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省重點建設的特色高水平大學
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
多彩的校園生活
便利的校區交通
豐富的食堂特色
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安徽理工大學
校門口的高鐵站
讓你與世界無縫對接
一路通暢
安徽理工大學
學術的專注端莊與青春的活力激昂
助力優秀的你在這裡揚帆起航
親愛的同學們!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將是大家成長過程中彌足珍貴的一段時光。我們期待在金秋時節與你相逢在美麗的安徽理工大學校園,相伴四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共同書寫無悔青春的炫彩華章,共同推進新時代學校建設發展,共同見證實現民族復興百年夢想的偉大時刻!
——校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亮
安徽理工大學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特色高水平大學,是安徽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創建於1945年)
安徽省重點建設的特色高水平大學
安徽省唯一一個由院士擔任校長的省屬高校
安徽省第一個擁有工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省屬高校
安徽省唯一擁有醫學院、附屬醫院的省屬理工科高校
全國首批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50所)
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99所)
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學校擁有一支專兼職結合、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其中教職工近2000人,專任教師近1300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600餘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雙聘院士22人,海外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領軍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其後備人選3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2人。擁有安徽省高校領軍人才重大項目團隊4個、重點項目人才團隊2個。
校第七次黨代會提出奮力創建
世界一流學科和國內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的奮鬥目標
學校黨委專題研究「雙一流」創建
2019年暑期舉辦清華大學 - 安徽理工大學
「雙一流」建設專題研修班
省教育廳聽取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
(安徽省唯一「特別支持」的「高峰學科」)建設情況匯報
學校舉辦「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國際學術會議暨
「協同創新組織」成立兩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工程院13位院士出席會議
學校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學校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
共建安徽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合肥)籤約儀式
學校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學校與蕪湖市人民政府共建環境友好材料與職業健康研究院
學校與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安徽理工大學中哲上海健康研究院籤約暨揭牌儀式
學校與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學校與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學校與約翰芬雷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學校舉行人工智慧學院、數字學院、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研究院揭牌儀式
學校舉行能源資源經濟戰略諮詢研究所揭牌儀式暨重大項目發布會
學校現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部(省)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級研究創新平臺32個。
深部煤礦採動響應與災害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煤炭安全精準開採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近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800餘項,其中「973」、「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60餘項,年均科研經費近1.5億元;近年來,獲得國家獎勵5項,省部一等獎18項,全國創新爭先獎狀1項,中國專利獎1項;獲安徽省創新爭先團隊獎1個、安徽省創新爭先獎狀1項,安徽省專利金獎1項以及教育部、安徽省及國家行業協會等科技成果獎勵240餘項,授權國內發明專利和國際發明專利800餘件。
深部煤礦採動響應與災害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主要依託的礦業工程和安全科學與工程是我校傳統特色優勢學科,圍繞深部煤炭資源安全、高效回採等重大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在深部煤巖體採動力學響應、深部開採多場耦合災變機理、深部採動災害防控科學深部開採三個方向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創新性研究。實驗室緊密圍繞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充分發揮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原始創新、技術開發和科技服務等五項職能,形成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新裝備兩類創新成果。
省領導指導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
風華幾十載,歷代礦業人砥礪前行,實驗室現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為核心的優秀創新團隊。成員中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全職1人),國家級人才5人,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40餘名教授在國內外學會兼任學術職務。
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來校作學術報告
實驗室憑藉強大科研實力和雄厚學術隊伍,先後承擔國家「973」、「86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等科研項目20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省部級獎勵100餘項。發表SCI論文EI論文500餘篇,專著80餘部,取得發明專利120餘項。
經過70餘年的建設,學校形成了以工科為主體,以地礦、爆破學科為特色,工、理、醫、管、文、經、法、藝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18個學院(部)和研究生院
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3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10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7個學科榜上有名,其中6個學科位列安徽省屬高校第一。
學校現擁有80個本科專業,其中:
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18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
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過專業8個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
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1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學校持續深化六大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突出三項特色,全面提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成效。在2015-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本科)(TOP300)中排名89位,在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本科)(TOP100)中排名80位,位列安徽省屬高校第一,展示了學校蓬勃向上、奮發有為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
我校首捧「挑戰杯」全國國賽「優勝杯」
我校首次入圍全國「挑戰杯」競賽發起高校
「創青春」創業大賽全國銀獎
「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安徽省金獎
「2+x」專業人才培養;本-碩-博人才貫通培養;卓越人才培養;主輔修專業人才培養。畢業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獲評「安徽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建校以來,學校共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20餘萬名。
校黨委書記郭永存為2019級全體新生上思政課
校長袁亮院士為本科生上創新課
大學生機器人協會入選全國「小平科技創新團隊」
大學生航模協會入選全國「小平科技創新團隊」
焦忠、梁亞斬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學校建立了完善的民生工程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國家獎助學金為主導,以校內優秀學生獎學金、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為輔助,以社會捐助為補充的多渠道、全方位獎助工作格局,通過「獎、貸、勤、助、減(免)」等多種方式資助學生完成學業,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獎:我校國家獎助學金覆蓋面達到在校生總數的25%,其中成績特別優異的學生可以申請享受8000元/(生•學年)的國家獎學金,成績優秀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申請享受5000元/(生•學年)的國家勵志獎學金。我校設有校內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為2000元/(生•學年)、二等獎為1500元/(生•學年)、三等獎為600元/(生•學年),覆蓋面達在校生總數的25%以上。同時,學校對學生發表論文、申請專利、學科競賽等也給予一定獎勵。
貸:我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首先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到當地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貸款最高額度8000元/(生•學年)。對家庭經濟確實困難或生源地助學貸款尚未到帳的新生,在報到入學時,學校開闢有「綠色通道」,經審核批准後可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後再根據核實後的情況,分別採取不同的辦法和措施予以資助。
勤:學校每年投入120多萬元設立千餘個大學生勤工助學固定崗位以及數以百計的臨時勤工助學崗位,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的機會。
助: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申請享受2000元、3000元、4000元/(生•學年)的國家助學金,同時,我校還設有 「院士獎學金」、「天能獎學金」、「宏大爆破獎助學金」、「江南化工助學金」、「龍軟科技獎學金」、「光明獎助學金」、 「華虹助學金」、 「土木年華獎學金」、「國華科技獎學金」、「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獎學金」、「潘達卿助學金」、「中哲」獎助學金等社會資金捐助設立的獎助學金。
減(免):對孤兒、烈士子女免收學費,其他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學校也會給予一定的學費減(免)和臨時困難補助。
學校積極開展對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先後與國內近80餘家大型企業、科研院所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並與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波蘭、日本、俄羅斯、烏克蘭、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地區)的6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國際合作關係,派遣人員到國外高校講學、訪問、攻讀學位、開展科技合作、互派留學生,有「一帶一路」沿線14個國家的留學生在校學習。常年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進行學術交流。
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保持在95%以上,兩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第二屆全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省屬高校僅有兩所),曾連續七年被評為「安徽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學校獲評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獲評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2020屆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1481人,升學率26.99%。
畢業生升學情況
傑出校友(部分)
楊和榮校友捐贈1000萬創立「中哲」教育基金
「宏大爆破」獎助學金捐贈及校企戰略合作儀式
2018-2019學年「國華科技獎學金」頒獎儀式
首屆校友企業招聘會
校友研討會暨創新論壇
宿舍環境 四人一寢 上床下桌
餐廳一角
教學樓
至誠體育場
至善書院
高鐵大學時代
第一附屬醫院(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
校內工商銀行
學校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豐大街168號
郵編:232001
學校招生諮詢電話:0554-6632810
6668487 6668194 6660276
學校網址:http://www.aust.edu.cn
更多招生問題
請諮詢安徽理工大學招生辦公室
安徽理工大學歡迎你!
1.權威發布 | 安徽理工大學2020年招生章程
2.2020招生季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築學院!
3.2020招生季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4.2020招生季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5.2020招生季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6.2020招生季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7.2020招生季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空間信息與測繪工程學院!
8.2020招生季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9.2020招生季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
10.2020招生季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來源:安徽理工大學招生辦
編輯、排版:毛古寶 王婷 郭鑫 陳琴 熊正雲 郭一帆
責編:徐潤辰
審核:方賢文 阮進華 黃勝龍 呂祥勇 施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