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0日 11:54:47 來源:中國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福建省各社會組織在省民政廳的動員下迅速響應,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各慈善組織、行業協會、救援組織等充分發揮各自行業優勢、專業特長,當好「七大員」,在抗疫前線與後方、線上與線下精準發力,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社會力量。
慈善組織當好「後勤保障員」
打仗就是打後勤。疫情防控阻擊戰是物資消耗戰,後勤保障面臨考驗。慈善組織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匯聚各方資源,聚合款物資源馳援抗疫前線。
福建省石竹慈善基金會聯合福建省永傳助殘扶貧服務中心第一時間發動社會愛心力量,先後為湖北抗疫籌集5批物資,向湖北武漢等地10多家醫院捐贈消毒液15400公斤、成人尿不溼9萬多片。
為馳援前線抗疫,福建省永傳助殘扶貧服務中心理事成員從正月初三開始奔波,特別是籌集第一批防疫物資時,經多方聯絡才找到消毒液廠家,之後積極協調廠家在春節放假期間趕工生產;為落實消毒液灌裝桶,跑遍閩侯縣多個村落,把以釀製青紅酒聞名的關東、關西兩個村近400個裝酒桶全部買光,最終得以完成酒桶灌裝消毒液的「混搭」。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社會組織通過自身及動員會員單位捐款捐物9.79億元,其中捐款7.46億元,捐物價值約2.33億元。
行業協會充當「行業引導員」
為穩定市場秩序,行業協會商會積極發揮行業規範自律作用,通過倡議等形式引導會員拓展貨源,確保供應,不囤積居奇,不哄抬物價;同時積極發揮行業引導作用,為行業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提供支持。
廈門市糧食行業協會向全市糧食企業發出《做好廈門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的自律倡議書》,得到87家糧食企業積極響應。協會還配合市發改委組織全市24家主要糧企在節日期間投放超過10.7萬噸米麵油及糧食製品,並確定7家應急加工企業和143個應急供應網點,有效保障全市糧食市場供應需要。
福建省職業經理服務行業協會聯合福建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開銳諮詢、MBA智庫等單位共同啟動「福建省『共克時艱與企同行』暖心服務之中小企業自救自助公益行動」,公益項目包括《中小企業自救指南》、公益微課、線上及968871「專家義診」三個模塊,截至目前已服務11400多家中小企業。
「疫情宣傳員」助推科學防疫
學術類科技類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凝聚專家學者和專業人才的優勢,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加強疫情防治宣傳,普及防疫科學知識,引導社會公眾相信科學,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釋疑解惑、穩定人心。
福建省藥學會通過學會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宣傳防疫物資及藥品的正確使用等藥學科普知識,多位藥師會員在短短10多天內推出10餘篇高質量的藥學科普文章,得到社會積極關注。福建省電機工程學會也通過學會微信公眾號,圍繞疫情防控的科學解讀和輿論引導,從「科普中國」「中國疾控中心」「福建科普」等媒體找出群眾易於理解的科普文章,有針對性進行防疫知識普及和科學闢謠。
「社區聯防員」織牢社區防控網
社區作為人群聚集場所,社區防控成為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基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社區社會組織發揮「左膀右臂」作用,積極協助社區做好人員排查、防疫宣傳等工作。
春節期間,福州市長樂區天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積極協助當地村「兩委」開展工作,駐村開通24小時值守熱線,黨員社工與處於醫學觀察階段的武漢返鄉村民結對,通過線上、電話訪問等方式,為需要的村民做好安撫與幫扶工作,及時將最新防疫信息傳遞給村民。
「疫情防護員」投身防控救援一線
當大家選擇「宅」家時,救援類社會組織把疫情當作命令、防疫視為責任,勇敢逆行、衝鋒在前,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前線,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福建省藍豹救援隊分別在福州市鼓樓區大夢山社區、閩清縣坂東鎮白中鎮主幹道、莆田市涵江區梧塘鎮、仙遊縣主幹道開展消殺、定點檢查、檢測額溫活動。長汀縣藍天救援隊深入社區(村)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為公安、交警、環衛、新聞媒體等一線工作人員免費贈送口罩、測溫槍;2月2日起每天組織隊員配合長汀動車南站、長汀高速收費站對旅客進行體溫測量,服務過往群眾5000多人次。
「心理疏導員」守護群眾心理健康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社會大眾帶來了不小的心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健康服務類社會組織主動為受疫情影響的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積極預防、減緩和控制疫情的心理社會影響,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
在福建省心理學會的倡議下,學會全體會員、全省心理學工作者積極參加學會及各相關機構的心理援助活動,通過線上線下諮詢、心理熱線等方式,傳播科學的心理應激應對知識與策略,幫助社會大眾克服恐慌心理,緩解心理壓力,省內已有多家機構開通免費心理諮詢熱線,為公眾提供心理援助。
此外,由福建省心理衛生協會聯合省公安廳、福州大學、福能心理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專家團隊搭建的福建省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心理援助平臺也正式上線併入駐「閩政通」APP。協會秘書處連日來還組織業內專家為志願者開展公益講座並進行線上志願者督導,通過志願服務隊伍培訓等,為公眾提供專業的心理援助服務。
「加油鼓勁員」傳遞正能量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文化類社會組織創作了一批抗疫作品,謳歌醫務工作者背負大愛逆行的大無畏精神,展現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為奮鬥在一線的抗疫工作者加油鼓勁,用藝術作品凝聚全民抗疫的強大精神力量。
福建省青少年音樂教育協會創作了抗擊疫情公益歌曲《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為一線醫務工作者吶喊助威,表達協會對全民抗疫、共渡難關的真切祝願。漳浦縣剪紙協會創作的一批剪紙作品,用剪紙凝心聚力、傳遞抗「疫」理念、致敬逆行者,刻下戰勝疫情的決心和勇氣。
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福建省各社會組織的抗疫行動表明,只要堅定全國「上下一條心」,下好「一盤棋」,就一定能夠贏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記者 杭舟 通訊員 郭奇 李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