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這件事,也做了有些年月了,對於英語的學習,卻一直沒有沒有突破。雖然從桐姐2歲多就屯上了分級繪本,但是要搞清楚體系複雜的分級體系確實有些吃力,又加上每次讀英語繪本倆娃都集體排斥,英語原版閱讀這件事這件事就不斷往後擱置了。
「拖延症」還是源於心理上,我和隊友老楊總還有堅定的「民族自信」,認為中國必將崛起於東方,大概率以後全世界都會熱愛漢語,在英語上下大功夫不如把自己的漢語真正學好。
美國小朋友學習漢語
再者,內心還有個美好期待:隨著翻譯技術的越來越強大,以後帶個翻譯器走遍世界也不是障礙吧?據說現在最先進的同聲傳譯耳機已經實現多國語言互譯,很可能《唐3》中帶上耳機自由交流的場面在他們10後這一代長大以後就是世界人民交流日常。還苦哈哈在英語上花那麼多時間幹嘛?
而且,教育部門不是響應群眾號召要減輕學習負擔,弱化英語地位,改成一年考兩次了嗎?以後決勝高考,靠得還得是咱「大語文」呀~
事實證明,「無知+想像力」就是得出錯誤判斷的開始。有些話,真信就傻啦,年輕父母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
考兩次不但讓很多孩子把更多時間花在英語上,就在今年新高考還要增加口語考試!
何況,當英語不是一考定終身了,反而把學習的時間提前了,大家都想儘快解決高考英語,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留出時間,於是一級級提前,就提到了學前。一線城市娃娃們搶不到考試名額的KET、PET考試,又讓人不覺明歷。
雖然覺得牛娃圈裡小學生做高考卷子110+有點太雞血了,平時看都不敢看。但是隨著桐姐馬上要上一年級,英語怎麼也得學起來了。
學吧,既然考試還要考,不學是不行的,這條賽道,誰不想讓孩子跑得更輕鬆些呢……
這其中也是走了不少彎路的。
自己教吧,書面問題不大,口語不行,不能讓娃走「啞巴英語」的老路。而且,自己願意教,不見得娃願意學啊,一讀英語就要換書,老母親有勁無處使呀!
考察了幾家線下機構,要麼費用高昂,要麼師資千奇百怪,工作原因節假日我也沒有時間接送,如果跟老楊商量,必然應了那句話:「報課問老公,一問全劇終」。
綜合下來,我把目光放到了線上課,一開始從廣告裡報了一個外教直播,一對四的小班,平心而論,價格不貴,也是小有名氣。但是孩子0基礎上直播課,輸出困難,我又為了培養她獨立上課的能力,監督有限,沒有配套練習,所以一年下來,也就上了個寂寞。
因為在共讀圈也是混了幾年,去年疫情之後,知道了有不少教育平臺都可以優惠買課,所以第一步就是先找到一個靠譜的網課平臺。追求性價比的媽媽怎麼能不想省錢呢?
然後就是課程選擇。接觸了更多雞娃圈的媽媽們,才知道別的小寶貝英語都是怎麼落地的,要比廣告軟文和大V推薦裡真實的多。
於是打破認知邊界,第一次挑戰了打卡課,用分級繪本閱讀軟體積累單詞和閱讀,根據水平自動推薦相應級別的繪本,再也不用絞盡腦汁研究分級體系了;用真人外教AI互動課進行低成本輸入,外教口語純正,課件有趣訓練充分,性價比完勝直播課。
一般打卡課都是0元學,既養成了習慣,還拿回了學費終於眼見得娃開口了,認識單詞了,可以讀句子了,楠弟也自然而然加入了英語啟蒙的小隊伍,啟蒙期比姐姐提前了兩年。
雖然不牴觸英語學習了,可是屯過的紙質繪本,卻依然躺在牆角默默吃灰。
為什麼一直沒用點讀筆呢?因為信奉親子共讀更有溫情的我,一直對點讀筆心存畏懼,雖然我自己也有點讀筆的團購渠道,但是市面上的點讀筆,要麼書比筆還貴,要麼安裝點讀包麻煩,作為資深無產階級媽媽和深度「懶癌」患者,為了避免買來閒置,竟然堅持到底沒用點讀筆。
直到今年看到「小蝌蚪」點讀筆的介紹——
看到「直接聯網,不用安裝點讀包」,我有點心動了,又加上網課平臺給出的優惠太誘人,終於趕在年前下了單。
本來以為點讀筆嘛,就是點讀而已,至於其他花裡胡哨的功能,也就是說起來好聽,能有多少用呢?
萬萬沒想到,就是這隻小小的點讀筆,竟然以一種全新的姿態,激活了那個落灰的角落,甚至滿屋的書架。
點讀版的英語分級讀物自然不在話下,通過點讀輕鬆實現。已經屯了六年還沒怎麼讀的《第一圖書館》系列和其他非點讀的英語繪本也通過翻讀功能「激活」了。其中點讀版《牛津樹》不但可以點讀,還可以指讀。
大部分非點讀版的中文繪本和圖書竟然也可以通過翻讀功能實現指讀和整頁閱讀。從《熊貓先生》到《你好,安東醫生》,再到《神奇校車》橋梁書和小學生教材和必讀書目,我測試了不同年齡段,不同難度類型的繪本書籍,結果很是驚喜。
通過測試知道了點讀、翻讀和點讀的區別:
本來以為這隻點讀筆會是弟弟用得多一些,結果在它的陪伴下,桐姐的閱讀時間從40分鐘直接躍升到一個半小時,如果不去叫停,她會忘了時間。
那種靜謐,有些讓人隱隱地感動了。
誰能想到,共讀老母親的角色就被這小小的蝌蚪接了班呢?
點讀、指讀和翻讀功能,完美匹配了不同年齡段和閱讀水平的寶寶,小寶使用點讀和指讀,大寶可以用翻讀,跟得上閱讀節奏。
小蝌蚪售後服務裡,還有一條特別人性化:點讀庫裡沒有的書籍,可以聯繫客服升級,擴充點讀庫,量大的還可以定製。
有的小夥伴已經通過這個功能把自家的書加入了可點讀書目,這樣看來,將來它能實現閱讀的書庫還在不斷擴大。
長江後浪推前浪,也許很快,上一代點讀筆們就會被拍在沙灘上,二手都賣不上價了。
又一個沒想到,是斷更幾個月的我,再一次熬夜寫稿竟然來自這隻「小蝌蚪」帶來的感動。
保持好奇,勇於嘗試,不但是一種決心,最重要的還是行動。這樣看來,決心與孩子一起進步的我,還是「low」了。
坑是要踩的,錯是要試的,把好的結果分享給大家,就是交流的價值!
附上點讀筆的優惠連結,正在尋找點讀筆的朋友們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去了解。
掃碼加桐媽微信!我們有個共讀交流群,歡迎對親子共讀,幼小教育感興趣的朋友來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