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針挑破腳上水泡,她差點要截肢

2020-12-20 瀏陽網

 

  瀏陽日報訊(記者潘思榮)55歲的易女士是個「老」糖尿病人了,患病6年來,她學會了給自己注射胰島素,每頓飯都控制食量。可是如此注重飲食的易女士最近還是因為糖尿病住院了,她用針挑破了腳上的水泡,沒想到引發感染,差點要截肢。

 

  「都說得了糖尿病要重視平時的保養,我事事都非常上心。」易女士自從患上糖尿病後,就非常重視飲食的調控,連每日三餐吃多少米飯都會用計量器稱好。得益於平時的保養,易女士的糖尿病病情一直控制得不錯。

 

  最近天氣轉冷後,易女士開始每天晚上泡腳。一天,她泡腳後無意間看見自己的右腳腳趾上有個水泡,她順手拿起針頭,挑破了這個水泡。

 

  易女士沒想到,這隨意一挑挑出了大問題。第二天,她發現水泡周圍的皮膚開始發紅,緊接著整個腳趾都變紅了,顏色逐漸轉深開始發黑,很快其它的腳趾也受到了影響,疼痛感強烈。

 

  易女士趕緊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發現她的整個右下肢組織感染嚴重,如果病情繼續加重,將面臨截肢風險。醫生馬上為她進行手術治療,最終易女士保住了自己的腿,「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水泡差點要了我的一條腿,真是防不勝防。」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各種併發症。」市集裡醫院糖尿病科主任伍文學說,易女士患的糖尿病足,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之一,因為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下降,血管病變會導致動脈供血不足,皮膚易出現潰瘍和壞死,嚴重者需要截肢。糖尿病的主要併發症除了糖尿病足外,還包括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牙周病、腎病、眼病、心血管病等。

 

  「糖尿病人除了注意飲食,還要小心糖尿病併發症。」伍文學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還應注意定期仔細檢查雙足皮膚,特別是趾間、足底等易受擠壓部位,不要穿過緊的鞋子,避免足部皮膚長時間受到壓迫,如足部皮膚有破損,一定要及時到醫院處理。

 

  有此一例

 

  經常熬夜吃宵夜,小夥血糖異常

 

  「這兩天眼睛有點不太對勁。」昨日,35歲的許先生到市集裡醫院糖尿病科就診。經檢查,醫生發現許先生的血糖值達15.3,比常人高出很多,建議他立即住院治療。

 

  「為什麼我的空腹血糖值會這麼高?」許先生自己也納悶了。他告訴醫生,3年前,他的血糖值有點偏高,但是後來逐漸恢復了正常,沒想到時隔幾年血糖又高起來了。醫生仔細詢問後發現,許先生愛熬夜,經常凌晨2點多才睡覺,還喜歡吃宵夜,一周要吃上三四次。醫生告訴許先生,他的血糖異常極有可能是不規律的作息以及飲食引起的。

 

  「近幾年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呈年輕化趨勢。」伍文學介紹,他接診過年齡最小的糖尿病人僅13歲。除了遺傳性因素,糖尿病多是因為暴飲暴食、營養過剩、運動不足導致的,現代人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導致糖尿病發病率日漸升高。

 

  伍文學建議,市民應適當減少進食量控制體重,避免大量進食甜的果汁飲料、水果等熱卡能量很高的食物,日常飲食要少油少鹽、定時進餐、不吃零食、多吃高纖維食物,改變飲食習慣。同時,平時應經常進行運動,可選擇散步、慢跑、遊泳等運動,每次堅持半小時以上。此外,應注意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學會緩解壓力,調節心情。

 

  健康分享

 

  「老糖友」講述「抗糖」故事

 

  「20年前,我就查出得了糖尿病,那時候我41歲。」市民黃大爺說,剛開始他對糖尿病了解得不多,每天都想著要控制高血糖,不敢吃不敢喝,水果也不敢碰,覺得生活越來越索然無味。什麼都不敢吃喝的他越來越瘦,身體免疫力低下,一到冬季就感冒。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黃大爺無意中參加了一次關於糖尿病的公益講座後,決定自學糖尿病防治知識,從此之後,只要醫院有糖尿病公益講座,他必定到場。

 

  長此以往,黃大爺對糖尿病相關知識越來越了解,並總結出了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是掌握5個要點:接受糖尿病知識教育、控制飲食、適量運動、合理用藥、做好病情監測。」黃大爺說,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由於對這個病知之甚少,導致在日常保養和治療中走了不少彎路。

 

  現在,黃大爺生活非常規律,他給自己列出了每日食品清單,每天一斤蔬菜、二兩水果、六克鹽、七杯水。他還給自己建立了一個健康檔案庫,將20年來的體檢結果一一整理在案。在這樣的堅持下,多年來,黃大爺的血壓、血糖、血脂、血黏稠度、體重、尿酸6項指標一直達標,且沒有任何糖尿病併發症。

 

  黃大爺的「抗糖」故事在病友中傳開後,他成了「紅人」,經常有病友向他請教問題,他總是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希望更多糖尿病患者學會自我管理,降低疾病危害。

 

相關焦點

  • 老人燻臘肉腳被烤出大水泡 用針挑破後差點截肢
    家住赤壁的吳爹爹在燻烤臘肉時不小心睡著,醒來發現左腳被烤出一個大水泡,隨後自己用針挑破導致嚴重感染,差點截肢。 65歲的吳爹爹(化姓)家住湖北赤壁,平時身體還好,去年查出患有糖尿病。年關將近,家家戶戶都開始備起了年貨。吳爹爹和老伴今年準備多燻些臘肉,給在外打工的子女帶走。臘肉醃製好後,按照赤壁當地的風俗,還要用柴火燻烤幾天,這樣臘肉的味道更香。
  • 老人燻臘肉時腳被烤出大水泡 用針挑破後差點截肢
    家住赤壁的吳爹爹在燻臘肉時不小心睡著,醒來發現左腳被烤出一個大水泡,隨後自己用針挑破導致嚴重感染,差點截肢。65歲的吳爹爹(化姓)去年查出患有糖尿病。年關將近,吳爹爹和老伴今年準備多燻些臘肉,給在外打工的子女帶走。臘肉醃製好後,按照赤壁當地的風俗,還要用柴火燻烤幾天,這樣臘肉的味道更香。
  • 燻臘肉時腳被烤出大水泡,六旬老人用針挑破後險截肢
    家住赤壁的吳爹爹在燻烤臘肉時不小心睡著,醒來發現左腳被烤出一個大水泡,隨後自己用針挑破導致嚴重感染,差點截肢。65歲的吳爹爹家住湖北赤壁,平時身體還好,去年查出患糖尿病。年關將近,吳爹爹和老伴今年準備多燻些臘肉,讓在外打工的子女帶去吃。臘肉醃製好後,按照當地的風俗,還要用柴火燻烤幾天。
  • 自行挑破水泡,七旬婆婆腳上竟長出「青苔」
    楚天都市報12月2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嚴睿 彭夏麗)自行在家挑破腳部水泡,70歲的漢川市民周婆婆的足背竟出現破潰流膿,還有銅綠色的分泌物,並長出綠色痂皮,就像「青苔」一樣。近日她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周圍血管科檢查才知道,原來是出現了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經對症治療,今日記者得知,婆婆康復狀況良好。
  • 老人腳被烤出大水泡 用針挑破後嚴重感染 醫生提醒:這類人特別注意
    一位爹爹在燻烤臘肉時腳被烤出一個大水泡,自己用針挑破導致嚴重感染。65歲的吳爹爹(化姓)家住湖北赤壁,去年查出患有糖尿病。年關將近,吳爹爹和老伴準備多燻些臘肉,給在外打工的子女帶走。臘肉醃製好後,按照赤壁當地的風俗,還要用柴火燻烤幾天。第一天,吳爹爹一個人坐在火堆前守著,一邊烤火,一邊燻臘肉。誰知他不知不覺竟然睡著了,醒來發現鞋子被烤糊了,左腳被烤出了一個直徑約5釐米的大水泡。
  • 燙傷的水泡挑破好不好? 刺破後怎麼做才不會感染?
    燙傷的水泡挑破好不好呢?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是飽受爭議的,有的人覺得挑破之後有利於傷口的恢復,但是也有人認為如果挑破容易引起感染。水泡也能夠為皮膚傷口營造無菌的環境,也減少了感染的可能性。不過通常來說如果患者可以做好挑破之後的護理工作,最好還是挑破有利於更快的恢復。
  • 8個月寶寶長了水泡,媽媽好心用針挑破,結果隔天收到了病危通知
    可能也正因為這樣,蚊子就喜歡盯著她咬,為了給女兒防蚊,陳女士可算操碎了心。可即使千防萬防,女兒還是被蚊子叮著了,左腿上直接紅了一大片,雖然有些心疼,但陳女士也沒太過當回事,想著過兩天就好了唄。沒想到第二天的時候,女兒的左腿居然腫了起來,昨天被蚊子咬的地方居然變成了黑色,甚是嚇人!
  • 一歲寶寶腳上長水泡,媽媽無知用針戳破,差點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導讀:一歲寶寶腳上長水泡,媽媽無知用針戳破,差點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寶寶腳上長水泡,媽媽無知用針戳破,差點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燙傷後水泡能不能挑?要分情況,這篇文章詳細清楚告訴你
    燙傷的水泡挑破好不好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是飽受爭議的,有的人覺得挑破之後有利於傷口的恢復,但是也有人認為如果挑破容易引起感染。水泡也能夠為皮膚傷口營造無菌的環境,也減少了感染的可能性。不過通常來說如果患者可以做好挑破之後的護理工作,最好還是挑破有利於更快的恢復。
  • 3個月寶寶腳上長水泡,寶媽無知用針刺破,結果成了這樣!
    而最近隨著天氣變冷,何女士給她的寶寶穿了很多衣服,但她仍然很怕寶寶會著涼,所以還開了空調。三天前何女士突然發現兒子的小腿長出一個水泡,她是十分好奇忍不住拿針刺破它,裡面流出很大臭味的膿水。但這卻沒有引起何女士注意,因為何女士經常看到大人用針刺水泡,所以覺得沒什麼大不了。沒想到幾個小時後,寶寶突然出現高燒。起泡那個地方也變成了黑色。
  • 燙傷後的水泡別用針挑
    燙傷後應立即把燙傷部位浸入潔淨的冷水中,浸泡燙傷部位,以減輕皮膚損傷,傷後越早用冷水浸泡,效果越佳; 夏季來臨,人們穿的衣服單薄,部分皮膚裸露在外邊,很容易發生燙傷。燙傷後,很多人往往慌了神,採用「土辦法」解決,往往適得其反。燙傷後的水泡是萬萬不可以挑破的。因為完整的皮膚是人體抵禦細菌入侵的屏障。一旦挑破,則細菌即可入侵,發生感染。
  • 小燙傷後 該不該挑破水泡?
    小燙傷後 該不該挑破水泡?,這些水泡很影響她的日常生活。她想挑破它們,可又聽說保留水泡,傷口才不容易感染... 有位王女士最近不慎被開水燙傷了,雙手起了數個大小不一的水泡,這些水泡很影響她的日常生活。她想挑破它們,可又聽說保留水泡,傷口才不容易感染。那麼燙傷後到底該不該把水泡挑破呢?
  • 腳上磨出了很多的小水泡,到底要不要自己處理,應該怎麼做?
    當女性穿這些好看的鞋,如果是適合自己的,穿起來比較合腳的,再加上走路的時間是比較短的,那麼自己也不會感覺到什麼不舒服,相反,你穿的鞋子既不合腳,而且走路還很多,那麼就容易磨出好多的小水泡,這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呢?
  • 腳趾有小水泡,湖南一男子用橡皮圈包紮,一條腿差點沒了
    「本來以為是個小水泡,自己在家換藥就可以好,沒想到反而耽誤治療,差點把這條腿給廢了。」近日,63歲的沈叔叔因用橡皮圈包紮腳趾處的水泡,導致傷口創面惡化、血液運行不良而後悔不已。63歲的沈叔叔患有20多年的糖尿病,3個月前,他在洗腳的時候發現右腳第一趾有一顆 "黃豆" 大小的水泡,不痛不癢就沒去管它。兩天後,水泡出現了破潰,他便自行清洗傷口用紗布包裹。因擔心紗布脫落,他找了個橡皮圈纏在腳趾上以固定紗布。近日,沈叔叔的右腳腫脹疼痛加劇,不能行走,家人趕緊將他帶到長沙市第三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就診。
  • 夏天來了,孩子容易長水泡,怎麼辦?教你幾招預防
    有些寶寶可能因為蚊蟲叮咬等一些原因,腳上手上會出現一些水泡,假如是大人出現這些水泡,用針挑掉就可以了,但孩子的皮膚嬌嫩,同樣的方法用在孩子身上是不行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了。1歲寶寶腳上長水泡,媽媽好心用針戳破,險些釀成大禍同事麗麗前幾天發現自己一歲大的寶寶,腳上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出現了一些小水泡,麗麗起初以為沒什麼大礙,用針仔細地把水泡輕輕挑破了,以為這樣做會讓傷口好得更快一些,恢復得也更快,但是沒想到,幾天過去了,寶寶腳上被挑破的地方竟然變黑了,並且孩子發起了高燒,這讓麗麗很心急,馬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 「眼科日曆·6月21日」眼瞼裡的「小水泡」可以用針挑嗎?
    有些家人會直接找來繡花針,挑破,從鼓到憋,自然就沒有異物感了,慢慢會自己消退。這個方法有用嗎?眼皮裡的小泡泡可以跟挑臉上痘痘一樣麼?本期眼科日曆,浙二眼科中心霍亞楠醫生解讀眼瞼裡經常會長的「小泡泡」。眼瞼裡的「小水泡」可以用針挑嗎?
  • 水泡怎麼處理 教你快速癒合水泡
    如果是在你的腳上,你最好用紗布或者魔術貼蓋起來,這能夠保護水泡同時還能讓它透氣。如果水泡自己破了,讓液體流幹,好好清理那個區域,然後用乾爽、無菌的繃帶包起來直到癒合。這會癒合而防止感染。3、如果水泡引起了疼痛的話,排乾它。 儘管醫生建議你儘可能不要弄破水泡,但在部分情形下還是有必要弄乾水泡的,尤其是如果它帶來了很多疼痛和壓力的話。
  • 水泡要不要弄破 這樣處理水泡比較好
    那麼如果你有了水泡,水泡要不要弄破呢,水泡破了怎麼處理,如何判斷水泡要不要刺破呢,下面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水泡要不要弄破如果有水泡,還是最好不要弄破比較好,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就是怕水泡弄破之後,比較容易感染,而且水泡剛破的時候,不能沾水也會比較敏感,特別容易發炎感染的,所以說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水泡都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弄破掉。
  • 腳上長水泡是蹠疣嗎
    核心提示:腳上長水泡是蹠疣嗎?腳上長水泡很可能是患了蹠疣,蹠疣是一種病毒引發的皮膚病,患處會有角質硬疙瘩,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檢查,有經驗的皮膚科醫生通過肉眼觀察就能診斷。   腳上長水泡是蹠疣嗎?
  • 這些方法可以預防腳上起水泡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過腳上起水泡的現象,那你知道在腳上起水泡的時候我們有過怎麼辦嗎?在平時我們怎樣才能有效的預防水泡的發生呢,腳上長水泡的禁忌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腳上起水泡怎麼辦1、不要弄破水泡的表皮,弄破不但會使痛疼加重,而且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