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也知道母親節那天可以送康乃馨。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母親節的由來,以及除了康乃馨還可以送什麼禮物比較合適?
母親節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而現代母親節也就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則起源於美國,由一名美國女士名叫Anna Jarvis(安娜賈維斯)創立。安娜終身未嫁,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1905年安娜母親去世,安娜悲痛欲絕。
後來在安娜的積極推動下,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被定為美國的母親節,慢慢地在世界廣泛流傳。而母親節在20世紀80年代傳到中國,由於和中國自古以來孝義相吻合,因此在中國被廣泛推崇。
而母親節最具代表的康乃馨也是因為安娜的母親生前最喜歡的花,在母親節這天送給母親一束康乃馨代表的是對母親的敬愛與讚美。
除了康乃馨,中國人也會在這一天選擇其它的禮物。在中國,尤其是農村很少送給母親花朵的,而賀卡,蛋糕,保健品,按摩儀等這些實用的禮物更受歡迎。
據大數據顯示,母親節這天,代表母親節的康乃馨和賀卡是熱度最高的,除此之外,女孩子普遍會選擇一些中老年女裝或者蛋糕之類的,而男孩子更多地會選擇蛋糕,頸椎按摩儀,足療機,保健品之類的。
而年齡上來說,90後更側重於「實用派」,會選擇蛋糕,足療機等,或者給母親做一頓美餐等等,而年輕點的00後則更喜歡在網上搜索答案來選擇送什麼禮物好。
地域上也有差異,據統計,北方孩子會選擇給父母買一份保險,南方子女關注父母身體健康,以保健品為主。基本上送的禮物除了生活用品,衣服化妝品之類的就是和父母身體健康相關的產品。
其實母親節可送的禮物有很多,作為子女送的更多的是跟父母健康相關的禮物,因為作為子女希望的是父母身體健康。而父母呢,並不奢求你能送多麼貴重的禮物。或許一句問候,一個電話,一個視頻,一頓飯,一家人團聚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無比欣喜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子女都會逐漸工作,成家,與父母的距離就越來越遠,甚至只能過年回家待幾天,看一次。而母親節這天能送上一句祝福,一個禮物,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一份欣慰。
母親節,感恩母親,你行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