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酒吧裡的現實與荒誕_南風窗 - 南風窗網

2020-12-14 南風窗網

  1989年,北京出現了第一家酒吧,引領了中國式酒吧建設潮。隨後,中國不同城市開始陸續擁有不同風格的酒吧,它們也在時代更迭中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當年酒吧是以一種很文化很反叛的姿態出現的,它是城市中對深夜不歸的一種默許,是文藝青年的天下,是亞文化的發生地。但是,現在很多人對酒吧的認識是:有音樂,有酒,還有很多人。

  某種意義上,酒吧所代表的空間,並不是單純、被動的地理環境,它是消費主義進駐當代中國日常生活的一個註腳。

它一方面向全球化的文化想像敞開了意義的通道,另一方面也為地方性知識的重建提供了想像的空間,就像什剎海。

 

  夜生活開始了

  周文是酒吧文化的先行體驗者,從90年代開始。他從事音樂經紀工作,近三十年來,他去了北京甚至全國有名的酒吧,從青蔥少年到了需要安靜的中年。

  2018年夏天的一個傍晚,他被裹挾在什剎海酒吧街如織的人群中。恰逢世界盃,整個酒吧街比平日裡又多了一個熱鬧的理由。每個酒吧門前都有攬客者,吧廳內大屏幕播放著世界盃的動態,屏幕前站著駐唱者。趙雷的《成都》以及一些與愛情有關的流行歌曲,頻率密集,演唱質量在周文看來是一種聒噪。

  這條酒吧街不再是開始時那樣,尤其是2016年北京整治「穿牆打洞」以來,許多叫得上來名字的酒吧已經不再開了。

  什剎海第一家酒吧出現於什麼時候,幾乎沒有人能說清,有人說是1998年,慶雲樓下搖滾歌手竇唯開的「無名高地」,有人說是2000年一個叫「白楓」的男人為了尋找理想生活,找到了依水而生的銀錠橋,開的一家叫「no name」的酒吧。

  2003年非典,受困於城裡、嚮往著新鮮空氣的人們,將眼光轉向了北京皇城裡的這片開闊水域。隨後,什剎海酒吧如雨後春筍。

  越來越多的人群打破了什剎海的寧靜與完整,破壞了什剎海原有的生活,現代化酒吧的燈紅酒綠衝散了什剎海的青灰時光,當懷念也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新的生活就又在什剎海誕生了。

  或許這也是什剎海在古典與時尚的另類繁華中,所暗含的生活物語或者城市宣言:由古至今,它屬於民間,萃集煙火,所以無論是繁華還是寧靜,優雅還是喧囂,古老的什剎海水脈,始終都是京味生活的源流。

  對周文來說,以前的酒吧是安靜的,有調性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壺老酒,但現在的很多酒吧,很多時候像是劣質的摻兌酒,失了韻味。

  「什剎海要不要建酒吧街?」其實,14年前就曾引起過一場論戰,反對一方的代表人物是作家劉心武。他曾表示:「京城惟一的一片野景區就這樣即將從我們的視線裡消失,我不知道老北京城下次失去的是什麼。什剎海原本就是什剎海,你把它弄成秦淮河的模樣就失去了它的個性,不倫不類。」

  什剎海的靜,酒吧的動,也不是不能調和。海子周邊有很多藏匿起來的酒吧,以及酒吧街最初的相對安靜時刻,都體現了這種結合。出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李永福的家就在什剎海酒吧街的「邊兒上」,他看著它一點點地建起來,現在又在有保留地消失和繼續存在,他認為符合這座城市的精神。他還是喜歡逛他的胡同,那麼多年,他沒進過一次酒吧。

  水邊的人多了起來,路上的燈亮了。「胡同遊」三輪車車夫轉頭對坐在車上的遊客說,北京的夜生活就要開始了。

 

  夢破碎的聲音

  有人說,酒吧,就是要有震撼的音樂、冰涼的啤酒和熱鬧的人群,這就是酒吧文化。

  它似乎是時代的產物, 以一種很「文化」、很小眾的姿態出現,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大都市的角落,像是城市的調味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影響著都市人的休閒生活。

  周文心目中有理想酒吧的樣子。

  他經常會去一些旅遊城市,他希望在那樣的地方有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酒吧文化。就像在山西有醋文化酒吧,新疆有玉文化酒吧。他認為,酒吧必須要有它的特點,就像一個人容易被人記住一樣。怎麼被人記住,必須要有文化底蘊和它特有的氣質。它的魅力在於能吸引一部分有著共同愛好的人相聚在一起,無話不談。

  周文認為,中國缺乏真正的酒吧文化根基。他所期望的大城市酒吧是個性百放的,不管是做影像、美術、詩歌、搖滾還是做小眾聚會,都有一個固有的酒吧主體文化背景和休閒理念,去一個酒吧就代表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酒吧需要自由的創意,不一定是時尚。酒不一定要好,但一定是別的地方很少見的。音樂也是,當然不一定要是搖滾樂。酒吧文化,應該崇尚生活方式,生活至上,有自己獨到的品位,能影響到相同志趣的人,並且會把這個圈子擴大,比如,菸斗文化,舊唱片收藏等。 

  西方國家的酒吧之所以形成一種文化形式,是因為其深入大眾,即便是嬉皮士也可以手持兩枚硬幣入內消費一杯啤酒,而中國酒吧的消費者則大多還是停留在某種意識層面。

  什剎海有一家叫「那裡」的酒吧,以攝影為主題,牆上掛有很多大師級的作品,主要以黑白藝術片為主。有時候,他們還會在酒吧裡舉辦一些專題攝影展。酒吧裡有一行字: 「生活不是在別處,就是在那裡」。就像餘華在小說《活著》序言裡說的那樣:現實說穿了只是一個環境,是固定的,死去的現實,人們看不到自己怎麼走進來,也看不到怎麼走出去。

  2005年的初夏,北京市朝陽區私營個體經濟協會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個酒吧協會,「為了規範酒吧的發展」。周文開的搖滾主題酒吧就在那次「規範」中關閉了。他覺得這與西方酒吧傳遞出來的某種精神放在一起,「有一種荒誕感。」

  90年代初期,街巷上的咖啡館和酒吧,一度是談論革命和理想的地方,後來,革命的敘事在浮華和喧鬧中散落成輕飄的隻言片語。這樣的敘事讓人想到北島在散文《波蘭來客》裡寫的一段話:「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大師與好酒

  2017年,大衛·格羅斯曼的新作《一匹馬走進酒吧》出版,同年,獲得國際布克獎。

  一個以色列老人在某個鄉村酒吧裡表演生命中最後一場脫口秀,為此他請來了童年時的一個小夥伴,讓其見證,並請其對自己的絕唱做出判決。當他放下所有包袱,只是講述自己的時候,人們才愛上了他的表演。

  有讀者評論說,「只可惜,中國哪裡有這麼真情的脫口秀呢?又哪有那樣有氛圍的酒吧呢?很多酒吧天天唱著一樣的歌謠,無趣極了。」

  但在Alisa看來,酒吧在中國不能說是一處空洞的風景。「除了成長了一批名酒吧以外,更填充了人們的一種文化想像,具體地說,是關於西方的想像。正是這些想像讓酒吧在中國變得色彩繽紛,並富有特殊意味。」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其他文化娛樂方式湧現,很多年輕人為其他新鮮事物所吸引,酒吧失去了很多潛在的客源,一些從前的酒吧常客也出現了分流。

  這些都讓人們對於別處的酒吧更多了一種想像。

  古巴是海明威寫作的發祥地,住在哈瓦那時,他經常會去一家叫小佛羅裡達的酒吧,那裡有他最愛的邰吉利—以白朗姆酒、檸檬汁、糖水與冰渣混合調製而成的雞尾酒。位於哈瓦那老城還有一家叫「街中雜貨鋪」的酒吧,藏著海明威鍾愛的另一款美酒—莫吉託,由淡朗姆酒、甘蔗汁、青檸汁、蘇打水和薄荷調製而成的古巴本地飲料,曾給他帶來無數靈感。

  「我的莫吉託在小雜貨鋪,我的邰吉利在小佛羅裡達。」海明威曾經說。

  這在Alisa看來正是國內酒吧日漸失了底蘊的地方,因為少有上好的調酒師,酒在酒吧裡並不是很內行,更沒有好的雞尾酒。

版權聲明

本刊及官網(南風窗在線)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誌、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南風窗雜誌社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垂詢電話020-61036188轉8088,文小姐。

相關焦點

  • 成年人不要亂叫「爸爸」 - 南風窗網
    除了「馬爸爸」,在現實中,我還發現在各行各業,竟然有越來越多的職業人士叫客戶為「金主爸爸」,有的索性省略了「金主」二字。 其三,叫法不同,魔鬼在細節裡。   「爸爸」「老公」「姐夫」的叫法有一個被忽略的前提,即稱呼的使用者和被叫的對象,都是通過女性建立起身份關係,這些詞彙富有「侵略性」。
  • 鮑毓明律師最新發聲自曝半裸照:《南風窗》涉嫌誹謗尋釁滋事
    2020年9月5日,鮑毓明在公眾號「律動空間」發表「洗白」文章《涉嫌誹謗尋釁滋事,揭開南風窗的「畫皮」》,質疑南風窗此前文章中的多個疑點。本人在未經司法審查和定罪的情況下,先被輿論一夜之間判為罪該萬死的妖魔,遭遇空前網暴任由全網無拘無束地批鬥謾罵數月之久,受盡非人的屈辱和折磨,導致身敗名裂社會性死亡,所有職務被迫辭去,博士學業被迫中斷……鮑毓明認為:《南風窗
  • 醫生江鳳林打官司 - 南風窗網
    兩年多過去,江鳳林臉上和手臂上的傷痕早已消逝,但這件事一直纏繞在他的生活裡。   因不服警方的處罰,江鳳林把當地公安局、長沙市人民政府,一起告上了法庭,兩次行政複議,兩次法院敗訴,這起「醫告官」的官司一路打到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 黑天鵝、灰犀牛和自我套牢 - 南風窗網
    在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寫的《黑天鵝》裡,把美國的9.11事件、鐵達尼號沉沒等,都視為典型的黑天鵝事件。黑天鵝事件的特徵是:概率很低;破壞力巨大;很難預測;難以防禦。   於是,在這個世界上,同時存在著發生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的風險。
  • 洸洋自恣快吾志 - 南風窗網
    作者:汪立夏 華東交通大學教授 來源:南風窗
  • 「佛系90後」,心理的逃生通道 - 南風窗網
    在營銷號炒熱「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談資的那兩天裡,我問了一個佛教「大師」和幾個信佛或自稱信佛的精英人士,想看一下他們對「佛系90後」有什麼看法。 他們只是笑笑,拒絕發表評論。
  • 廣州,與500強共舞 - 南風窗網
    但是,如果一個地區的企業完全倚靠外生的因素產業來向價值鏈的高處攀登,我個人認為是不現實的,必須還是要依靠土的企業不斷創新。「   巫細波也稱,「在產業發展初期,通過引進外資急促實現規模經濟,是不能引領這個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爬升的。
  • - 南風窗網
    由此,人們看到的現實是,義務教育水平在縣(區)與縣(區)之間,市與市之間,省與省之間,差距依然巨大。   享受公平的義務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其均等化應該在什麼範圍實現,本來是顯而易見的。這個結果告訴我們,在中國經濟發展存在較大的地區間差距的格局下,有關公共服務的財政體制又無實質性改革,義務教育這一基本公共服務的,更大範圍的均等化就將在很長時間是一個理想或口號,很難變為現實。
  • 農村俗語:「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鑽灶」,是啥意思?
    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說「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鑽灶。」當時並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只知道大人們一這樣說,就說明要變天了。後來理解了這句話的氣象原理,不得不感慨老農們對天氣總結的真到位。這句話整體是針對北方來說的。意思就是說冬天的時候,刮上一天的南風,接下來的三天都會比較暖和。
  • 榆林孕婦跳樓事件背後的真問題 - 南風窗網
    作者:向治霖 來源:南風窗
  • 泉州南風天是什麼意思 南風天如何防潮怎麼辦?
    什麼是南風天?南風天是什麼意思呢?單單從字面上來看南風天,可能就是說偏南風之類的,那麼南風天是什麼意思呢?南風天怎麼辦?南風天怎麼防護?南風天對人體的影響有哪些呢?下面跟著閩南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南風天?南風天怎麼辦?【泉州南風天如何除溼?】  諺語有云:南風吹暖北風寒,東風多溼西風乾。
  • 「託克維爾悖論」對中國改革的鏡鑑 - 南風窗網
    更進一步地,託克維爾與雪珥似乎都沒有注意到,無論大革命前的法國還是當時的滿清政府都沒有在核心改革議題—把權力關進籠子裡,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這才是它們失敗的根本原因。   版權聲明 本刊及官網(南風窗在線)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誌、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
  • 七微南風系列之《南風知我意》
    在這篇文裡小編會同時推薦閱讀兩部小說,在兩部小說裡有兩位不會愛的傅先生。《南風知我意》第一部: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周。再見他,她不顧一切只想愛她,把自己卑微到塵埃裡;再見他,他只有冷漠與交易,把她放在天平另一端。
  • 全球治安風險地圖:現狀與成因 - 南風窗網
    2015年,法國監獄裡關押的6.7萬名罪犯,70%是穆斯林。有學者認為,除了政策、制度上歷史慣性造成的經濟不平等,主流文化與亞文化之間的衝突性,也是催生犯罪動機的重要原因。   不過,關於犯罪率高低的諸多理論性解釋,要麼只適用於某個地區的現象,要麼僅能解釋某個時段的差異。比如,關於「文化衝突論」,美國加州就是一個典型的反例。
  • - 南風窗網
    如在最近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裡,姚晨飾演的三女兒蘇明玉被塑造成深受親情綁架之苦的典型。她一次次想逃離原生家庭,卻一次次被死死套牢。最極端的一回,蘇明玉被自己的親二哥打到骨裂,躺在醫院裡動彈不得。傷還未愈,身邊人進進出出地無不勸她放棄對二哥的起訴。爸爸、大哥、二嫂、老闆、同事們的勸說模式幾乎一致:他是錯了,可畢竟是你的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有什麼不能好好商量。
  • 南風古灶欲造世界級陶文化特色步行街區
    祖廟東華裡歷史文化街區及南風古灶特色步行街區這兩條步行街首先被列入計劃中,對這些街區的修繕改造、配套完善等措施也將陸續開展,不少市民在禪城以步履丈量商業街區的願望將得以實現,屆時,市民將無需到其他城市「借步」消費。    那麼,禪城需要怎樣的步行街?如何將這些步行街經營成城市名片?這些問題成為禪城區在城市升級過程中不容忽略的難題。
  • - 南風窗網
    一天中最開心的事情,是在電梯公司下班回家,看見三個活潑的女兒和妻子在等著他,這是此前奔波的打工生涯裡他最渴望的安定。   同樣是逃離學校後,還沒到年齡打工的梁錦,在家裡幫忙幹著農活,照顧大哥剛出生的女兒,他興奮地等待著16歲的到來。
  • 南風燻兮,其情和融
    南風燻兮,其情和融。成長於北國的作者其時任職福建,依傍東海,擴展了對祖國河山的觀察視野,增添了對閩山閩水的了解、熟悉與真情。他為榕城全國「雙擁」會議賦得的此詩,便深深融入了八閩風物。 詩的起句忽發奇想、宕曳開去,從大處著眼,以寥廓入詩:「挽住雲河洗天青。」
  • 《四月南風》展現 農忙四月天的「裡下河農村」
    他帶來了長篇小說《四月南風》等作品。  沙黑,本名吳雙林,泰州海陵人,中國當代作家,國家一級編劇。著有小說《街民》《李明揚與李長江》《四月南風》與戲劇《板橋應試》《信訪局長》等作品。  《四月南風》描寫的是農忙四月天的「裡下河農村」,風波迭起都為情,錯綜複雜也單純。
  • 《南風知我意》成毅定妝照
    定妝照在未開播前不公開一直是影視界的規定,但是在10月28日就流傳出了一張據說是南風知我意的定妝照,一時間眾網友紛紛吃瓜,將照片中的男主角推上了熱搜。只見照片中的成毅一聲淺色的打扮看起來十分溫暖,手扶眼鏡與插兜的動作又為他增添了幾分酷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