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活力興和」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
三、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隨著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改革也面臨新的任務,必須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同時,國際環境的深刻複雜變化對推進對外開放也提出新的要求。要按照《建議》提出的要求,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到2025年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經過多年改革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但仍然存在不少束縛市場主體活力、阻礙市場和價值規律充分發揮作用的弊端。「十四五」時期,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進一步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實踐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十四五」時期,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持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化務實合作,加強安全保障,促進共同發展。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四、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一個民族要實現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鍥而不捨、一以貫之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建議》提出,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大力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
《建議》提出,到2025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圍繞實現這一目標,要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系統性保護,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文化市場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同時,要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五、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千年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環境保護實現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但解決過去多年積累的大量環境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平衡和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加快推進綠色發展。
《建議》提出,要推進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進一步優化,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十四五」時期,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多措並舉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要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繼續開展汙染防治行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強化法律和政策保障,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宋潔 劉佳妮
審核/王遠飛
新聞熱線/ 0474-7215507
投稿郵箱/ xhrmt2019@126.com
聲明:興和縣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活力興和》官方微信
往期精選
【要聞】常達偉主持召開疫情防控現場辦公會
查看更多興和縣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專題培訓班
查看更多溫志俊一行考察學習我縣垃圾無害化處理及汙水治理工作
查看更多@興和人,咱也有屬於自己的APP啦!!!趕快下載吧!
查看更多一圖讀懂村「兩委」換屆工作總體要求
查看更多▼
原標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