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說,隔代養育總是問題多,不光光是教育理念上的不同,儘管是把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來照顧,但是往往年輕的父母總有著自己的育兒理念,沒辦法讓兩代人的教育觀念達到融洽,而且在這樣的養育方式下,孩子也會出現諸多問題,像是過分依賴,自理能力稍差啊。
不過,事事也會有特殊的情況,就像寶媽小沁,她就是因為夫妻倆都很忙碌,不得已就把4歲的兒子交給了婆婆來照顧。而婆婆看著兒子和兒媳婦都那麼忙,成天哪有得閒的時候,於是就爽快地答應下來了。
婆婆並且信誓旦旦地說,你們倆口子都放心吧,孫子是親孫子,我能虧待他嗎?再說我好歹也是養育過孩子的人,都健康地成長了,現在都成家生子了,我還是有育兒基礎的。
就這樣,寶媽小沁愉快地將照顧孩子的事情交給了婆婆。而婆婆也是挺盡心盡力地去實施照顧小孫子的事情。不過,在照顧小孫子不久後,奶奶就發現了孩子有點不對勁。
小孫子總吵吵著肚子疼,但是也沒有說出來怎麼不對勁,只是唧唧歪歪地叫著身體不舒服。看到小孫子說肚子疼,做奶奶地就趕緊採取措施,像給孩子做些暖胃的流食吃吃,同時奶奶還會給孩子用手掌去輕揉肚子。
起初還是有點效果的,不過好了一會之後,小孫子就又吵吵著肚子疼。看著效果並不明顯,奶奶趕快帶著小孫子去醫院檢查。4歲男童總肚疼,奶奶不以為意,在醫生的檢查後才發現,孩子裡存在著很多蛔蟲。如果不及時地就醫,險些會釀成大錯。
01、日常孩子的衛生工作要做好
其實,在問診的時候,醫生也詢問了奶奶,小孫子肚子疼的具體情況。奶奶回憶起來,最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啊?吃的用的都跟過去產不多,自己也一時半會找不到孩子患病的原因。
不過,醫生會再次提醒,孩子平時生活中,如果日常衛生工作沒有做好,或者是在食物選擇上,往往就是生冷的食物還不經過徹底的清潔處理的話,就很可能將不潔淨的細菌、雜質等食進體內。
這下經過醫生的相告,奶奶才若有所思地想到,小孫子是有這樣的習慣,就是剛買回來的大量水果、蔬菜,還沒有徹底地清潔好,就伸手拿著就吃。這也是孩子患病的原因所在。
02、家長的嚴格要求會起重要作用
我們在一便期望孩子能夠自覺地做好事情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朋友們也需要有這樣的認識,就是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牢記在心,更多地需要做父母的去多督促才行。
像日常生活中,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起到帶頭示範的好作用。另外,也可以讓生活多些遊戲的色彩,不妨跟孩子來一個友誼賽,讓孩子跟自己比賽,看看誰會在個人衛生方面做得更好。這可以充分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孩子身體出現了問題,作為家長的是最擔心的。而想在平時的生活中,照顧好孩子,就需要做父母的用心去了解和學習關於養育孩子的知識,這樣才能夠更加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在照顧孩子方面,您有什麼心得體會?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