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管理類聯考的中文寫作部分,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命題人和閱卷人角度來看,它具有「易守難功」之特點。理由有三:一是,我的地盤我作主,即命題與閱讀的主觀性要顯著強於其它科目;二是,答案標準我作主,儘管我說「如果你寫的沒在說不準標準之內,也酌情給分」,但酌情與否是在我;三是,你的分數我作主,分數的多少可以根據需要作出調整,統一壓分很正常。因此,每年的考試中,中文寫作部分就成為得分的重災區。2016年考研大綱公布 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
那作為2016的考生,應該如何在剩餘的備考時間裡對待中文寫作呢? 跨考教育邏輯與寫作教研室 王曉東老師給2016的考生3條建議:
建議1:不拋棄,不放棄。
初次備考的考生,真正開始寫文章時,可能 有「無從下筆」的感覺,把自己折磨了半天也搞不定一篇文章。即使咬著牙寫了幾篇,發現遇到新的題目,還是有無所適從的感覺,於是就把它打入了冷宮。而再戰的考生,可能覺得反正知道一點兒,感覺再練是提高了不了多少,於是不練。
這種態度都不是對的。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給大家的第一個建議是:不管你對它是什麼感覺,你千萬不要拋棄它,不要放棄它,否則你將被它放棄。
建議2:掌握方法,事半而功倍。
學習亦如登山,除了自身素質過硬之外,方法很重要。有登山梯,就不要去走野路了,那麼既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困難,也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我們的備考方向,只是山頂,只是最終的分數,越快越有效地拿下它,才是真理。
論證有效性分析一題,重點在於如何找到缺陷,並對缺陷進行有效地分析。因此,考生在這題上應重點訓練以下兩項技能:
技能1:掌握常考的14種典型邏輯缺陷的閱讀特徵,提升找到缺陷的準確率和速度。
技能2:掌握常考的14種典型邏輯缺陷的分析思路,深刻、快速地完成論述部分內容。
此兩項任務完成,那麼論證有效性分析你可以有希望拿下24分。
論說文一題,重點在於審題立意和論述的展開,而不是絕大多數考生關注的「寫作素材」。考生在這題上應重點訓練以下兩項技能:
技能1:6種常考素材的閱讀技巧,快速找到命題人隱含的觀點。
技巧2:結合企業或人的發展,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開論述。
此兩項完成,那麼論說文部分你有希望拿下26分。
建議3:勤寫多練,熟能生巧。
這是最後一個建議,即勤奮出真知。看再多的材料,學習再多的方法,也未必是自己的方法。只有多加練習,才能把別人講的方法,轉化為自己思維的一部分。因此,建議考生每周至少寫2篇論證有效性分析,1篇論說文,切不可偷懶,更不可「把你的處女作留到考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