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是現在最火的專業之一,而保研又是一個越來越卷的過程,但是每年還是會有不少外校的大佬保研到國內計算機頂級的top院校。今天島主就帶大家來看看國內計算機的top院校,我們也提前感受下計算機專業最高學府的風採~
Ps:介紹順序不代表實力排名~
國內Top2,很多人都評價是「計算機專業全國最強的學府」。
1、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簡稱交叉信息院,成立於2011年1月。交叉信息院由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姚期智先生領導,是國內首個致力於交叉信息科學研究的教學科研單位,目標為建設世界一流的交叉信息研究機構,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清華的叉院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姚班」、「智班」所在的學院。
2、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以下簡稱計算機系)成立於1958年。經過6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發展成為我國計算機學科領域內教學、科研綜合實力強,影響力大的計算機系,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乃至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其專業在清華的尊貴地位,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也被稱為清華「貴系」。
3、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是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和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的基礎上拓展建立的。2001年創建的深圳研究生院在探索高等教育改革、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做出了許多積極的貢獻;2014年設立的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在高水平深度國際合作辦學方面探索了有益的經驗,為國際研究生院的創建和發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礎。清華深圳坐落於網際網路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深圳」,Top2的title以及強悍的學科實力讓這所學院給深圳網際網路企業輸送了大量的人才。
國內Top2,「未名湖」代表了北大歷史的沉澱。
1、 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
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於2006年4月4日正式成立,在全國高等院校中率先開闢了跨學科研究的試驗田,對北京大學的學科建設、科研發展和人才培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任院長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院士,執行院長為北京大學湯超院士,副院長為王初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為歐陽頎院士。北大叉院對標了清華的交叉信息研究院,兩個學校裡裡外裡都在爭奪中國的最高學府之稱,強悍的師資力量體現了北大重視該學院的程度。
2.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數學力學系的計算數學專業和物理系的無線電物理、電子物理、半導體物理專業。1978年,在數學系計算數學專業和無線電電子學系計算機專業基礎上組建了計算機科學技術系;1985年,由數學系、計算機科學技術系、電子學系等校內十個系(所)聯合組建了信息科學中心。北大信科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計算機高等學府,2015年QS全球大學學科排名,在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學科中,北京大學名列第36位,為中國大陸高校之首。
清北復交,國內四大名校,交大計算機在國際上知名度極高。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成立於1984年。近三十年來,計算機系秉承交通大學「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堅持求實創新、面向需求、質量第一的宗旨,通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程體系與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培養了一大批國家急需、社會滿意的高素質人才。近年來,交通大學計算機系不斷調整學科方向,形成了高可靠軟體與理論、並行與分布式系統、計算機網絡、智能人機互動、密碼學與信息安全等研究方向。國際上上交大坐擁三個ACM冠軍,CSranking排名全國第四,僅次於清北中科院。
浙大title方面僅次於清北,計算機系也是國內四所「A+」等級院校之一。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1978年,始終秉承「人為本,和為貴,變則通」的文化理念,堅持以培養求是創新、與時俱進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頂尖計算機人才為使命。先後培養出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朝暉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陳左寧、陳純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人才。學院下設5個系、4個研究所、3個中心,擁有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列車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視覺感知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計算機輔助產品創新設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大的CAD實驗室在圖形學領域全國頂尖甚至可以說最強,國際知名!
中國科學院的是我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其名氣和科研實力是全國頂尖。下邊介紹的兩個所每年也會有不少的清北本科生選擇進入。
1.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簡稱計算所)創建於1956年,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計算所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臺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並形成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發基地,我國首枚通用CPU晶片也誕生在這裡。在計算所工作和學習過的院士達二十位,大牛老師無數,其科研實力絕對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自動化所)成立於1956年10月,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國立自動化研究機構和最早開展類腦智能研究的國立研究機構。自動化所同時是「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依託單位之一,「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項目「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的法人建設單位,也是國內首個「人工智慧學院」牽頭承辦單位,具有從智能機理、智能晶片、智能算法到智能系統完整的學科分布和優勢領域。自動化所的自然語言處理處理方向在國內實力當屬最強之一。
南大位屬「華東五校」之一,其名氣毋庸置疑,同時計算機也是南大的強勢學科。
在人工智慧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時代背景下,南京大學於2018年3月5日下文正式成立人工智慧學院,致力於建設一流的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打造人工智慧學科高峰,以自身實踐探索人工智慧內涵式發展新道路,形成「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產業創新」協同發展態勢,建成國際一流的學術重鎮和人才高地。
南京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研究起步於1958年,建立了計算技術、計算數學、數理邏輯等專業開始培養計算機相關領域專門人才,1978年在上述三個專業基礎上成立了計算機科學系,1993年更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建系前和建系初期就曾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上個世紀60年代調試成功了當時國家高等教育部所屬高校第一臺計算機,實現了我國第一個高級語言編譯程序;70年代分別主持了國產DJS-210中型計算機和XT-1作業系統等軟體系統的研製;80年代研發了國內第一個分布式系統ZCZ,培養出中國大陸第一位計算機軟體博士。
Ps:南京大學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方向很強,由周志華老師領導的LAMDA實驗室更是全國頂尖知名的機器學習實驗室,周老師也是囊獲了各大學會的Fellow稱號。
總的來說,國內計算機最頂尖的院校島主差不多都已經介紹了。我們可以看到計算機學科實力強的院校普遍集中在國內的頂級院校中,因此每年保研的競爭也是很激烈。如果想要去國內計算機頂級的院校,我們要從自己的排名、科研、競賽等多方面去入手提升自己。
最後島主祝願每個保研的同學都能上岸心儀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