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反映因此難辦這項業務,市郵政局說,採用造字法早已解決了這個問題
本報訊記者李春暐實習生區文靜報導:身份證難辦過,儲蓄業務難辦過,姓名中所含的冷僻字還將使郵政電子匯兌業務也無法辦理?有讀者近日來電錶示,他們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市民冼小姐致電本報表示,前幾天,其退休的友人胡老師想給外省的親戚匯點錢,由於親戚家住內陸農村,很難到銀行提款,所以他就來到廣州市越秀區某郵局辦理電子匯兌業務。但在計算機錄入時,胡老師卻傻了眼,因為親戚姓名中含一個冷僻字(單人旁加一個「費」字),電腦無法錄入。胡老師當即諮詢工作人員,能否用手寫加確認章的辦法來登記,但工作人員告知,自從郵政匯款統一轉用電子匯兌的方式後,手寫的方法就被禁止了。胡老師無奈只好把錢帶了回去,現在怎麼寄這筆錢,她也心中無數。
記者隨後致電市郵政局,工作人員解釋,胡老師對此有誤解,無法錄入姓名不等於無法辦理業務。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已經聯繫上越秀區某郵局,該郵局負責人表示,沒有出現過因為冷僻字而拒絕辦理郵政匯款的情況,「因為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據該負責人介紹,在郵政匯款由手寫形式轉為電子匯兌的初期,郵政部門就不可避免地遇到冷僻字的問題。為此,相關部門也很快地拿出了應對辦法———採取添加括號,然後用「拼湊」的辦法「造字」。
據介紹,這個辦法實施以來,還沒有出現因為冷僻字而無法辦理電子匯兌的情況。市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說,胡老師親戚姓名中的冷僻字可以採用這個辦法來解決。
郵政局工作人員表示,使用電子匯兌後,對比以前的手寫辦法,確實出現了冷僻字無法正常錄入的情況,因此希望市民諒解。但電子匯兌帶來效率的飛躍,以前幾天才能寄到的款項,現在一天就匯到了。(報料人冼小姐,三等獎100元)
(Fish/編制)
try showAd(3,0,1);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