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質量推進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建設

2020-12-17 河北新聞網

遷安市三葉口景區

7月11日晚,「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眾文藝雲上展演」石家莊專場在省群藝館虹光劇場精彩上演,家住正定縣的趙老先生通過電腦登錄河北公共文化雲「視頻直播」,同步收看了石家莊絲弦、河北梆子、深澤墜子等多個本地藝術表演,足不出戶過了一把戲癮。這是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省文化和旅遊廳創新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公共文化改革任務、文化惠民「七進演出」、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旅遊「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探索文化與旅遊公共服務融合發展路徑,努力推動我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的效能與品質,奮力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送戲上雲,大力發展線上公共文化服務

為了克服疫情影響,打造「不打烊」的公共文化服務,今年省文化和旅遊廳及時創新服務方式,通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進網絡,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印發《2020年文化惠民工程實施方案》和《創新方式、改進工作有效推進文化惠民「七進」演出工作指導意見》,開展「民心工程推進月」活動,指導各地創新文化惠民供給方式,豐富惠民演出類型,大力推動文藝演出進網絡。全省創作抗疫主題文藝作品6000餘件,網民點擊量超過5000萬人次。統籌安排中央「戲曲進鄉村」資金2067萬元,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省級資金7629萬元,有效保障「七進」演出活動順利開展。

同時,以謀劃組織舉辦第十三屆燕趙群星獎、備戰第十九屆全國群星獎為目標,開展群眾文藝精品創作,組織舉辦了12場精彩的「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全省群眾文藝雲上展演活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眾文藝雲上展演」於6月16日在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拉開帷幕之後,邯鄲、唐山、承德、滄州等12個專場逐次上演,各場演出主題鮮明,節目精彩紛呈,在國家公共文化雲直播過程中網民在線觀看人次超過300萬。

7月11日晚,在省群藝館虹光劇場亮相的石家莊專場,是全部12個專場中的最後一場。石家莊從今年4月份開始精心準備本次展演,創作了舞蹈《天使逆行者》、歌伴舞《雙腳踏上幸福路》、相聲《說精準唱扶貧》、深澤墜子《春耕》等一批新節目。特別是第十八屆群星獎獲獎作品石家莊絲弦《村官三把手》節目的精彩亮相,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讚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省文化和旅遊廳通過創新開展群眾文藝雲上展演活動,不僅展示了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各項事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還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更凝聚起奮發作為的精神力量。」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示範引領,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

為加快推進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體建設水平,推動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領域重點改革任務落地落實,省文化和旅遊廳借鑑推廣秦皇島、廊坊、滄州等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成功經驗,推動清河、豐南、涉縣等10個縣(市、區)創建首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取得明顯成效。

總體上來看,全省共建有173個公共圖書館,180個文化館,2255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50428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所有市和縣(市、區)政府均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或服務目錄;123個縣(市、區)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159個縣級公共圖書館、156個縣級文化館開展了總分館制建設,28個市級公共文化機構實行了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良好氛圍,全省基本建成完善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

圍繞拓展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半徑,提升服務效能,滄州圖書館探索「閱讀空間臨街、服務功能打包、資源眾籌共享、多種業態結合」四位一體的「城市書吧」創新服務模式,建成14個書吧,形成了覆蓋主城區、互聯互通的城市閱讀網格體系,為群眾共享公共文化發展成果提供了極大便利。在文化和旅遊部去年6月召開的全國公共文化領域重點改革任務暨旅遊「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推進會上,滄州「城市書吧」模式成為全國典型案例。

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方面,省文化和旅遊廳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挖掘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

清河縣採取「群眾點餐,政府買單送餐」方式,開啟文化直通車,深入西張寬村等21個村莊開展文藝演出,文化館直播間粉絲達11萬人,微信公眾號點擊量達291.7萬人次,累計吸引5萬群眾現場觀看,得到群眾的廣泛好評。同時,通過舉辦羊絨節、中華張氏祭祖節、山楂花節、大運河藝術聯盟武術交流大賽、古硯文化節等重大文旅活動,不僅讓老百姓身邊的文化氛圍濃起來,還讓到清河的遊客多起來。

涉縣依託獨特的紅色文化,形成了以黨性教育、研學實踐、文化輔導為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重點打造提升了129師司令部舊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舊址等16個黨性教育基地,累計吸引全國1000多萬人次接受紅色教育。「全國最美研學旅行基地」八路軍129師紀念館創新「當一天小八路」等研學體驗項目,吸引了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市200多所學校的中小學生參與。

夯實基礎,推動全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省文化和旅遊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服務即產品,服務即營銷」的理念,把加強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優化旅遊環境、提升服務品質、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深入貫徹實施旅遊服務標準,重點推進張家口保障冬奧會、秦皇島國際旅遊城市、太行山高速沿線等區域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伴隨著省市旅發大會的召開,承德的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張家口草原天路、秦皇島環長城旅遊公路、石家莊滹沱河生態走廊、井陘縣太行天路和涉縣聖福天路等一批精品旅遊風景道,成為帶動區域旅遊發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10月,第三屆中國旅遊交通大會期間,河北省太行山高速公路被中國公路學會授予「太行山旅遊高速」稱號,成為全國首條高速公路旅遊風景道。如今,太行山高速旅遊交通標識牌體系化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服務區旅遊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景區化開放式服務區」「產業化共享式服務區」等一批旅遊化服務區創新亮點競相形成,一條名副其實的「扶貧路、致富路、旅遊路、發展路」穿行於崇山峻岭,旅遊交通融合發展的紅利,給沿途百姓帶來更多盼頭。

目前,全省高質量建設旅遊廁所6000餘座,打造了石家莊滹沱河生態走廊、承德的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張家口草原天路、秦皇島山海花田、保定京西百渡等一批精品旅遊風景道,新建、改建旅遊公路3600餘公裡,風景道2000餘公裡,綠道近1600公裡,設置旅遊交通標識1000塊以上,新建、提升遊客服務中心(旅遊集散中心)、服務點260餘座,建成旅遊驛站170餘個,建設自駕車旅居車營地36個,開通景區直通車、旅遊公交專線等運遊線路70餘條。按照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我省榮獲旅遊「廁所革命」2019年度建設任務和新三年(2018-2020年)計劃完成率兩項全國第一。

今年,省文化和旅遊廳持續開展旅遊廁所建設管理和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對全省旅遊廁所建設和管理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成限期整改;推行「旅遊廁所所長」管理機制,壓實旅遊廁所管理責任,切實提高服務質量。目前,全省6000餘座旅遊廁所已基本完成「旅遊廁所所長」實名登記工作。

融合發展,探索實現

公共服務「1+1>2」

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著眼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結合國家級和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建設、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等重點工作,積極推進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融合發展,探索出旅遊服務嵌入型、文化服務嵌入型、設施合建融合型、文化活動融合型等融合發展方式,不斷提升融合效果。

旅遊服務嵌入型,在公共文化服務場所配置旅遊服務功能。保定市東湖文化中心是一個包含劇院、博物館、圖書館、動漫基地等文化設施的文化聚集區。到目前,其中的關漢卿大劇院累計完成38場次高規格精品演出,接待觀眾達7萬餘人,成為保定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為了發揮文化精品對旅遊的帶動作用,保定文旅部門在劇院東側建設了保定智慧遊客中心,引導和方便南來北往的遊客享受「文化大餐」。

文化服務嵌入型,在旅遊場所配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武安市樓上村擁有歷史悠久的戲曲文化,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調落子的主要傳承地之一,村落以「山居戲鄉」為主題,採取「旅遊+文化」模式,打造了遊、購、娛為一體的精品戲曲小鎮。依託戲曲文化,村裡配套建設有平調落子戲曲博物館、平調落子傳習所、樓上戲院、樓上戲曲茶社、遊客中心、太行石畫吧、平調落子酒坊、清吧、跑馬場、採摘園、魁元會館、主題民宿院落等,融合鄉村文化和旅遊,讓休閒有了文化味。

設施合建融合型,統籌規劃鄉村綜合性文化服務與旅遊設施建設。遷安市山葉口村將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拓展建設文化禮堂、互助幸福室、遊客體驗室和村史館,培育「文化藝術基地+旅遊」創新鏈,以景區型、社區型、文化型等多元類型塑造品質化「鄉村酒店」,以原住民風、田園鄉村等多元化主題創新民宿業態,加深遊客的文化體驗感。

文化活動融合型,結合當地歷史文化打造活動品牌。遷安市塔寺峪景區採取「實景演出+體驗遊」發展模式,組織力量編創了融合現代聲光技術與歷史、民俗、文化等眾多因素的大型實景演出《一統天下 始皇東巡》,將遷安更多文化遺產、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轉化為深受人們喜愛的旅遊產品,激發了遊客的文化共鳴。

在河北,隨著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融合發展的實踐不斷深入,河北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牢、品質更高、前景更廣。(林慶榮)

相關焦點

  • 全力推進文化旅遊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書記劉濤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以來,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廣大幹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將全會內容、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融會貫通到實際工作中,認真謀劃好「十四五」文化旅遊工作,著力「文旅」融合發展,豐富文化旅遊新業態、打造文化旅遊新場景,綜合引領國內文旅新消費,擔當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全力推動文化旅遊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 2017河北十大旅遊公共服務項目
    加快構建「快進慢遊」的旅遊交通網、「便捷樂享」的旅遊服務網、「智慧智能」的旅遊網際網路,不斷優化旅遊服務配套功能,取得了顯著成效。河北旅遊雲項目2017年,省旅遊委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整體推進「一個中心、三個平臺、N個應用」工程建設。
  • 河北:力推公共文化服務滿足群眾需求
    「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市縣城鄉建設規劃」「市級建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群藝館)、博物館和劇場等公共文化設施」「縣級建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建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建有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按照去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我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
  • 【省文化和旅遊廳】我省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2021年我省從增加優質文化和旅遊產品供給、推動文化旅遊領域數位化發展、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等方面推動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  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寧表示,2020年,我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等方面呈現出穩中有進的好態勢。
  • 【高質量發展進行時】文化建設篇
    高質量文化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篇區博物館建設工程有序推進,預計在12月底試運行;全區鎮(街道)13個文化館分館建設完成。推進基層文化服務「十百千」工程,改造並提升了鎮(街道)文化站的硬體基礎設施,全年各公共文化場館為全區群眾提供了近500萬人次文化服務,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場館服務次數達6次以上。
  •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 做好「需求側」文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並提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發展目標,為下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做出了重要部署,指明了發展方向。  建設文化強國,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其重心所在。
  • 文化和旅遊部召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
    12月11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出席會議並講話。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省領導焦彥龍、高志立出席,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主持會議。
  •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中山答卷」
    原標題:高質量完成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任務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中山答卷」 自2018年4月獲得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以來,廣東省中山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推進創建工作,形成了具有濃厚特色、可示範、可複製、可推廣的「六創」工作經驗,為建設「灣區樞紐 精品中山
  • 以「廁所革命」帶動旅遊公共服務品質提升
    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李三旗表示,接下來,貴州將在旅遊「廁所革命」的責任機制、培訓機制、投入機制、宣傳機制、考核機制等方面繼續加大探索,進一步推動以旅遊廁所為主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著力提高旅遊服務滿意度。
  • 「省文化和旅遊廳」我省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2021年我省從增加優質文化和旅遊產品供給、推動文化旅遊領域數位化發展、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等方面推動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寧表示,2020年,我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等方面呈現出穩中有進的好態勢。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我省文化旅遊部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圍繞重點工作,推動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黃河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我省將抓緊編制「十四五」規劃、黃河文化等專項規劃。
  • 今年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和產業發展情況如何?
    今年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和產業發展情況如何?發布會現場12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舉行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著重介紹今年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和產業發展情況。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召開
    本報秦皇島12月11日電(記者張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今天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強調,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
  • 推進公共產品的高質量供給
    原標題:推進公共產品的高質量供給 理論上,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與「非排他性」的特徵,是由公共部門提供的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公共產品的質量對於人們幸福指數的影響非常大,如更高質量的清潔空氣、公共衛生、公共秩序、公共安全乃至公平正義等,因此,推進公共產品的高質量供給,有利於解決新時代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陝西全力推動新時代文化強省和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
    本報訊 (記者 柏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文化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目標要求。省文化和旅遊廳緊跟國家發展大思路,加快制定《陝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未來五年,文化和旅遊工作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 石獅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七個一」更惠民
    ­  石獅出臺方案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七個一」讓公共文化更惠民­  為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石獅市日前下發《石獅市2017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點項目責任分解方案》,根據該方案,石獅市今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將按照「七個一」的目標組織實施。
  • 深入推進健康河北建設 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成果)12月9日,省長、健康河北領導小組組長許勤主持召開健康河北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總結今年健康河北建設工作,部署明年重點任務。
  • 我國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標準體系逐步建立 未來探索「鄉村文旅中心...
    會上,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表示,近年來開展的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成效顯著,我國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標準體系逐步建立,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旅遊公共服務,包括開發旅遊廁所電子地圖、開展「鄉村文旅中心」試點等,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今年共建設旅遊廁所2.23萬座黨中央、國務院對文旅公共服務工作高度重視。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對此也開展了多項工作。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如何推進?這個會議做出安排
    12月11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出席會議並講話。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省領導焦彥龍、高志立出席,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主持會議。
  • 全省鄉鎮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工作推進會在德陽召開
    「十三五」以來,全省以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目標,穩步增加公共文化建設投入,不斷增強文化產品供給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鄉鎮卻成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新短板,鄉鎮公共文化提質增效提上日程。
  • 唐山市地方標準《鄉村文化旅遊服務中心建設與服務規範》通過審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河北省市場監管局10月10日消息,近日,由唐山市市場監管局立項、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起草的唐山市地方標準《鄉村文化旅遊服務中心建設與服務規範》,經有關專家組成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