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李衛國教授帶領帕金森病外科治療團隊一天內完成兩例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病例。為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手術團隊制定了嚴格的腦深部電刺激(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治療帕金森病操作流程。對患者進行了院外術前評估,心電圖、胸部CT及實驗室檢查排除手術禁忌,患者符合帕金森病診斷標準且無排除標準及警示徵,目前H-Y分期均在2.5-4期,藥物治療已出現明顯的運動併發症,左旋多巴衝擊試驗MDS-UPDRS-III評分改善率均大於30%,符合腦深部電極植入術治療帕金森病手術指徵。患者於周六(12月5日)接受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術中選取STN為治療靶點,神經電生理均檢測到典型STN信號,術中電極刺激患者,肢體活動靈活性較刺激前明顯改善,肌張力降低,震顫症狀得到明顯緩解,未見不可耐受的副反應,術後複查CT可見電極均按術前計劃精準植入STN靶點。
兩位患者術後即刻開機行恆流刺激,麻醉清醒後安返病房,兩臺DBS手術下午三點半全部結束。患者手術當日即下地活動,帕金森病症狀得到顯著改善,周一(12月7日)順利出院,待一個月後調整刺激器參數。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我國65歲以上人群總體患病率為1700/10萬,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帕金森病早期可以進行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蜜月期過後,患者會出現劑末效應、開關現象及異動症等運動併發症使得藥物治療效果逐漸減弱。腦深部電刺激術(DBS)已經成為中晚期帕金森病外科治療的金標準,其可以明顯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帕金森病外科治療團隊在神經外科副主任李衛國教授的帶領下,克服床位緊張等諸多困難,每年完成DBS手術100餘例,建立並推廣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DBS標準化手術流程(SOP)」,並對DBS手術操作進行了深度改進優化,將DBS手術由原來的4-5個小時,縮短至2-3個小時。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影響,但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手術量基本和往年齊平。目前,一天進行兩臺DBS手術下午3點即可完成所有手術操作,手術耗時、靶點定位準確度及手術效果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加速康復外科(ERAS) 是指為使患者快速康復,在圍手術期採用一系列經循證醫學證據證實有效的優化處理措施,其主要策略涵蓋了圍手術期外科、麻醉、護理等多領域、多學科的最新臨床應用,以減輕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創傷應激反應,從而減少併發症,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再入院風險及死亡風險,同時降低醫療費用。目前,ERAS的開展主要集中在普外科、骨科、胸外科、婦科等科室,神經外科手術風險高、時間長、創傷較大,因此開展較少。李衛國教授團隊依據以往DBS手術治療帕金森病患者術後恢復情況,與麻醉科吳劍波教授、劉德傑教授交流溝通了應用日間手術/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實施DBS手術的可能性,並制定了嚴格的腦深部電刺激(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治療帕金森病操作流程。
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理念配合DBS手術SOP的建立及手術流程的深度優化,可以提高植入精度,縮短手術時間,減輕對患者的創傷,減少術中不良事件及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是一種嘗試,今後科室將會根據具體情況做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術後患者出院後會有醫聯體性質的當地醫療機構接手持續觀察,以保障患者醫療安全、順利康復。齊魯醫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深部電刺激(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治療帕金森病,標誌著帕金森病外科診療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腦深部電刺激(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治療帕金森病門診諮詢
李衛國:周二上午,齊魯醫院神經外科三診室
馬翔宇:周二下午,齊魯醫院神經外科三診室
專家介紹:
李衛國
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工作方向:功能神經外科亞專業,包括運動障礙性疾病(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肌張力障礙、梅傑症候群等)、癲癇的外科神經調控治療、內鏡治療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等。
主要社會任職: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神經生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小兒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青委會委員、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神經調控與電生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抗癲癇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健康管理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委會常委、山東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功能疾病學組委員。
馬翔宇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山東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青年神經外科醫師聯合會常委,山東省老年醫學會神經調控與神經電生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醫學英語教育與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學博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項目」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聯合培養博士,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醫學中心訪問學者,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所博士後。以負責人身份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博士基金、濟南市臨床科技創新計劃及中國博士後基金各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2篇,《中華神經外科雜誌》10篇。制定並推廣了多種神經外科手術的標準化操作流程(SOP),並在國內外期刊及「神外資訊」發表。
目前主要從事DBS手術治療帕金森病等運動障礙性疾病、單純神經內鏡下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及面肌痙攣等顱神經疾病、微侵襲手術治療垂體腺瘤、腦膜瘤、膠質瘤及聽神經瘤等顱腦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