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多次公考都未上岸
@風雲
最早是裸考三年,從2014年到2016年,被家人強迫報考,每次考試都是115分左右,2017-2019都有系統學習,不過因為在上班,不能夠請長假,也就十天左右的短期學習。現在更沒有時間請假了,只能夠線下學習。2018年考了140分,面試被人超了,於是2019年又開始了,依然沒上岸,發現自己的行測有很大問題。學習力不足,真的是大腦動力不足,想學,卻聽不懂。類似瓶頸。當重複學習之後,跨過瓶頸,感覺學習力飛漲。
備考人寄語:對大多數考生來說,裸考就是浪費時間。對在職備考的同學來說,最需要做的是有效的時間管理。以月為單位制定中期計劃,並務必區分以下4類事情:(1)緊急且重要的事,不緊急但重要的事,緊急但不重要的事,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砍掉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壓縮緊急但不重要的事。這樣你能用來備考的時間就好很充沛了。
解決了時間有效利用的問題,然後就是根據薄弱環節,查缺補漏,記得要做錯題本。
2、只聽課不刷題
@淺淺
參加過兩次公考,但是每次都沒有進面。每次考試我都特別認真的準備,跟著公考課程一路全程學習下來,但是考試成績效果都特別不理想。上了考場才意識到只聽課不做題是不行的。
3、行測放棄數量
@小蘑菇
我認識不少人選擇性放棄了數量關係,考試時直接蒙掉,用剩下的時間做別的題目。我數學也不好,平時就沒複習了,考試的時候直接猜的選項,考完對答案就對了一題。
4、盲目背誦申論素材
@萌
在申論的準備過程中我背誦了大量的素材,但是上了考場很多內容用不上,生搬硬套不太合適。
備考人寄語:實際上,理解申論的思維才是最重要的,考場根本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相反,能抓住材料的重點,才是最關鍵的。
5、花大量時間準備行測,忽視申論準備
@多多
在申論和行測的複習中,我重點複習行測,以至於申論沒有時間準備,只花了一周時間學習申論,後來發現行測很難拉開分數。
備考人寄語:行測學習的再認真,75是個瓶頸,而且大家成績都差不多,申論才會拉開巨大分差。申論主要是客觀化的,有採分點,有複習技巧,相較於行測更容易提分,而且提分相當快。
6、大作文不知道怎麼寫
@衝
每次寫大作文沒有一個小時寫不完,我把大作文每一個字看的都非常重,每一句話甚至是每一個例子都用心琢磨。寫大作文一步一個坎,每次寫到最後精疲力竭,甚至可能寫不完。
@小滿
寫大作文的時候時間總是不夠用,從材料中摘抄很多內容,總分論點和例子都來自於原文,語言也來不及做轉換。
第二位同學是沒有明白大作文的寫作邏輯,雖然我們強調大作文不能脫離材料本身,但是並不是讓大家去大段抄材料,而是要把握材料的意圖和邏輯來組織自己大作文的立意和行文脈絡,材料是為你所用的,而不是為你所抄的,哪怕要抄也要創造性的抄,原封不動大段的抄材料,直接會被判為四類文的。
配套還有快速提分手冊1本,讓你快速掌握出題規律,提煉解題技巧,強化提升30%的解題時間
教材全面包含《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大科目的複習內容。適用於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備考。
為助力考生直擊快速上岸,配套還贈送真題+課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