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的超級阿嬤》:孩子,人生即便艱難,卻依然有未知的快樂

2020-08-27 小拾談記

隨著復學開始,爸媽與孩子的家庭矛盾得以緩解,可是孩子們在學校的種種矛盾又隨之而來。

對門劉姐是一個離異家庭,自己帶著女兒小琪。孩子剛開學一周,一回家各種和媽媽反應同學們之間的問題,甚至關上門大哭不吃不喝。

劉姐說現在的孩子真的沒法理解,才五年級啊。

學校規定穿校服,那就卯足了勁比誰的鞋子牌子大。半年不見面,見了面立刻就有喜歡討厭之說,還站隊分派的。兩個人好的時候比誰都好,一起上下課,一起吃飯上廁所。不好的時候看到就覺得礙眼。

聽到她的抱怨,我立刻想起剛剛給四年級學生讀完的《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

最近一個月,我每天晚上八點半,準時在群裡給我的學生們讀半小時的書,沒想到《佐賀的超級阿嬤》讀了前三章,我便收穫了孩子們的好評,還有幾個家長鐵粉,可見這本書確實是像評論裡所說非常適合親子共讀的作品。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是島田洋七(本名德永昭廣)於2011年創作的一部自傳式小說,敘述兒童時期與外婆在佐賀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這些點滴的生活瑣事裡,透露著阿嬤的積極的幽默風趣的人生態度,在讀的過程中成年人不自覺的笑對人生,同時也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這樣一種潛在的認知——生活即使再艱難,也都有意想不到的快樂。

下面就對貧窮的態度、如何幫助他人、如何看待別人的評價三個方面,談一談書中透露出來的人生哲學和我讀後的思考。

1 貧窮不算是壞事,但富有其實也不錯

因為無力扶養,母親只好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在佐賀的外婆家,第二天來自於大都市的小昭廣便見識了阿嬤家的窮。

阿嬤用木棒橫在門前的河流裡,阻擋上遊蔬菜市場漂流下來的菜葉、難看腐爛的水果,或者別的生活用品。

在沒有「見過世面」的昭廣面前,阿嬤說這是他們家免費的超級市場,撈起來的樹枝曬乾不僅可以當柴燒,還可以淨化河流,一舉兩得。

尾部開叉的蘿蔔,切塊煮起來味道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拌過之後味道都相同。

因為阿嬤住的房子可以說是在當地富人區裡面的,阿嬤年輕失去丈夫獨自撫養七個兒女的辛苦,富人鄰居都看在眼裡。

鄰居們經常有吃不了的東西會送來,賣醬油的小店也會多給一點阿嬤,阿嬤每次都會欣然接受,然後會在打掃門前衛生時把鄰居家門前一起打掃,作為對鄰居們的回饋。

在智慧的阿嬤的感染下,昭廣從小便養成了對貧窮的正確觀念。阿嬤並不會因為貧窮覺得低別人一等,在周圍的富人鄰居面前抬不起頭。也不會因為自己貧窮便仇視愛自己富有的人,欣然接受別人的幫助,然後力所能及的給予回饋。這才是一個正確的和諧的人際關係相處模式。

當讀完從貧窮到貧窮這一章節時,孩子留言說,老師我體會到了貧窮的快樂。有個家長說他希望孩子永遠保持在23名,能夠有時間看走過的風景。

其實我想說本書裡還有一個內涵,是需要我們大人給孩子們去引導的,那就是當你貧窮無力改變時,那就知足常樂而不是安於現狀。我們應該像阿嬤那樣,即便生活再艱難,都要樂觀積極。如果有讓你變好的機會,我們就應該去努力奮鬥一次。這就是為什麼阿嬤如此窮困,卻把七個兒女都養育成人,還都有著很好的工作的原因。

知乎上有個問題,要怎樣努力,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

一個高贊回答是,如果你註定要成為厲害的人,那問題的答案就深藏在你的血脈裡;如果你註定不是厲害的人,那你便只需要做好你自己。

正如《孟子》中提到:「得志,則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 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

去幫助一個人其實很簡單,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幫助過別人,可是往往我們的幫助會讓別人有負擔,總覺得欠了我們這個人情。而我們自己內心深處其實也是這樣想的,我熱情的幫助你,你不得記住我的好嗎?

昭廣自從來到佐賀上學,每年的運動會媽媽從來都沒有參加過,即便每年「我」都拿第一名。

每年運動會的校園親子午餐,看到別的同學有媽媽陪同,一起高興的吃著豐盛的午餐,他每次都自己拿著阿嬤準備的寒酸的飯菜,跑到教室裡自己吃。

第一年班主任老師找到小昭廣,以肚子疼吃梅幹和甜姜對胃口好為藉口,換走了他手裡的盒飯。而他第一次吃上了從來沒見過的豪華飯菜。

第二年第三年老師每次運動會都會肚子疼,即便到了四年級換了班主任老師,新老師也同樣在那一天肚子疼。

老師以這樣的方式,不讓昭廣感到難堪,就像阿嬤說的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

而那時的昭廣還不明白什麼是察覺不到的體貼。直到初中時候,久保同學因為媽媽生病沒錢不能參加畢業旅行,昭廣號召其他同學一起打工湊夠了旅行的錢塞給久保,但是久保那天依然沒去。昭廣很生氣,大家辛苦打工掙得錢你卻拿去買別的,於是對久保大打出手。

而久保說他一開始就沒打算參加畢業旅行,那一瞬間昭廣才明白什麼是不被察覺的體貼。

久保並沒有提出幫助,他們卻擅自出去打工,強迫他收下錢。他們不是在幫助朋友,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幫助他人的心理,把關心強行施加到別人身上而已。

這不僅讓我想起發生在去年的事情,我的一個學生由於家庭變故,媽媽又帶著她再嫁了。但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孩子只能留給奶奶照顧。

每年家訪活動都是老一套,那一次我決定帶著孩子們小組內互相走動。我問那個孩子是不是願意參加,看到她渴望的眼神我便帶著她去了小隊長家。回來的時候,我想輔導班可能不會給她留飯了,便給她買了一個雞蛋灌餅。孩子說什麼都不要,我說你媽媽已經把錢給我了,她才拿著。

等我把她放在輔導班剛進家門,便收到她媽媽的感謝簡訊還有微信紅包,比雞蛋灌餅多了兩塊錢。

放在別的事情我一定會把錢還給她,不就是一個雞蛋灌餅嗎。可是我覺得我應該體貼一位母親不能在孩子身邊的那種愧疚,我要成全她這份母愛的表達。我能做的便是欣然接受。

作家梁曉聲說過人真正的高貴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真正的為別人著想,是別人察覺到不到的。而不是炫耀或者強制性的對別人,以滿足自己幫助別人的心理,卻置別人於愧疚的境地,這不是真正的善良,而是居高臨下的施捨。

3 即使有兩三個人討厭你,轉過身來還有一億人

昭廣喜歡棒球,一開始只是當拉拉隊給場上的學長們喊加油。如果跑的不快喊的聲音不夠大,便被所有人訓斥。很多人受不了就走了,但是他堅持了下來。最後他當上了棒球隊隊長,所有人都對他很友好,甚至智障的舅舅都受到了特殊的優待。

即便如此,他發現依然有人不喜歡他,遭人批評。

作為隊長的他,特別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於是他苦惱的對阿嬤說,他什麼都沒做,為什麼還有人討厭他?

阿嬤說:「即便被兩三個人討厭,轉過身來還有一億人。喜歡你的人,也有可能被別人討厭。即便有人說你好,但討厭你的人還很多。社會就是這樣。」

這句話讓作者受益終生,當他成為了相聲演員,身邊阿諛奉承的、背後詆毀的、表面說愛你的各種所謂的朋友,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他從來都沒有患得患失,只是好好做自己,用心磨練自己的才藝。

知乎上有個問題:

為什麼當看到好照片時,人們通常的反應是

「真不錯,你用的是什麼相機」

當看到爛照片時,則往往笑話拍攝者水平很臭?

一個高贊回答說:

人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

失敗歸因於環境;而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其自身。

你看,人最不了解自己,最清楚別人。因為人都只看到自己的好,所以不要討厭別人。如果有人說你不好,就當合不來罷了。即便有很多人討厭你,到轉過身來看還有無數人喜歡你。你做的只有做好你自己,為自己而活。

4 小結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至今達到了700多萬冊的銷售,創造了日本圖書界的奇蹟。終其原因是因為書中透露出來的許多樂觀的價值觀。

它不僅適合於兒童讀,也適合成年人來讀。在阿嬤身上我們能看到很多至今都稱得上前沿的教育理念。

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被培養的有正確的金錢觀,處事觀,交友觀,那麼我們便不會擔心他嫌棄自己家比別的同學家窮,而在學校抬不起頭。我們也不會擔心他會處理不好同學關係而想不開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會擔心因為成績不好就覺得人生滿盤皆輸。

像阿嬤那樣,有著積極樂觀的價值觀,我們的孩子會成為一個懂得自重又自愛,自信又自強,懂得關心他人自帶溫度的人。

我想對現在無數個小琪說:人生那麼長,孩子你的才剛剛開始,即便現在覺得艱難,未知的以後有你意想不到的快樂,所以你的未來可期,別放棄自己面對美好生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佐賀的超級阿嬤》,窮養的孩子也可以很快樂,日本阿嬤的育兒觀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講述日本喜劇泰鬥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的童年時代,被寄養在阿嬤家的故事。那時日本戰敗後不久,經濟蕭條,他從小父親因廣島核輻射去世了,媽媽獨自拉扯昭廣和哥哥兩個小孩,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因為擔心昭廣常半夜出門會有危險,於是將八歲的他寄養到鄉下的外婆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
    你是否有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父母工作繁忙,沒時間照顧孩子,都把孩子送往鄉下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當你回憶起來的時候,一定有這樣的場景:奶奶的手很巧,可以用稻草編織出各種各樣的小玩意;跟著爺爺去村口的小溪裡釣魚,偶爾還調皮地撿起小石子扔那頭無辜的水牛;纏著外婆給小零食,可以去收買其他的小朋友,讓他們和你玩;催著外公用「鳳凰牌」自行車載你去兜風。
  • 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窮有兩種,窮得消沉,或窮得開朗
    流著淚看完日本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感動之餘,有一句臺詞改變了我的人生觀。「人要永遠懷抱夢想,即使沒有實現也沒關係,畢竟是夢想」。這句話仿佛一語驚醒夢中人,它的重點在後半段,誰都知道人該有夢想,但是我們如何評價和對待那些努力過,甚至努力了一生也沒有實現的夢想呢?
  • 窮孩子該怎麼活?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日本的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日本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故事講述了小主人公德永昭廣在8歲那年,離開家鄉廣島,來到佐賀的鄉下老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觸動我們內心的,往往是最樸實的情感
    最近幾天,我看了《佐賀的超級阿嬤》的書籍,覺得不過癮,又把電影版的《佐賀的超級阿嬤》也看了一遍。滿滿的暖心場面和各種淚目場景,把我多次帶到那個物質並不豐富,人情卻很樸實的年代。影片中的阿嬤只是一個做清潔工的老太太,家境貧困,她卻能給自己的外孫最寶貴的人生經驗以及獲得幸福感的方法。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果你的孩子終將平凡,那父母還要不要努力?
    BBC紀錄片《人生7年》揭示了階級固化的現象:家庭屬於什麼樣的階層,孩子未來也會屬於什麼樣的階層。網上有一篇據此現象寫出的題為《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的文章,再一次狠狠地鞭打了許多父母的望子成龍之夢。《人生7年》告訴我們,富裕的家庭更能培養出內心富足的孩子。
  • 佐賀的超級阿嬤:要讓孩子幸福、開心、善良,成為一個好人
    02 分數不是唯一很多家長「分數至上」,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優秀程度的唯一標準。孩子只要成績好。就可以蓋過一切的缺點。而當孩子長大成人後走出象牙塔,卻發現無法融入社會。即便是素質教育,在家長的功利心下,也變了味。孩子學鋼琴,關心的不是音樂薰陶,而是鋼琴考了多少級?
  • 伴你悅·讀宅家學 第47期 | 《佐賀的超級阿嬤》
    德永昭廣父親早逝,母親因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將8歲的小昭廣送到佐賀鄉下的阿嬤(外婆)家,此後的幾年,昭廣和阿嬤相依為命,生活雖然極度艱苦,但樂觀的阿嬤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歡笑。後來,這部作品還被搬上了熒幕,拍成電影,感動了更多讀者和觀眾。接下來請大家跟隨魏老師去阿嬤的家鄉——佐賀,看一看。
  • 【課堂實錄】佐賀的超級阿嬤•瑤瑤老師
    生:佐賀的超級阿嬤(mó)師:你好厲害,這個字在字典裡的讀音就是mó,你讀對了呢!(出示微信截圖)生:佐賀的超級阿嬤(mà)師:全班一起讀一讀。生齊讀:佐賀的超級阿嬤(mà)師:讀得真好!經過王老師剛才的介紹,現在就想讀這本書的同學請舉手!(全班學生都舉起了手)師:你們也太容易被忽悠了!那你們說說看,為什麼你們只讀了書名就想讀這本書呢?
  • 【怡然書院】四(3)班李泓錦——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笑對生活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四(3)班:李泓錦  指導教師:王飛最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我被作者樸實而幽默的文字一次又一次深深感動。這本書給我們展現了樂觀而智慧的阿嬤帶她的外孫昭廣一起戰勝極度貧困的生活的故事,還有佐賀那些善良的人們對阿嬤和昭廣的關愛,文章帶給我很多感動和溫暖。
  • 好書推薦 《佐賀的超級阿嬤》
    適合三-六年級小朋友閱讀 內容簡介 · · · · · · 因為無力扶養,母親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到佐賀鄉下的外婆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我們一直都這麼窮,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
    《佐賀的超級阿嬤》電影中8歲的德永昭廣離開了廣島和媽媽,隨著阿姨來到佐賀鄉下的外婆家,雖然外婆家很窮,生活很艱難,但外婆有豐富的生活智慧,總是帶來神奇的生活妙招,外婆在貧窮時的開朗豁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昭廣。
  • 《佐賀的超級阿嬤》|有錢才能富養孩子?你可能需要跳出思維囚籠
    外婆能包容一切,她有一套淡然的處世哲學:「不喜歡你的人,就當做是合不來吧!即便有兩三個人討厭你,轉過身來,還有60億人。」;「一萬個人生下來,總會有幾個出故障的。」這樣溫暖而有力量的話語,給昭廣帶去了很多溫暖和勇氣。
  • 《佐賀的超級阿嬤》|做到這三點,你也能培養出堅強樂觀的孩子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在為早餐吃什麼而發愁的時候,有的人仍掙扎在溫飽線上。你,有沒有想過,當你在為孩子挑選昂貴禮物的時候,有的人連買一雙跑鞋都要猶豫很久。你,有沒有想過,當我們熱衷於逛街買衣服的時候,有的人衣服要縫縫補補又三年。你,有沒有想過……《佐賀的超級阿嬤》的作者,島田洋七就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度過了他的小學和初中生涯。
  •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3個方法,可以讓你在育兒的路上少走彎路
    講到這,我不得不提起最近看到的一本書島田洋七的《佐賀的超級阿嬤》,我發現書中的阿嬤極其樂觀,雖然她的生活極度艱苦,阿嬤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生活也總充滿創意、發現和歡樂。這本書的作者島田洋七,日本喜劇泰鬥,作家。他師從於漫才大師島田洋之,他寫的《佐賀的超級阿嬤》系列書籍創造了日本圖書界的奇蹟,迄今熱銷700萬冊,並且改編成了電影。
  •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看彪悍的鄉下老太帶給我們的育兒觀
    《佐賀的超級阿嬤》寫的是作者島田洋七在外婆家淚中帶笑的童年生活。這是一本充滿了生活痕跡、好玩的、彪悍的、帶給人溫暖和力量的書。在這裡也放了我對這本書的視頻分享,和孩子一起看看吧,他可能會因此而捧起書,愛上閱讀!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果你還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你自己
    因為媽媽要維持生計,只得把他寄養在鄉下的外婆家,就是被他稱為「佐賀的超級阿嬤」。戰後的日本,物資匱乏,經濟停滯,人民困苦。他的外婆在物質條件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找食物,給他灌輸積極向上的思想,告訴他,幸福不是物質決定的,如果你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你自己。他的外婆有很多關於生存的智慧。
  • 幸福真的很簡單——《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的作者是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講述了在二戰過後的經濟大蕭條時代,年僅8歲的昭廣離開了家鄉廣島,被母親送到了佐賀的鄉下老家,交由阿嬤撫養。生活雖然由貧苦轉為赤貧,我們的小主人公卻在外婆的感染下,真正的領悟到了幸福的真諦。
  • 小學書單中不應該錯過的一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
    前些年,當我還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時,常為一件事而感到頭疼:該給孩子看哪些課外書?有人說:這有什麼難的?學校老師會發書單的,按圖索驥即可。接到給全年級學生製作推薦書單的任務後,我絲毫不敢懈怠,那可是給180個孩子推薦啊!倘若推薦了某些快餐書或少兒不宜的書,丟面子不說,誤人子弟的罪責是逃不掉的了。於是我動用了幾乎所有的社會關係,加入了若干個QQ讀書群——當時微信還沒有現在這麼火。群裡有不少熱心網友分享了書單,其中還有在社會上赫赫有名的清華附小書單、上海的華育中學書單、人民日報書單。
  • 《佐賀的超級阿嬤》:貧窮從來不會限制我們的想像,只有心會
    她的這種生活態度在《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發表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很快從日本傳到韓國,從東京傳到了中國內地,深受老師、家長和孩子的喜歡。本書的作者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因為跟隨漫才大師島田洋之助學習漫才而改名,被稱為日本戲劇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