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相刀閘34度、B相刀閘37度,設備測溫正常,請記錄。」2月12日,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水城供電局110千伏米籮巡維中心變電運維人員彭敏和方海平正在對米籮變電站內設備開展巡視紅外測溫,對變電站設備進行缺陷隱患排查,提高設備安全供電的可靠性,為疫情防控用電保駕護航。
「帶上測溫儀和記錄本,我們去對變電站的主變和各個間隔的出線進行巡視、測溫,在這個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守好變電『疫』線的『大心臟』,保障各個鄉鎮卡點的用電正常。」一大早,米籮巡維中心彭敏和她的同事方海平就在變電站內忙碌著。
「我們每天不停地在這些設備之間穿來穿去的,就是生怕一個端子測溫不仔細、一次巡視不到位就會發生影響電網安全運行的風險。」在巡視、測溫之餘,變電運維人員彭敏這樣說。
110千伏米籮巡維中心管轄110kV變電站2座、35kV變電站6座,110kV線路4回,35kV線路28回、10kV線路29回。擔負著水城縣果阿戛鎮、米籮鎮、野鍾鄉、果布戛鄉、花戛鄉的供電任務,越是用電高峰期,越要增加巡視和測溫頻次。
據米籮巡維中心站長介紹,針對防疫期間用電負荷情況,變電管理所詳細制定巡視、測溫工作方案,紅外測溫是運用熱成像原理對設備運行狀況進行帶電監測,能準確判斷設備發熱狀況,為運維人員及時發現缺陷、排除故障提供數據依據。
戰疫保供電期間,由於各鄉鎮居民在家防疫,家家戶戶都在用電取暖和生活,負荷急驟攀升,電網設備負重前行,可能會造成一些「內外傷」,用目測是無法檢測,為全面掌握變電設備運行狀況和健康水平,該巡維中心在疫期根據電網負荷變化和主變、重要輸電線路重載、滿載情況,組織工作人員對所轄各變電站開展特巡測溫工作,對重要線路、變電站主變壓器、隔離開關等容易發熱部位進行全面體檢。
同時,對各變電站主控室、高壓室、電纜夾層以及設備端子箱、機構箱、檢修電源箱內電纜孔洞進行排查,了解封堵情況,發現隱患及時整改,通過測溫及數據採集,分類登記巡視及測溫中發現的缺陷和不安全因素,認真梳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好檢測記錄的整理、歸檔和分析,力求不放過任何一處故障,不遺漏一處缺陷,保證戰疫保供電期間設備健康運行。
在當前疫情防控保供電的嚴峻形勢,他們每天面對發著嗡嗡聲的電力設備,放棄陪伴父母、愛人和孩子居家防疫,這群變電運維人員卻是忙得精彩充實,他們日夜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用心用情用力守好「疫」線電網大心臟,為全縣各條戰線上的抗疫勇士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與大家共克時艱戰「疫」情。
黃成譯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定琿
編輯 屠琪
編審 陳詩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