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人海裡,幸好遇見你。
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生活中有個著名的「二八定律」:在這個世界上,20%的人掌握著80%的資源。
為了不讓剩下的80%的人們搶佔資源,專門給他們製造了「吸引力」,也就是娛樂產品,無腦電視劇,短視頻等等,將大多數人裹住,消耗時間。
用這些無意義的事物,填滿大多數人的生活,轉移他們的主意力,無法再繼續思考。
現在數不清的人,都陷入這個深淵裡,逃避現實,不願意花時間,面對真正的生活。
如果,大家有基本的獨立思考能力,自然不會被這些所迷惑。
羅素曾說:許多人寧願死,也不願去思考。
大多數人即使深陷泥潭,面對社會的不公,也不願意去靜下心來思考,如何去改變,如何去真正面對。
一個人最可悲的,不是沒本事,也不是過得不好,而是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01
不思考,沒有獨立思考能力
思想家盧梭曾說過:無論男人或女人,實際上只能劃分為兩類人:有思想的人和沒有思想的人。
事實上,第二種人佔大多數。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有10名受試者,只有1名是真正的志願者,其他9個都是心理學家安排的人。
心理學家在黑板上畫了abc三條直線,長短不一,又畫了一條x線段,其實x線段和b線段一樣長。
心理學家問:「請問x這條線和abc哪條一樣長?」那9個助手都回答:「是a那條。」
那位志願者沒有說話,心理學家又問:「剛剛有人沒有回答,我再問一次,x和abc中的哪條一樣長?」
那位志願者有些猶豫地說:應該是a吧。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從眾效應」,個體為了融入群體,會做出有違本心的行為。即使他懷疑,也會朝著與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
《烏合之眾》裡提到,個人在群體中會喪失理性,思想和情感都會受旁人傳染,變得極端、狂熱,不能容忍對立意見。
為了所謂的合群,喪失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但群體在乎的並不是真相,而是他們願意相信的模樣。
為了所謂的安全感,不被其他人拋棄和孤立,寧願和別人一樣。但你要知道,從眾,只會讓你人云亦云。
02
不思考,喪失接觸新信息的能力
大家是否經歷過這種現象?
你在手機上搜索過一個商品之後,首頁就會一直顯示同款商品,看得你心痒痒,忍不住下了單。
你在某個視頻上多停留了一會,之後就會瘋狂給你推薦同類型視頻,你這一刷就是倆小時。
其實,這種現象是哈佛大學凱斯教授提出的一個著名理論:
「如果一個人只關注自己喜歡的事物,時間一長,接觸不到新事物,只會在一個地方打轉,漸漸喪失了從客觀角度看待事情的能力。」
自控力強的人還好,自控力差的玩手機成癮,可能直接耽誤了學業和工作,每天除了玩手機啥也不幹。
前段時間,很多人因為隔離沒辦法工作。沒有別的愛好,能做的只有玩手機。
當時刷得過癮,但當放下手機時,只感覺一片空虛。感覺這一天,過得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上班賺錢,也沒有學習,更沒有思考。
其實,沒有什麼比放棄思考,對一個人的傷害更大。
一個人活著沒有靈魂,那他和死了有什麼區別。
03
提升思考能力,才能有的進步
美團創始人王興曾說: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有個同事小婉,勤奮得不得了。每天下班回來,趕緊吃完飯,就開始了學習之旅。
背英語單詞,看各類付費課程,就連等公交時,也一定會拿出耳機,讓自己聽一段音頻課。
她推掉了很多社交活動,一心只想提升自己,實現自我價值,開啟升職加薪道路。
可是,堅持了一年的她,卻跟我訴苦說,花了那麼多錢,學了那麼多課程,生活一點變化都沒有,還是在原地踏步。
其實,她的勤奮,只是盲目的勤奮,沒有深入思考。更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也沒有規劃。
她學到的知識從不去實踐,也沒有思考過,這些知識能應用到哪個方面,課程是否聽懂,是否定期溫習。
外表看起來勤奮,卻忽略了學習的真正意義,就是思考。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在逃避思考,他們每天過得非常累,卻沒有任何進步,只會給自己更多的挫折感。
問題是,用表面功夫掩飾真正的問題,這和掩耳盜鈴有什麼區別。
那麼,該如何提高思考能力?
首先,要學會篩選信息。
現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非常雜亂,我們要學會篩選,不要看到信息就盲目相信。
學會自己尋找信息,而不是聽他人之口。
如果你想要看某個主題的文章,多看幾個人寫的,選擇一下誰的文章更優質,擇優選擇。
當你看的東西越來越多,經常有意識地去關注高質量的內容,就會提升自己的辨別能力和審美,並學會獨立思考。
巴克爾曾說:首先懷疑,然後探求,最後發現。
當我們聽到別人說的,或者一篇文章時。第一反應不是去相信,而是搜索相關的信息,去求證是否真實。
其次,要提升自己的眼界。
一個人的眼界不夠,連信息對錯都無法辨別。
就像有的騙局,年輕人一眼就能識破,上了歲數的人還會陷進去。
《反脆弱》一書中提到:人類總是無法脫離他們熟悉的環境來理解事物。
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閒暇時間多看看書籍,增長見識,結交一些優秀的朋友。因為一個見過世面的人,見識過好的,也看過壞的,世間百態都盡收眼底。
他們對於萬事萬物的辨別能力自然就提升了,不會輕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04
不思考,只會越來越平庸
年初,很多人都在定目標,今年要看多少本書,聽多少節課。
書本中的知識,你不學會延伸,等於又還給了書本。課程的知識,你不學會實踐,沒有任何作用。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曾說: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我們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能夠善於思考,希望我們不要丟了這個優勢。
事實上,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不「人云亦云」,他們都有獨自思考的能力。
我們都在舒適圈呆的太舒服,希望大家能儘量去行動。當你把思考當成習慣,其實根本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END.
作者:雪落無塵,作家,情感諮詢師。遇到任何情感困擾,都可以發私信給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