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那裡地處華北地區,多年以來,我們這裡就有「大米之鄉」和「水果之鄉」的美稱,從這兩個稱呼,就知道我們那裡最盛產什麼了吧?
現在市場上的水果琳琅滿目,但是我不怎麼去買,因為我覺得那些水果,雖然看起來好看,但卻沒有我家種出來的好吃,以前我家有一個果園,有各種時令水果,春天的時候有櫻桃,黃葵,夏天有杏,李子和桃,秋天黃元帥蘋果,還有果光蘋果,各種適合北方生長的水果應有盡有。
我總覺得市場上那些水果味道不純正,雖然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是吃在嘴裡水了吧唧的,沒有什麼味道,因為我多年經營果園,對各種水果的味道非常了解,咬一口我就能知道它是什麼水果。
我們先不談水果這個問題,主要來說一說種水稻的的事情。我們那裡素來就有「水稻之鄉」的美稱,村子外面有一望無垠的千畝稻田,這些稻田養育了一輩又一輩的農民。近年來,農民把這些水稻田都改為了玉米田,在農村我們把這種做法叫做「拉旱「,我們都知道玉米的價格是偏低,水稻的價格是玉米的三四倍。可是農民為什把水稻田改為玉米田呢?是農民沒文化,不會算這個帳嗎?當然不是了。
一個真正種過地的人,種過稻田的人,都知道稻田裡的活,沒有一樣是輕鬆的。水田比較累,水田裡有淤泥,管理起來費力氣。春天平整稻池的時候很費力氣,要把盜田平面弄得非常平坦,有助於稻苗的栽植和成活率。
我是一個有著30年種地經驗的資深老農民,如果你是一個種過多年土地的農民,或者你也種過水稻,對我的話能很快理解和認同,如果你沒有種過水稻,你自然不能夠體會種水稻的辛苦。
種水稻的辛苦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育稻苗費工
種過水稻的人都知道,水稻要提前育苗,也就是把稻子灑在一個苗床上,過一個多月以後,稻苗長到有四五釐米高的時候,才可以移栽到稻田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栽稻子。
培育稻苗的過程非常繁瑣,要把土先整成苗床,然後上面鋪上薄膜,還要弄一個小型的大棚似的塑料棚,這樣能給豆稻苗很好的保溫,這些還不算,還要經常給裡面的稻苗澆水,一個月以後,還要把這些稻苗移栽到稻田裡。栽稻子的時候很累,在水田裡不能蹲著,也不能坐著,栽一天稻苗下來,腿和腰疼的都不敢動了,栽過稻子的人都有這種體會。
二,稻苗栽上以後要經常澆灌
把稻苗栽到稻田以後,及時澆灌很重要。我們都知道水稻是離不開水的,把稻苗栽上以後,要看好水,不能讓水大把稻苗飄起來,剛栽的稻苗。還沒有紮根,水大了稻苗就會飄起來,如果水小了,當稻苗吸收不到水分,就會幹枯緩苗慢,影響後期的生長速度。所以栽上稻苗以後,要每天在地裡查看澆水的情況。
三,水稻的收割太費人力
稻田裡非常泥濘,收割水稻的時候,機械車不能進到地裡,所以稻田裡的水稻,只能用人力往外扛,貼近地邊的水稻田,畢竟是極少數,有些農戶的稻田離公路很遠,但是也要把水稻割下來後,捆成大捆,一捆一捆地扛到路邊,然後再裝到車上,這樣太費人力。以上三種情況,是種水稻最費人力的地方,那樣算下來,就要一個人常年去管理這些田地,農民們算下來,不如把稻田改為玉米田,這樣就省下人力了,可以出去打工,打工一天能賺100到幾百元,這樣就比在家守著那幾畝到稻田強多了。
把水稻田改為玉米田就不一樣了,種玉米操作簡單,只要春天把玉米種在地裡,然後再給玉米打除草劑,基本上就沒啥事了,就等著秋天收割了,種玉米有以下三點好處。
1,種地省事兒不用澆水
我們那裡種玉米都是不澆水的,玉米是非常抗旱的,靠天下雨也就可以,到了秋天,玉米的收成都不錯。種玉米的時候,現在都有小型機械,用小型機械,一個人一天就能種一二畝地,相比栽稻子就省事多了。栽稻苗的時候要好多人排成一排,很多人一天就栽一畝多地,二者相比之下,還是種玉米省工省力。當然種玉米也不用澆水了,種完追肥以後就等著秋天收割了。
2,種玉米容易管理
現在有一次性玉米專用肥,在種玉米的時候,把這些一次性玉米專用肥撒進地裡,後期就不再用給玉米上化肥了。玉米苗出來的時候,打一次除草劑,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再打一次,但是要看除草劑的說明,一定要按說明去噴灑除草劑,千萬不能傷了玉米苗。如果不喜歡使用一次性玉米專用肥,在玉米長到二尺多高的時候,可以另施肥,一般以尿素為主,也有人喜歡使用別的肥料,那就根據自己的愛好去決定。
給玉米抓肥也很容易,如果玉米地平整,直接把肥料扔在裡,離玉米根部二三釐米左右的地方就可以了,也不用在上面蓋土,以前很多人都把玉米肥料蓋上土,怕肥料流失,後來人們發現不給肥料蓋土,秋天收穫的時候,產量也沒有變化,所幸人們把化肥直接抓在地裡,就不再去蓋土了。
3,種玉米收割方便
秋天的時候,可以把車直接開進玉米地裡,把收好的玉米裝在車上,直接拉回家非常省力。雖然玉米的價格偏低,但是銷路很好,有多少玉米都不愁銷售,收秋一個月以後,就會有人找上門來,這方面讓農民也非常喜歡。把玉米賣了以後,就不用再為它操心了,可以放心的出去打工。以上這些原因,就是農民為什麼把水稻田改為玉米田的主要原因。
其次,近年來水源不足,原來大河水很多,也不知為什麼,原來很大的河水,現在都變成小水了,因為水不夠用,有些農民還經常為搶水而發生生爭吵。聰明的農民會算這個帳,如果種水稻,家裡就要有一個壯勞力,在家常年看管這些水田,但是種玉米就不需要了,家裡有老人和婦女,就把那些地管理好了,這樣壯勞力可以出外打工,打工又是另一項收入,而且比種地強很多。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看到這裡,你們明白農民為什麼把水稻田改為玉米甜了吧?我是一位生活在農村40多年的農民,我有40多年的種地經驗,對農村的生活非常了解,你們那裡的農村風俗和我們這裡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