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人的觀念比較傳統,大多數人都崇尚多子多孫,因此自然希望家中的兒女多多。
但是孩子多了問題也就多了,比較普遍的就是"偏心"的問題,相信很多從多子女家庭走出來的孩子都深有感悟,父母雖然表面上說著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行為上難免有些偏頗,這是人之常情。
從前的父母偏心,大多數是因為"重男輕女",不過現在的家庭普遍只有一兒一女,按道理男女都該一樣。
可是很多家長的表現卻依舊令孩子感到自己被區別對待了。尤其是那些本來是獨生子女,後來又追生的家庭,更是被"新型偏心"蔓延。
父母和老人的行為不是"重男輕女",但卻更令人心疼。
之前就有個節目專門針對二胎家庭進行了深度採訪,有個小女孩就對著鏡頭哭訴:"我要換掉爺爺!"
孩子這麼委屈究竟是因為什麼呢?原來這個小女孩原本是獨生女,後來媽媽又生了個弟弟。
本來她是很開心的,可逐漸就不樂意了,因為弟弟比較調皮總是欺負她,但爺爺每次都是護著弟弟,理由是:他還小不懂事,你是姐姐就應該讓著弟弟。
對於爺爺的話小姑娘很不理解:憑什麼他打我,我就必須讓著他?
這個孩子的心聲大概也是許許多多二胎家庭大寶們的心聲。這種看起來"講道理"的新型偏心幾乎充斥在每個二胎家庭裡,導致大的那個孩子很委屈。
好在節目進行的過程中,爺爺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妥當行為向孫女道歉了,並且保證以後一定不會再這樣。
1、防止老人重男輕女
儘管現在很多思想開明的父母不再有重男輕女的想法,但是很多老人依舊存在這樣的思想,導致孩子很受傷。
作為爸媽若是發現家中存在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制止,耐心和老人溝通,彌補孩子的內心。
2、製造機會兩孩子互動
二胎來臨之前,作為父母就應該意識到大寶的心裡變化。在媽媽懷孕的時候,就要經常製造機會讓他們與腹中的寶寶對話,提高孩子的期待值。
等孩子降生之後,培養大寶的責任感,讓他們參與到照顧小寶的過程中來,這樣孩子互動的機會增加了,感情自然也就變深了。
1、了解事情經過
很多家長習慣不分青紅皂白讓大的讓著小的,這樣的行為不僅讓大寶傷心,還會縱容小寶。正確的做法是先了解事情的經過,判斷到底誰是誰非,再做出正確的選擇。
2、誰錯誰道歉
幼小的孩子是非觀念建立比較慢,作為家長應該慢慢引導。
在2個孩子發生糾紛的時候,家長若是掌握了事情發生的過程,要迅速做出決斷,誰做錯了誰道歉,做到公私分明。
3、讓孩子自己解決
多子女家庭裡會經常出現這樣有意思的現象:孩子上一秒還在打架,下一秒就和好了。
所以,在孩子鬧矛盾的時候父母不要著急參與其中,而是在一邊靜觀其變,如果不是太大的矛盾可能孩子自己就解決了,父母插手了如果沒有做到公平,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二胎家庭是歡樂的,但同時也有很多煩惱。孩子之間小的時候打打鬧鬧,長大了卻可以相親相愛互相幫助。
所以說,父母不要讓這種新型偏心影響到孩子們之間的感情,一切順其自然最好。
不知各位二胎家庭的父母,你的家庭裡是否存在"新型偏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