,捷徑,其實就是最遠的彎路。老想走捷徑,其實就是一種價值觀扭曲,總有一天會被殘酷的現實糾正的。
  • 水到絕處是風景,人到絕境是重生。逆境,是最好的修行
    古人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是現實中很多人往往看不清自己,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有自己的過人之處,也有自己的短板,這就註定了人要想擁有自己成功的事業,就必定是自己能夠駕馭得了的,也是自己最為擅長、最為適合的。只是人云亦云的人太多,看別人做什麼成功了就跟著衝上去,最後只能栽個大跟頭。
  • 【樂推薦】爆米花英語悅讀匯,讓孩子輕鬆學會英語
  • 「密室逃脫絕境系列8:酒店驚魂」——絕境系列的經典
    【密室逃脫絕境系列】共11款解謎類遊戲,本期介紹的是其中比較成熟的一款。絕境系列8:酒店驚魂。「密室逃脫絕境系列8:酒店驚魂」本作是由成都品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解密類手遊,雖然「密室逃脫絕境系列」有多部作品,不過手遊該公司只製作了「密室逃脫絕境系列3:畫仙奇緣」、「密室逃脫絕境系列
  • 書香溢童年 悅讀伴成長|清大悅讀助力桂康小學書香校園建設
    2019年,在深入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學校決定引進清大悅讀平臺,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全面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為了確保清大悅讀平臺實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桂康小學的老師們進行了科學的組織安排。學生們積極通過清大悅讀平臺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並進行線上測評。
  • ios12中的捷徑怎麼用 ios12捷徑使用教程
    可能此前沒有用過自動化和快速啟動 App 的同學會對「捷徑」有些陌生。「捷徑」的邏輯和原理,皆繼承自 Workflow 這款曾經大名鼎鼎的自動化軟體,它可以簡化你的工作流程,將原本需要多步進行的操作,彙編在一次操作與一次跳轉之中,通俗來講,也就是「宏」。
  • 博富公益「悅讀館」——梅江站
    只因當天博富公益「悅讀館」——梅江小學館,在新會陳皮的核心產地之一——梅江村內,舉行了簡約而不失莊嚴的開館儀式。當博富公益「悅讀館」再會新會,當陳皮的馥鬱縈繞書墨之香,新會這座千年古城,散發出迷人的芬芳。
  • 《絕境鑄劍》央視熱播 侯長榮變身革命導師
    網易娛樂1月14日報導   近代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境鑄劍》正在熱播。電視劇《絕境鑄劍》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講述著那個動蕩年代下,李化成(張桐 飾)、陳天佑(彭冠英 飾)等一群普通人在古田會議精神的引領下,在一場場戰場廝殺中成長為紅色鐵軍的故事。而在這群人的革命成長路上,侯長榮飾演的蘇喬民則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可以說是李化成、陳天佑他們的「革命導師」,為他們傳播馬克思的先進思想,傳授著革命方式,聚集著革命力量。
  • 【悅讀拾光】青春中國
    為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章丘區融媒體中心《悅讀拾光》推出「主播讀經典」特別節目。今天,主播文婷,與您分享歐震的詩歌《青春中國》。 章丘區融媒體中心《悅讀拾光》 邀您一起「悅讀」!
  • 中山成長吧《給學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教師悅讀紀實(二)
    讀書不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更是專業發展的一條捷徑。漫長的閱讀之旅,是一段艱苦而歡喜的修行。本學期,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全體教師共同研讀《給學生真正需要的教育》一書,並於近日開展教師悅讀分享活動。學校教科室李偉主任主持本次活動。
  • 「悅讀」博物館:教育新天地
    「悅讀」博物館:教育新天地博物館記錄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歷史、傳統文化以及先民偉大的智慧。博物館是文化、藝術的殿堂,是「悅讀」靈魂的場所。走進博物館,去看看這些穿越時空、背負深厚歷史的物品,看到時光隧道先祖的文化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