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期:告別簡單思維
謝小慶
(北京語言大學)
本公眾號隔天一期。現利用空擋時間,重貼此文,作為昨天推出的第463期《「中國教育死記硬背來自老祖宗」是胡說八道》的參考和延伸閱讀。還可以參看第36期《汪丁丁:中國人的簡單思維》、第353期《程抱一談三》和第384期《梁漱溟:中西學術之不同》。
我們可以在網絡上看到,中國人大多不會「就事論事」,而是習慣於「上綱上線」;大多不會「對事不對人」的討論,而是習慣於「對人不對事」的攻擊甚至謾罵。這些現象,大多與一元、單維、單因素、線性的簡單思維方式有關。
本公眾號第54期的題目是《什麼是林彪的本質》。在文章並沒有給出唯一的正確答案或標準答案。作為一個軍事家,林彪無疑是優秀的;作為一個政治家,林彪存在可議之處;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林彪在「齊家」方面也存在某些可議之處。
林彪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非常豐富的人。我們可以從打仗、從政、齊家等不同方面去對他進行審辯(critical argument)。如果非要將某一方面規定為他的「本質」,實際上是將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簡單化了。
熱衷於「揭示本質」是一種簡單的思維方式,而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則是一種「非本質化」的複雜思維方式。
在一條單維直線上,一個點只有一個坐標。
在一個二維平面中,一個點卻有兩個坐標。
在一個三維空間中,一個點還可以有三個坐標。
在一個四維空間中,一個點甚至可以有四個坐標。
……
在一個N維空間中,一個點可以有N個坐標。
有些人,一輩子習慣於簡單的直線思維,一輩子想不明白一個點怎麼能有兩個坐標。
他們總是喃喃地說:一個點怎麼能有兩個坐標呢?總有一個坐標是「本質坐標」吧?
由於習慣於這種簡單思維,他們總是熱衷於揭示一個人、一個事件的「本質」:
林彪本質上是一個野心家;
汪精衛本質上是一個漢奸;
蔣介石本質上是一個代表大地主大資本家的軍閥;
當前經濟本質上仍然是計劃經濟;
當下社會本質上是一個權貴資本主義社會;
上山下鄉的本質是「變相勞改」;
文革本質上是一場權力鬥爭;
……。
不同於這種簡單思維。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理解,不應把一個三維空間中的「球」壓縮為一個二維平面中的「圓」,更不能壓縮為一條一維的直線。他們儘量避免談論「本質」,而是執著地追尋豐富的歷史真相,專注於揭示現象之間的聯繫。他們理解,沒有一元的本質(essence),只有多元的特質(trait)。他們關注和理解當代解釋學(hermeneutics)、現象學(phenomenology)和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思想成果,他們理解這些學說對「本質」的超越。他們往往表現出對單維性(uni-dimension)、主因素(principal factor)、一元性、直線性(linear)思維方式的超越,他們往往表現出多維度的、多因素的、多元的、非線性的思維方式,他們可以在一個多維空間中對一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描述。
將一個多維空間中的歷史事件壓縮到一個一維直線上去判定「本質」,是一種簡單化的思維方式。那麼,是否用於刻畫事物的維度越多越好呢?用於刻畫事物的維度越多,越精緻,越接近真實,但是,也可能過於複雜和瑣碎,以至讓人難以把握,迷失方向。
原勞動和和社會保障部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提出的了8項核心技能:交流表達、數字運算、革新創新、自我提高、與人合作、問題解決、信息處理、外語應用。8項核心技能雖然比較全面,細緻,但是,也存在問題。第一,8個「核心」,是否有悖提出「核心」的本意?第二,「核心」太多,不容易記住。也不容易把握。
今天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實際上提出了總共24個字的12條「核心」。12個「核心」,描述比較全面,細緻,但也存在「核心」太多而不容易記住、不容易把握的問題。
一維線性的本質思維方式過於簡單武斷,維度太多又過於複雜瑣碎。一般說,三維空間中的描述屬於持中的思維方式。因此,筆者提出21世紀需要3項核心職業勝任力:
1、 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2、 邏輯推理能力(reasoning);
3、 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
因此,筆者對審辯式思維的描述是3句話:
1、 不懈質疑;
2、 包容異見;
3、 力行擔責。
因此,法國革命中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三個基本訴求。
因此,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中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這3個建立政府的基本原則。
因此,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這3項建國基本綱領。
因此,毛澤東同志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即抗大)確立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這三項基本教育方針。
因此,毛澤東同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確定了「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這「三大紀律」。
因此,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中緊緊把握了「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這「三大法寶」。
因此,毛澤東同志將「理論聯繫實際、緊密聯繫群眾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確立為中國共產黨人的「三大作風」。
在筆者的職業生涯中,主要的職業活動是進行人員評價。筆者評價人的基本框架是「情懷、天分、學識」三個維度。在筆者看來,講「情懷」,王進喜、史來賀、焦裕祿、雷鋒等四人,感天動地,光照青史;講「天分」,趙本山,郭德綱、周立波。都屬於絕頂聰明的人,才華橫溢;不論是講天分,還是講學識,張愛玲、胡蘭成、餘秋雨,都屬於出類拔萃,足以使許多人相形見絀。他們各有自已的「特質」,沒有必要去牽強地給他們貼上一個關於「本質」的標籤。
至此,讀者或許可以理解為什麼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三生萬物」,既不是「二生萬物」,也不是「四生萬物」。
將一個四維、五維以至高維空間中的問題簡化到三維空間進行討論,肯定會損失部分信息,肯定會損失一定的精確性。在許多時候,為了使問題更清晰,更便於理解,這種信息損失是值得的,這種對精確性的犧牲也是值得的。當然,面對特定問題,是否這種對於精確性的犧牲都是值得的,是需要進行審辯的,不可一概而論。
今天,國際教育界已經形成共識: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審辯式思維是最值得期許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審辯式思維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是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強大資源。幾乎所有對世界各國教育都有所了解的人的共同感受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今日中國學校中最缺乏的就是審辯式思維。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不會將鮮活的生活壓縮到一條一維直線上去描述,不會去牽強地概括「本質特徵」;也不會陷入複雜、繁瑣、瑣碎的高維空間,迷失方向。他們將「3」作為自己的幸運數字,既善於在一個三維立體空間中展開討論,也善於將一個高維空間中的問題簡化到一個三維空間中進行討論。
********************************
審辯式思維水平測試網站:http://www.ctexam.cn
有興趣嘗試的網友只要用十幾秒鐘就可以完成註冊。註冊表中只有用戶名和密碼是必填項目,其他項目都可以選填。
註冊後立即可以進入測試系統。在左側菜單中點擊「參加考試」,即可以開始測試。
考試時,考試界面的左上方有「字體放大」和「字體縮小」兩個按鈕。點擊相應的按鈕,可以放大和縮小字體。
考試結束後,會自動評分並報告分數。
考生可以點擊屏幕左側的「成績查詢」查看自己的分題型得分和考試成績排名。
掃描或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可以開始測試《小學生思維品質測試》:
也可以通過下面的網址開始測試:
https://www.wenjuan.com/s/FF7Nja/
如果您有什麼意見、建議、感想,您可以通過公眾號首頁下面的對話欄告訴我們。
這裡可以找到本號以往推出的文章:
http://blog.163.com/xiexq_1951@126/blog/#m=0&t=1&c=fks_084075083087083066085081086095085080080069081094083071087
或者這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Y1MTgyMw==&mid=203827230&idx=1&sn=077651e961fe9930a5d04ea2a9cd650c
如果哪位網友對某個題目感興趣,可以在公眾號首頁下面的對話欄中回復相應的期號,我們將向您發送您需要的一期。
怎樣為孩子的審辯式思維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請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