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50天的鐘南山:給孩子們的回信,寫滿了愛與溫暖

2020-12-11 騰訊網

這兩天

被鍾南山「戰疫50天的行程」刷屏了

疫情當前

鍾南山院士的一言一行

都牽動著國人的心

成為不少人的定心丸

在此期間

做出了十個重要研究判斷

尤其是「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的信心

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此外,在這段時間

鍾南山院士收到了許多孩子們的信件

這些信件有字跡工整的

也有充滿稚嫩童趣味的

▲孩子們的信件

這些信件中

有滿滿的文字祝福

也有手抄報和肖像畫

對於孩子們寄來的每一封信件

鍾南山爺爺都認真地閱讀了

而且還親手給孩子們回了信

點擊播放 GIF 0.0M

鍾南山寫寄語

點擊播放 GIF 0.0M

很少有看到晚輩主動給前輩加油鼓勁

這場疫情讓很多人都成長了很多

更讓很多孩子樹立了新的價值觀

以知識為鎧甲

破解未知的未來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

但我們一起飛過

自發的感謝和感動可以有無數個

強迫的感恩一個也沒有

有一些精神需要傳承

這是一場世紀接力

愛與愛的接力

仁與仁的接力

勇與勇的接力

智與智的接力

不由讓人感嘆,同時也很慶幸

如今的青少年們知道鍾南山

南山爺爺才應該是

青少年們心中的愛豆

這才是青少年該追的偶像

南山爺爺

已經是新時代孩子們的偶像!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澎湃新聞、新華社、廣州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最美童星】

關注兒童成長、彰顯少兒風採、

傳遞親子文化,打造積極向上、

自信樂觀的「最美童星精神」。

快動動你的小指頭,關注我們吧~

疫情下的教育行業:路在何方?

廣東高校5月初再安排學生返校?上網課,老師要求提前交學費?

聽鍾南山的話,孩子們以這種方式抗擊疫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鍾南山50天的行程具體安排 終南山給孩子們的回信全文內容
    疫情當前,鍾南山院士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國人的心,成為不少人的定心丸。  1月18日夜馳武漢至今,鍾南山戰「疫」已50天,整理媒體報導可以發現,50天來他為疫情奔波的行程滿滿當當,始終衝在前線,幾乎沒有休息過。在廣州新聞專題通氣會上發出「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的信心後,又馬不停蹄為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中國經驗。
  • 鍾南山爺爺的回信贈詩是一本勵志教材
    「鍾南山爺爺給我回信了!他鼓勵我們要好好學習,用自己的方式為戰疫做貢獻。」3月18日上午,連雲港市小學生趙李慕子收到了鍾爺爺親筆籤名的回信。看著鍾爺爺信中的近照、激勵自己的詩歌,慕子表示定不負期待,守護好信中的這份溫暖。(3月20日《揚子晚報》)  連雲港市實驗學校五(1)班的班長趙李慕子出於對鍾南山爺爺的敬仰,給老人家寫了一封信。鍾南山爺爺專門給趙李慕子回了一封信,這封信和贈詩對小學生來說,簡直就是一本勵志教材。  這本勵志教材讓孩子懂得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理想。
  • 維揚書生:鍾南山爺爺的回信贈詩是一本勵志教材
    作者:維揚書生「鍾南山爺爺給我回信了!他鼓勵我們要好好學習,用自己的方式為戰疫做貢獻。」3月18日上午,連雲港市小學生趙李慕子收到了鍾爺爺親筆籤名的回信。看著鍾爺爺信中的近照、激勵自己的詩歌,慕子表示定不負期待,守護好信中的這份溫暖。
  • 開學了,這些廣西孩子們收到了鍾南山爺爺的回信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今年3月,日報哥曾經報導過一名梧州學子給鍾南山院士寫信,收到回信的消息>↓↓↓梧州高中生收到鍾南山回信在新學期來臨的時候鍾院士給曾給他寫過信的廣西兩所小學的孩子們寄來了回信柳州近日,柳州市竹鵝小學校長吳蓉的一條動態成了柳州人朋友圈的大熱門,朋友們紛紛轉發,而剛開學的竹鵝小學的孩子們得到這個消息也是驚喜萬分,怎麼回事呢?
  • 鍾南山回信連雲港小學生|鍾南山|趙李慕子|連雲港|小慕子
    3月3日,連雲港市實驗學校的蒼梧晚報小記者趙李慕子寫了一封信,寄給心目中的戰疫英雄——鍾南山爺爺,她在信中對醫務工作者們表達了敬意。兩天後,小慕子開心地收到了鍾爺爺的回信,她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 用「情」書寫,用「愛」回應—記《給鍾南山爺爺的回信》徵信活動
    前言:2020年3月5日,抗疫英雄鍾南山教授院士給全國的小學生寫了一封信,鼓勵大家用知識武裝自己,將來成為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當耀華臨港校區的小學生們讀到這封來信後信心倍增,各班興起了給鍾南山爺爺的回信熱潮。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同學們以各種形式的信件表達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 鍾南山爺爺給孩子們回信,北京國際化學校最新動態
    每日動態速覽 教育圈: 鍾南山爺爺給孩子們回信 國際化學校: 北京致知學校3月起每周舉辦線上教育分享會直播沙龍活動
  • 蒼梧晚報小記者收到鍾南山親筆籤名信
    「鍾南山爺爺給我回信了!他鼓勵我們要好好學習,用自己的方式為戰疫做貢獻」。昨天上午,蒼梧晚報小記者趙李慕子收到了鍾爺爺親筆籤名的回信。看著鍾爺爺信中的近照、激勵自己的詩歌,慕子表示定不負期待,守護好信中的這份溫暖。
  • 鍾南山爺爺給上海的「苗苗」回信了:​多問「為什麼?」、保持好奇心、努力求創新
    這個新學期的開端,對於剛上二年級的吳子熙註定難忘,他收到了一封特別的郵件——來自「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的回信。9月1日晚,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以下簡稱:復旦二附校)的小子熙,提前半個小時便守在電視前等待《開學第一課》播出,當屏幕上出現鍾南山院士時,他興奮地對爸爸媽媽說:「南山爺爺就像我的爺爺一樣!」
  • 戰疫在路上 溫暖滿校園
    談疫色變,戰疫見效;居家隔離,教學不停;複課在即,防疫第一;全員抗疫,溫暖校園!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裡.我們雖感到突然,但卻沒有害怕,因為我們是教師!我們要為家長孩子們做表率,做正面宣傳,我們要倡議"居家隔離不外出",我們要宣傳防疫知識,我們要守好戰疫的第一道門。 教師就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一切。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把愛點燃,照亮每一個渴望知識的孩子。
  • 回信了!鍾南山爺爺給副中心這位小學生回信啦
    梨園鎮大稿新村小學二1中隊隊長王怡寧是一個熱情、活潑、大方、優秀的小姑娘是同學心中的好夥伴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疫情期間,她密切關注疫情並提筆給鍾南山爺爺寫了一封信前不久,她收到了鍾南山爺爺的回信我們一起來聽王怡寧講這封意義非凡的回信聽聽她的「抗疫時光」
  •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成都娃成功追星鍾南山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成都娃成功追星鍾南山】9月6日,成都四川師範大學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四年級一班的鐘梓橦收到一封特殊的回信。這封信來自中國工程院士鍾南山。今年疫情期間,「84歲鍾南山院士乘高鐵趕往武漢」的照片,讓他認識了同姓的鐘南山爺爺。「我很崇拜鍾爺爺,看到他那麼累,那麼辛苦,也很心疼他。」於是,鍾梓橦打算給鍾南山寫一封信,希望他注意身體。
  • 小學生收到鍾南山的親筆回信,太幸福了!鍾爺爺的鼓勵將受益一生
    3月初,連雲港五年級學生趙李慕子給鍾南山院士寫了一封信,表示「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做貢獻,希望鍾爺爺保重身體」。近日,她收到鍾南山的親筆回信和一張照片,鍾爺爺鼓勵她用自己的方式為戰疫做貢獻。鍾南山的親筆回信: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 收到總書記回信!鍾南山說,這是未來最重要的兩件事→
    昨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習近平在信中勉勵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勇於攀登科技高峰,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池州一年級小學生給鍾南山院士寫信 獲回信表示要以鍾爺爺為「星」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原本只是讓孩子表達一份心情;沒想到鍾爺爺真的回信了。確實很興奮!」3月7日,池州市民吳涼梅女士一家人都沉浸在驚喜與興奮中,特別是她剛上一年級的女兒陳夢琪更是格外開心。十來天前,陳夢琪小朋友給鍾南山爺爺寫了一封信。
  • 「我收到鍾南山爺爺的回信啦」
    10月14日下午,記者聯繫到了給鍾南山寫信的小學生——香江路第一小學四年級五班的張軒瑜,她向記者分享了自己收到回信時激動的心情。 「這封信是3月份寄出去的,9月27日,我在學校收到了這封信,太驚喜了,沒想到鍾爺爺真的給我回信了!
  • 鍾南山爺爺給孩子們的回信全文 寄語青少年:用知識縫製鎧甲
    自從新冠肺炎肆虐以來,鍾南山院士收到了許多的信件,有表示關懷感激的,有噓寒問暖的,有推薦中藥藥方的,有直接寄來草藥的,各種各樣。其中,在如山的信件中,有一筆亮眼的色彩,正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學生、中學生寄給鍾南山爺爺的信,和繪出他們心中鍾爺爺形象的畫。
  • 12歲女生收到了鍾南山回信
    盛偉/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這幾天,12歲的衢州女生王逸君被巨大幸福包裹著:7個月前,還在上小學六年級的她給鍾南山院士寫信「立志要當醫生」,8月28日,已經讀七年級的她收到了鍾南山院士的親筆回信:「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 浙江12歲女生收到鍾南山親筆回信
    這幾天,12歲的衢州女生王逸君被巨大幸福包裹著:7個月前,還在上小學六年級的她給鍾南山院士寫信「立志要當醫生」,8月28日,已經讀七年級的她收到了鍾南山院士的親筆回信:「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 書香致遠,由鍾南山院士回信想到的
    據《南國今報》報導,開學伊始,廣西柳州市竹鵝小學學生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那就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寄來的厚厚一摞回信,足足有124封。「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