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定製口罩發布:PM2.5過濾效率超99%

2020-12-19 快科技

今天,小米生態鏈推出了AirPOP Light 360°貼合防霧霾口罩米家定製版。

AirPOP Light 360°貼合防霧霾口罩專為空氣汙染防護設計,可有效防護霧霾、花粉、粉塵、細菌、二手菸、油煙以及尾氣等油性以及非油性粒子汙染物。

5層高效過濾層,採用靜電捕捉與物理阻隔兩種方式對不同的粒子進行過濾,實測PM2.5的過濾效率高達99%,同時增加過濾面積,幫助增加過濾能力以及過濾速度,減少二次空氣汙染。

抗菌耐髒,過濾時間長達30小時。按單程2小時來計算,一片AirPOP Light 360°貼合防霧霾口罩足以支撐7天的通勤所需。

另外該口罩採用通過3D立體超聲將高效防護的濾棉與舒適貼合的密封圈結合在一起,0膠水0甲醛,使用安全放心。

立體空氣泡設計,口罩不緊貼,有效避免悶氣等問題。配合大徑開放式單向呼吸閥,阻隔汙染物的同時可以迅速將呼出的熱氣水汽排出口罩,避免口罩內產生冷凝,保證過濾效果的同時帶來通透舒適的呼吸體驗。

該款口罩黑白兩色可選,於11月1日早10點,於小米商城/有品/天貓開售,小米之家當日同步開售,單片售價14.9元。

相關焦點

  • 綠盾PM2.5口罩濾片過濾效率高達99.4%
    近期,霧霾天讓口罩銷量猛增,一些廠商趁機推出各類的「PM2.5口罩」甚至一度斷貨。而這些所謂「PM2.5口罩」真管用嗎?效果又是怎樣呢?通過各大網購平臺和實體藥店,記者買到外包裝標識分別為「綠盾」「安萊」「福澤龍」「3M」「MASkin」「博銳」6款品牌的口罩,每種品牌樣本數為5個。
  • 調查:綠盾口罩宣稱PM2.5過濾99% 實測效率僅一成
    原標題:說是能過濾99%其實僅一成號稱防PM2.5效果達99%以上的綠盾口罩,其實是誇大了宣傳。    □記者 趙冉  18日有媒體報導,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上海市生產、銷售(含網絡銷售)的標稱「PM2.5防護」、「隔離粉塵」、「防霾」等防護功能的口罩,開展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結果顯示,宣稱過濾率99%以上的綠盾等品牌口罩的部分產品,實測過濾效率僅為10%。記者在多方查詢之後也發現,市場上銷量甚廣的「綠盾」口罩存在自設執行標準、誇大防霾效果等問題。
  • 測試表明綠盾等口罩PM2.5過濾效率良好
    在嚴重的霧霾天氣影響下,出門時都不得不佩戴起各種防霾神器,五花八門的防霾口罩更是火爆市場。然而,由於缺乏統一生產標準,口罩市場亂象叢生,市場上的防PM2.5口罩是否和商家宣傳的一樣,真的能夠做到過濾掉空氣中99%以上的PM2.5、呼吸順暢、舒適貼合,的理想效果嗎?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口罩防霾效果不理想。
  • PM2.5口罩有用嗎 PM2.5防護口罩標準
    結構PM2.5口罩的基本結構是外層為一個抗菌的面料,材質為碳纖維氈墊、高分子織物、無紡布等。中間層是保暖的填充物,最下面一層是PM2.5的濾片,濾片中間加入了無粉塵顆粒活性炭,濾片經過納米銀殺菌劑的處理,濾性在95%到99%左右。PM2.5口罩的主要材料是使用無紡布、過濾紙等,並且最主要的是使用鉛炭布,能夠起到較好的防毒功能。
  • 綠盾PM2.5口罩成防霾神器:可過濾99%PM2.5顆粒
    綠盾PM2.5口罩成防霾神器:可過濾99%PM2.5顆粒    日前,201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場在農業展覽館開幕,本屆科技周以「科學生活·創新圓夢」為主題,活動時間將持續至5月24日。
  • 防PM2.5口罩過濾效率不佳 口罩洗三次就不防寒
    日前,江蘇省質監局公布了2014年防寒口罩監督抽查(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監測發現各種標明防PM2.5的口罩充斥市場,但是實際檢測效果並不如明示所說。普通防寒保暖口罩的過濾效率、pH值、甲醛含量以及耐洗滌性能的檢測結果並不理想,許多含有化纖成分的口罩,不僅不能阻擋細小顆粒物,反而會造成嚴重的呼吸道傷害,甚至於引起呼吸道感染。
  • 預防霧霾pm2.5的電子口罩?
    口罩最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儘量減少人們吸入微塵及病菌的可能,但是隨著口罩發展越來越快,口罩的種類也逐步增加,口罩類型也是越來越多,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PM2.5口罩的特點性質,PM2.5口罩比傳統的口罩功能更多,普通口罩能做到的,PM2.5口罩一樣可以,並且還增加很多防範,比如其鉛炭布可以起到(
  • 防PM2.5口罩,與霧霾天氣鬥爭到底!
    那麼,這麼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功能性口罩真的如商家所宣稱的那麼好嗎?在商家宣傳的各種功能性口罩當中,除pm2.5口罩外還有竹炭、活性炭、棉紗、棉布、12層脫脂棉等等,還有大家普遍認識的N95、N90等N型口罩。
  • 綠盾PM2.5口罩經多地質監曝光後,實測過濾效果顯著
    近日央視報導稱,上海市質監局公布了對38批次口罩進行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的結果,多數品牌過濾效率低。  在報導中,上海勞動防護用品質檢站高級工程師王桂芬表示,我國目前尚無PM2.5防護效果標準,因此該檢測依據工業GB-2626標準進行,是一種標準的錯用。
  • 對付PM2.5「口罩神器」:棉布帶濾芯的
    《對付PM2.5,哪款淨化器是「神器」?》——揚子晚報2月20日獨家報導的20款空氣淨化器的比對實驗結果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也有讀者表示,與空氣淨化器相比,口罩的使用範圍更廣也更頻繁,那麼口罩的質量又怎樣呢?昨天,省質監局通過揚子晚報獨家發布了由江蘇省特種安全防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完成的口罩風險監測結果。
  • 3M發布青少年兒童PM2.5及顆粒物防護口罩
    核心提示:2月18日, 3M首款專為青少年兒童定製的8130SCN PM2.5及顆粒物防護口罩新品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標誌著3M在個人健康防護產品線上的進一步完善。   2月18日, 3M首款專為青少年兒童定製的8130SCN PM2.5及顆粒物防護口罩新品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標誌著3M在個人健康防護產品線上的進一步完善。3M大中華區總裁謝思明先生(Mr.
  • 防pm2.5口罩熱銷,防霾口罩你選對了麼?
    轉眼已入冬,街頭各式各樣的口罩,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這為很多商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商機,市面上一種叫「防霧霾」的口罩非常流行,甚至出現了脫銷現象,商家出售時自稱可防pm2.5。到底這種防霧霾口罩靠譜不靠譜,記者對此做了相關調查。最近一段時間,據工商部門調查,某品牌口罩所用的「一罩絕塵」、「雙微濾」、「安心百分百」等宣傳用語都是其公司正在申請的註冊商標,目前尚未審批通過。
  • 超八成口罩過濾效率不給力,綠盾、健怡、3M等品牌上「黑榜」
    快報訊(實習生 陳鑫 記者 朱蓓)因為霧霾「兇猛」,近年來霧霾口罩一直很暢銷。這些口罩的功能如何呢?昨天,上海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對口罩的風險監測,超八成口罩的過濾效率實測值低於參考值90%,其中包括綠盾、健怡、3M等常見品牌。
  • 防霧霾口罩能防PM2.5?抽檢超八成不合格
    「外包裝上標註的肯定都是濾芯的效果,什麼99%、100%的都是在裹著風筒吹出來的實驗數據,不是你戴上就能防99%的PM2.5。」
  • 中國「耐火紙之父」研製防霾口罩:PM2.5過濾率超95%
    口罩看似常見,其使用的材料卻有大有講究,得同時滿足兩個看似矛盾的特性:能過濾細微顆粒物,同時又要做到透氣舒適。 日前,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朱英傑帶領的科研團隊研製出可高效清除空氣PM2.5的新型過濾紙和口罩,對空氣PM2.5和PM10顆粒物的過濾效率均高於95%,同時透氣性良好。
  • 能過濾PM2.5的車,是不是也可以防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讓口罩一夜脫銷,防病毒已經悄然成為超級賣點,於是有車企開始宣傳自家車的空調可以防病毒,而這個防病毒的核心就是過濾PM2.5。從相關的數據看,美標過濾效果最好的是N100口罩,歐標是P3口罩,兩者對微小顆粒物過濾都可以做到99.9%以上。另外口罩的過濾方法跟篩漏不一樣,它的原理與國6排放車型所配備的GPF相似,顆粒物受氣流的影響,被堵在某些半封閉的隔層內,簡單講國6就是給汽車帶了一個口罩。因為口罩和GPF一樣都採用了並交叉設計,所以即便是更小的顆粒物,也能被吸附。
  • 防PM2.5吸入可戴N95口罩
    防PM2.5吸入可戴N95口罩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1.15 星期二     昨天,記者探訪了市區的幾家醫療器械店,發現主要銷售的是2.5元一個的一次性口罩,以往受到青睞的棉紗口罩每個2元。陽信路一家醫療器械店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島城的霧霾天比較嚴重,很多市民前來購買口罩。這裡銷售的主要是一次性口罩,價格相對便宜。    這些天網上有傳言說,只要多吃黑木耳等食品,就有預防PM2.5的作用。果真如此嗎?
  • pm2.5防護口罩過濾效果:綠盾、3m和瑞聖爾對比
    雖然供暖季還沒正式到來,看到窗外霧茫茫一片,空氣品質已經開始令人擔憂了,PM2.5指數也將成為每天必須了解的數字。PM2.5指的是空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可直接進入肺部。PM2.5防護口罩紛紛成為人們的出行必備搭檔,但是市面上的PM2.5防護口罩過濾效果真實情況到底怎麼樣呢?
  • 江蘇抽檢口罩超六成不合格 五成防不了PM2.5
    冬天霧霾高發季節,口罩成了大家抵禦霧霾最直接的選擇。但是,如今市面上出現各種號稱可以阻擋PM2.5顆粒物的口罩,戴上這種口罩就能真的防霧霾嗎?昨天江蘇省質監局發布2016年口罩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本次風險監測共檢測了160批次口罩產品,結果有99批次口罩存在質量問題,合格的只有61批次,合格率僅為38.1%。
  • 防PM2.5口罩市場現狀及發展方向!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資料庫統計,全國批准生產「一次性使用口罩」的生產廠家為128 家,網絡上在售口罩品種不下1000種。因為缺少監管,市場上有的PM2.5防護口罩標註等級混亂,所標註的依據標準也是多種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