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鸚鵡滅絕了,我覺得很可惜,當地人:鸚鵡太壞了,活該滅絕

2020-12-11 小生講動物

等到你了,歡迎你來閱讀我的文章,作者旨在推動野生動物保護的觀念,致力於野生鸚鵡保護事業多年。

我是西布耶的助手,西布耶是一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動物學家,兼任野生動物救援(Wildaid)的組長。

啄羊鸚鵡

西布耶帶領我去過紐西蘭的南部島嶼,調研過啄羊鸚鵡,並且參加了這種鸚鵡的保育工作。

從那時起,我才知道除了啄羊鸚鵡,還有一種和它們長相非常相近的一種鸚鵡,叫做卡卡鸚鵡,也屬於啄羊鸚鵡屬,是啄羊鸚鵡的近親。

卡卡鸚鵡和啄羊鸚鵡的生活習性十分相似,但是比啄羊鸚鵡性格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是比啄羊鸚鵡更具有破壞性,好奇心更強,智商也更高。

可惜卡卡鸚鵡在19世紀中期就已經滅絕了,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它們走上滅絕的道路了呢?會不會啄羊鸚鵡也會受到這種因素影響,以後也會走向滅絕呢?

那麼我們必須要找到卡卡鸚鵡滅絕的原因,才能搞清楚問題的所在。

卡卡鸚鵡身長43釐米左右,體重530克左右,壽命20左右,羽毛以棕色為主,頭部有暗黃色羽斑,腹部有紅棕色羽毛。

卡卡鸚鵡是主要生活在紐西蘭的高寒山區,屬於當地獨有的物種,山區林木不是很茂盛,可以食用的食物不多,為了生存這種鸚鵡什麼都吃,屬於雜食性鸚鵡,比如:葉子、草根、種子、堅果、花朵、昆蟲、各種野果,甚至動物屍體等。

雖然它們具備飛翔的能力,但是它們還是喜歡在地面上覓食的。

它們惡劣的生存環境使得卡卡鸚鵡具有很強的冒險精神,為了尋找食物,它們居無定所,四處尋覓,敢於嘗試沒有吃過的東西。

這種鸚鵡生性好奇很重,善於觀察和交際,是社會性很強的一種鸚鵡。

據當地的毛利人說,以前這種鸚鵡南島和北島上到處都有,毛利人的祖輩經常捕捉這種鸚鵡,吃這種鸚鵡的肉,味道非常鮮美,比貓頭鷹的肉還要美味。

毛利人

到了19世紀,外來了很多歐洲人,開始在島上發展農業和養殖綿羊,砍伐森林開發土地,草原上到處放牧著羊群。

這些綿羊產的羊毛能出口,毛利人也參與了剪羊毛的工作,被剪過的羊,身上光禿禿的,有的羊皮膚被剪破了,留著血,慢慢的卡卡鸚鵡發現了這種情況,開始攻擊這些受傷的綿羊,啃咬羊的皮肉吃,經常有羊失血過多而死。

這麼一來羊群在野外放牧很不安全了,當地人就給這種鸚鵡起了個外號:卡卡殺羊鸚鵡。

卡卡鸚鵡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很強,除了攻擊羊群,它們還會光顧農場,偷吃那裡的花生、土豆等農作物,你看它們的長嘴巴,挖土是個行家。

就這樣卡卡鸚鵡成了非常不受歡迎的一種鸚鵡了,農民向它們投送有毒的花生和土豆;牧民向它們拋去有毒的羊肉,再加上毛利人對它們的捕獵,很快卡卡鸚鵡就在幾十年間滅絕了。

當地人覺得除掉這種害鳥是一件成功的事情,都不覺的可惜,而我和西布耶對卡卡鸚鵡的滅絕感到非常可惜。

畢竟卡卡鸚鵡和人類競爭是不明智的,讓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是和人類競爭的動物,最後都會以失敗告終,啄羊鸚鵡在不保護起來,將來也不例外。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和網絡。

你喜歡卡卡鸚鵡嗎?喜歡你就給它們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全球僅剩214隻,世界最胖鸚鵡感染細菌瀕臨滅絕,和雞差不多重
    據英國衛報6月13日報導,近幾個月來,紐西蘭鴞鸚鵡(kākāpō)面臨生存威脅,短短2個月,就有7隻死於呼吸道疾病麴黴病,成年鴞鸚鵡只剩下142隻,幼鳥也只有72隻。最近的一次,奧克蘭動物園一隻年僅100天的鸚鵡幼崽去世。
  • 這些可愛的動物居然早已滅絕
    模里西斯藍鳩(Alectroenas nitidissima),又名馬島藍鳩,是模里西斯已滅絕的鴿。它們呈白色、深藍色及紅色,令皮埃爾·索納拉特(Pierre Sonnerat)聯想起荷蘭國旗。馬斯卡林鸚鵡(學名:Mascarinus mascarinus)是留尼旺馬斯克林群島或模里西斯一種已滅絕的鸚鵡。它們最初是於1674年被描述。於18世紀後半葉,留尼旺的一些鳥類被送往法國飼養,而馬斯卡林鸚鵡於此時被發現。當時存留的有三個標本,現存則只有兩個標本及一些後來發現的骨頭。
  • 90歲還不會飛,把自己玩的剩120隻,鴞鸚鵡靠「蠢」變成瀕危
    但我發現一種很有趣的鳥,別的動物進化是為了生存,而它的進化是奔著"滅絕"而去的。以胖為美的鴞鸚鵡它就是鴞鸚鵡,一種生活在紐西蘭的鳥類。它們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定居在了紐西蘭,在漫長的時間下,由環境的因素導致其不僅失去了飛行能力,還沒有進化出什麼特殊的能力,反而越來越笨,越來越胖。
  • 【專訪】「鸚鵡案」當事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有犯罪,只是有錯而已
    王鵬:最開始時候,有一隻小太陽鸚鵡(綠頰錐尾鸚鵡)飛到我的公司來,它不怕人,我就把它養起來,覺得挺有趣的。我從網上查這隻鸚鵡是什麼品種,想給它配成一對,畢竟一隻太孤單了。我經常在外面出差,在市場上看過這種鸚鵡,我問了價格,老闆要1200元,覺得很貴。
  • 盤點全球八大瀕臨滅絕的動物,十分珍貴可愛可憐
    6、斯比克斯鸚鵡,在野生狀態下,斯比克斯鸚鵡雖沒有完全滅絕但已經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尋找這種鳥的鳥類學家僅僅找到一隻倖存的雄性鳥,生活在遙遠的巴西東北部地區。目前被人俘獲的大約31隻鳥是這種鳥能夠存續下去的唯一希望。主要生存依賴是金風鈴樹的種子和堅果,和卡丁加群落的優勢植被——各種大戟科的灌木。由於活動範圍有限,和特殊的棲息地之中的森林砍伐行為,加上在當時許多貴族對於這種漂亮的藍色鸚鵡羽毛的喜愛,導致此種鳥兒在整個二十世紀以來被大量獵殺,製成標本或拔取羽毛。
  • 全球最蠢的4種動物,因智商太低瀕臨滅絕!
    世界上四種最笨的動物因為智商低而瀕臨滅絕。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蜜獾認不出自己的真正實力,認為自己在世界上是無敵的,無論遇到誰,在一個強大的敵人面前,也是如此。因此,雖然人們說人和動物都應該勇敢,但蜜獾這種太勇敢的傢伙是愚蠢的。正因為如此,蜂蜜獾的數量越來越少,現在它正瀕臨滅絕的邊緣。
  • 《裡約大冒險》中的小藍金剛鸚鵡野外滅絕,動物學家:還有希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於2018年9月10日發布了一條新聞,因前幾年熱映的3D動畫電影《裡約大冒險》而舉世聞名的小藍金剛鸚鵡已經在野外滅絕。這種鸚鵡學名為Cyanopsitta spixii,英文名為Spix's macaw,意為"斯氏金剛鸚鵡"。
  • 家園毀於戰火,這種南美鸚鵡卻讓大學生獲刑6年,是什麼事情?
    成立國家公園開始保護鸚鵡 戰後,玻利維亞在格蘭查科成立了國家公園,在戰火中一直關注綠頰錐尾鸚鵡的鳥類學家——託尼多-肯帝亞,來到玻利維亞,他提出了綠頰錐尾鸚鵡的恢復保育計劃,他個人很熱衷於保護鸚鵡,要儘自己的全力來恢復這種鸚鵡的種群。
  • 收購27隻鸚鵡販賣2隻,大學生獲刑6年
    在網上購買27隻鸚鵡並賣出兩隻後,昆明一大學生韓某龍被公安機關傳喚,此後被控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一審獲刑六年。他購買的鸚鵡,有25隻為綠頰錐尾鸚鵡,2隻為亞歷山大鸚鵡。大學生掏鳥窩獲刑,老農拔草獲刑、現在買賣鸚鵡都被判刑,是不是都過了?每當這種新聞一處就會有一堆人不如動物重要的言論出現,隨便賣個鳥就判六年,還是很多人會覺得這個事件和浙大的一比,就有點離譜。
  • 變種紅額鸚鵡和虎皮鸚鵡一樣皮實,一年能生好幾窩,價格貴上40倍
    紅額鸚鵡在紐西蘭分布有一種紅額鸚鵡,該種鸚鵡也具備虎皮鸚鵡所有的特性,在美國非常流行飼養此種鸚鵡。紅額鸚鵡生存習性:這種鸚鵡身長30釐米左右,體重100克左右,主要棲息在海岸地帶和一些島嶼上,尤其喜歡開闊的草原地區,河谷樹林,還有一些林區的灌木叢地帶,都是它們特別愛去的地方。除了在樹上尋找一些漿果和樹種以外,它們還經常在地面上覓食,吃一些草籽和花朵,也會吃一些地面的小昆蟲。
  • 2019年已滅絕和2020將要滅絕的物種
    在新的2020年,仍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已經滅絕的物種2019年12月23日,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稱,長江又一特有物種「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諾氏拾葉雀2019年,長江白鱘和諾氏拾葉雀已經滅絕;2020來臨之際,仍舊有物種面臨著將要滅絕的危險。
  • 鸚鵡品種總體概述
    最小的是生活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一帶的藍冠短尾鸚鵡,身長僅有12cm,這些鸚鵡攜帶巢材的方式很特別,不是用那彎而有力的喙,而是將巢材塞進很短的尾羽中,同類的其他的情侶鸚鵡,也是用這種方式攜材築巢的。侏鸚鵡屬有6種,全長都在10釐米以內。6種僅見於紐幾內亞和附近島嶼,是鸚形目中最小的。3.分布範圍鸚鵡類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都有分布。
  • 生物大滅絕:十大滅絕的遠古生物 第一名神龍翼龍
    許多滅絕的遠古生物都已經成了歷史,而如今又更多的頻臨滅絕的物種令人擔憂。  1、生物大滅絕:盤點10種滅絕的遠古生物——神龍翼龍(Azhdarchid)神龍翼龍是天空之神,它們是翼手龍的後裔。它與長頸鹿差不多高,展翅之後的巨翅有10米長。很多人認為它們是撇取獵物,然而更多的研究指出,它們的取食方式更像現在的鸛科。
  •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 渡渡鳥、斑驢在列
    渡渡鳥,一直在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進化,但由於人類為了獲取食物展開的瘋狂捕殺,這種鳥類最終走向滅絕。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斑驢是一種草原斑馬,一度生活在南非,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在1870年被射殺,最後一隻圈養斑驢在1883年死亡。科學家根據大量標準選擇了這些已滅絕動物,同時考慮倫理因素。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古生物研究人員7日宣布,發現一種大約2000萬年前生活在紐西蘭的超巨型鸚鵡,直立時身高可達1米,可能以其他鸚鵡為食。德新社報導,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和紐西蘭坎特伯雷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把這種已滅絕的鸚鵡命名為「意外赫拉克勒斯」,既反映它如神話中大力神一般的體格和力量,也說明發現它實屬意外。
  • 記憶力測試,剛果灰鸚鵡擊敗哈佛高材生,難道人類已經退化?
    哥斯拉鸚鵡要知道,在很久以前,鸚鵡可是地球上又大又高的物種,它們可以輕鬆擊倒一名成年男子,這種鸚鵡是被古生物學家在化石記錄中發現的,並將其命名為:哥斯拉鸚鵡!特雷弗·沃西(Trevor H Worthy)發現這種已滅絕的巨大鸚鵡化石的古生物學家是來自於澳洲的特雷弗·沃西(Trevor H Worthy),蘇珊·J·漢德(Suzanne J Hand)和麥可·阿徹(Michael
  • 澳洲山火映紅天空,被燒死考拉數量陡增,或有多種珍稀動物已滅絕
    澳大利亞山火已經肆虐了4個月,動物保護組織聲稱已經有超過5億隻動物被燒死了,然而山火仍然在燃燒,已經造成一場導致動植物滅絕的空前浩劫。,該文發文時間是1月3日,這才不過過去5天,卻又有新數據聲稱澳大利亞考拉已經被燒死2萬隻,看來澳大利亞人真是想考拉這種動物給「烤了」呀。
  • 澳洲葵花鸚鵡不值錢,陽臺後院隨手一把瓜子,第二天妥妥一群鸚鵡
    野生的葵花鸚鵡一般早晚成群出了覓食,看來要增加鳥糧了,不然不夠吃了。傍晚出去散步天空撲面而來的一群葵花,哇哇的一邊叫一邊結伴飛走。每天加加鳥糧,今天突然覺得外面很吵鬧,拉開窗簾給嚇了一跳,8隻葵花排排站。為了不影響鄰裡,我決定要控制一下了。減少餵食量,大概三天加一小捧,葵花鸚鵡吃得不乾淨,地上還有很多沒有吃完的,浪費挺大的。
  • 牡丹鸚鵡的品種真多,常見牡丹鸚鵡品種介紹,以及網購鸚鵡價格表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最便宜的虎皮鸚鵡,今天給大家收集網上常見牡丹鸚鵡的價格。2020年牡丹鸚鵡價格表下面都是親鳥孵化兩三個月幼鳥的價格,基本上半毛鸚鵡的價格會比幼鳥高一點點。基本上都是包郵的,除非非常偏遠的地方。先聲明我不賣鸚鵡,想買的可以自己去網購平臺購買。綠桃:50元牡丹面類鼻祖,相信大家都很常見,我就不過多介紹了。
  • 迷人才危險——是什麼驅動了鸚鵡偷獵的危機
    毀動物群(Defaunation),不僅指生態群落中的動物種群或物種在全球範圍內的地域性或功能性滅絕,也包括物種種群數量的減少以及對生態系統造成深遠影響 —— 從地域性到全球範圍物種相互作用的消失,以及為人類提供至關重要的生態服務的消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