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新手釣友不管在黑坑還是水庫垂釣時,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一個習慣,那就是看見漂動就提竿,導致錨魚、跑魚增多,影響魚獲。今天,我們以釣鯉魚為例,給大家講解一下釣魚時如何看漂和抓口。
首先,鯉魚的出口吃餌動作是這樣:在嘴距離餌料1釐米以內時,將餌料吸到嘴邊,並用嘴唇觸碰餌料,品嘗魚餌的味道,如果味道是自己喜歡的,將其吸入口中,然後開始吞咽,轉身離開。所以這個過程的漂相應該是這樣:開始小頓1~2目(吸餌至嘴邊),漂開始小幅點動(餌至嘴邊,開始品嘗),有力下頓1~3目(將餌料吸入口中),漂開始連續點動(餌在口中,開始吞咽),黑漂(魚含著餌,轉身離開)。
其次,根據鯉魚的吃餌動作可以看出,漂相為有力下頓1~3目時、漂連續點動、黑漂這三種情形時,餌料才入口,這時揚竿抓口才是最為穩妥的,可以有效避免錨魚、跑魚。所以,這就是黑坑高手所常說的「釣鯉魚不抓第一口,只抓死口」,因為如果漂很靈敏,抓第一口時,餌料並不一定在魚的口中,會抓空或者錨魚。魚被錨中後,會釋放警報信息素,窩子中其他的魚聞到警報信息素氣味,會一起離開窩點,就是所謂的「炸窩了」。
綜上,釣鯉魚時抓口不能急躁,儘量抓第3~5口,並不影響時間,反而因為中魚率高,可以大幅提高上魚速度和效率。再者,要想有好的出口,線組和魚鉤的選擇也很重要,肯定是魚線越細,出口越好,但針對不同的魚情有不同的線組選擇方法,請參考上圖配方。
最後,我們在垂釣鯉魚時,經常會遇到這種漂相:漂迅速下頓然後迅速回位,或者小幅下頓一下,又緩慢上來了。無論怎麼抓口都很難正口,經常空竿或者錨魚。這是因為餌料的味型不符合鯉魚的口味導致的,氣味雖好,把魚誘到窩子裡,可是味道不好,魚吸到嘴邊一品嘗,好聞不好吃,就離開了,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在給各位釣友提供了一個國內最前沿的釣鯉魚小藥配方,供各位釣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