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昌已經保送北大,將於7月參加第51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今年7月,湖南師大附中高三學生李世昌將代表中國參加在立陶宛舉行的第51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由於疫情的影響,第51屆比賽已經延期到2021年),目前他已經順利保送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喜報:湖南師大附中李世昌同學光榮入選第51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賽中國國家代表隊
在進入湖南師大附中學習之前,李世昌在寧鄉金海中學初中學習階段,就曾以全國決賽第二名的成績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後被師大附中物理金牌教練蔡任湘老師選中,優先錄取進入師大附中物理競賽組學習。學霸背後的成長之路是怎樣的?
李世昌同學因為在全國物理奧賽決賽中名列前50名,進入國家集訓隊,提前取得了北大保送資格,他將在今年下半年就讀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初中階段開始,他就對奧賽感興趣,在物理啟蒙老師黃杰青老師的精心指導和鼓勵下,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一段時間李世昌沉迷於物理題目,同學們都對他做題的速度感到驚嘆,黃老師也說像他這樣專注和拼命的學生還是頭一次碰到。而且那大半年時間裡因為要參與西安交大少年班幾千名全國選手的初試、複試、面試,各方面能力和素質都要強化訓練和培養,這對他日後參加物理競賽有非常大的幫助。正是初中階段培養起來的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為他以後參加物理競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爸媽在我小學階段開始就有意識地培養了我的奧賽思維,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從進入初中階段開始,就基本屬於放養型了。他們是比較開明的父母,該玩的時候就讓我盡情的玩,打籃球,玩手遊,什麼都可以;但該學習的時候就要求用心專注學習,這樣的學習效率才會高。」李世昌說。「我還有一個特點,不畏懼難題!越是有難度的題目,我就越喜歡挑戰。因為父母告訴我,只有挑戰別人都不敢去做的難題,你才有機會出類拔萃。這一點我非常有信心!」
進入附中物理競賽組最初的一學期裡,他的競賽成績與物理競賽組其他同學相比,可以說是遙遙領先。
物理競賽相對於其他競賽風險更高,因為在湖南,高中階段只組織一次競賽考試。本身學競賽就不是一般的苦,學生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稍有不慎,成績就會一落千丈。可能是高一第一學期競賽成績排名一直靠前的原因,李世昌心理上可能有所鬆懈和滿足的感覺,到高一下學期開始成績就有點不穩定起來,後面的同學成績開始趕上來並不斷有超越。去深圳、杭州參加的幾次全國性培訓考試,成績和排名都不怎麼理想。這讓平時成績一貫領先的他感受到巨大壓力,教練和家長都開始著急起來。當然最大的壓力還是在他自己身上,那一段時間他心情非常不好,總是找不到自己失利的原因,加上學習上的任務又容不得他半點放鬆,經常著急得整晚都睡不著覺,這反過來又更影響他的發揮和學習效率,已經完全不在狀態了。
遇到這種情況,才是真正考驗一個人的時候。父母和教練相互溝通,分析競賽成績難以突破的原因。蔡任湘主教練最了解他的情況,也有他多年獨到的方法,從多方面分析這段時間競賽失利原因:如基本功不紮實、浮躁、急於求成,從他書寫上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通過及時調整策略、思路、方法,在以後的幾次全國性培訓考試中才慢慢找回自己的節奏和狀態。
在主教練蔡任湘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下,李世昌高二下學期競賽水平和狀態越來越好,由於他在書寫方面還有些潦草不規範,怕影響到他日後的競賽成績,物理教研組還專門安排了助教袁江濤老師專門跟蹤監督他的書寫,每天檢查督促。全國決賽,李世昌取得了全國理論第一、綜合第五的好成績,並最終通過國家集訓隊考核,成功入選國家隊!
如今已經順利保送北大物理學院的李世昌並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他希望自己繼續在物理學上發揮所長,並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未來的學業和事業中作出一番成就,回報母校的培養。
來 源:湖南師大附中 紅 網 高三年級組 編 輯:蘇曉玲 審核:陳迪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