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五大戰區陸軍機關已全部組建完成。圖為訓練中的陸軍/網絡圖片
大公網2月3日訊(記者馬浩亮)隨著五大戰區亮相,五大戰區陸軍機關也全部組建完成,均為副大軍區級建制。其中,東部戰區陸軍在序列中排名第一,機關位於福州。這也是時隔30多年,解放軍再度於福建設立大軍區級軍事領導機構。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秦衛江中將、原天津警備區政委廖可鐸少將出任東部戰區陸軍首任司令員、政委。
據東部戰區陸軍機關報《人民前線報》披露,1月24日,東部戰區陸軍在福州舉行成立大會。陸軍司令員李作成將軍旗授予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秦衛江、政委廖可鐸。《人民前線報》是原南京軍區機關報,此次軍改中,大軍區撤銷,該報轉隸東部戰區陸軍。
秦基偉子任東部戰區司令
東部戰區的兩位主官秦衛江、廖可鐸都是從北京軍區成長起來的高級將領,且兩人都是湖北老鄉。秦衛江出身將門,其父是前國防部部長秦基偉上將。胞弟秦天在本輪軍改中,由軍事科學院副院長調任武警參謀長。二人是解放軍現役大軍區級將領中唯一的「兄弟檔」,今次都履任一線要職。
秦衛江曾任北京軍區第65集團軍坦克旅旅長、副軍長,2005年升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2006年轉任第27集團軍軍長。2010年12月,跨區調升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秦衛江2002年被國防大學授軍事學碩士學位,是解放軍作戰部隊中第一位被授予軍事學碩士學位的軍職將領。
廖可鐸此前一直在北京軍區任職。曾任北京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38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天津警備區政委。2012年5月起還兼任天津市委常委。
裝備信息化含量最高
1956年,解放軍曾設立福州軍區,為大軍區之一,統轄福建、江西兩省的駐軍。1985年大裁軍之中,成立了近30年的福州軍區撤銷,併入南京軍區。今次在福州設立副大軍區級的東部戰區陸軍機關,是31年之後,首個在福建設立的大軍區級軍事領導機關。
新成立的東部戰區陸軍,在五大戰區陸軍序列中排名第一。整合了東部陸軍精銳力量,裝備遠程火箭炮、重型反坦克飛彈、陸航直升機等新型利器,裝備的信息化含量最高、數量最多,兵強馬壯,諸多裝備曾在去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威武亮相。
《人民前線報》在報導東部戰區陸軍成立時表示:「作為鎮守東南的陸軍力量,東部戰區陸軍使命如天、責任如山,任何時候都要枕戈待旦、常備不懈。」
【配稿】外媒高度關注戰區調整
據中新社報導:中國軍隊1日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受到外媒高度關注。國際輿論也同時矚目各大戰區的領導層成員。
路透社、美聯社和法新社均及時報導了有關消息。路透社引述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講話說,戰區擔負?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使命,對維護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全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聯社的報導說,中國軍隊調整劃設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和中部戰區,撤銷原瀋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成都軍區番號,將有利於聯合作戰指揮體制。
英國廣播公司和彭博新聞社等媒體都回顧了去年以來的中國軍事改革歷程。英國廣播公司主要關注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導也指出,加強中國軍隊的聯合作戰能力是把七大軍區改成五大戰區的重要目的,而強化中央軍委尤其是軍委主席對軍隊的掌控,則是整體軍改的重要目的之一。
【配稿】戰區總部與陸軍機關分設兩地
【記者馬浩亮】本輪軍隊改革中,以原七大軍區機關部分職能、機構為基礎,調整組建了戰區陸軍機關。此次機關設置方面的突出特點之一是,戰區總部與戰區陸軍機關分設在不同城市。
譬如,東部戰區總部設在南京,戰區陸軍機關設在福州。北部戰區總部設在瀋陽,戰區陸軍機關則設在濟南。此舉正是為了更好地落實「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分工,真正實現「戰」、「建」適度分離,打破過往大軍區機關包攬一切的模式。
戰區陸軍機關在隸屬關係上歸陸軍總部領導,按照「軍種主建」的原則,開展戰區範圍內陸軍各集團軍的建設和管理,包括人事、財務、物資、裝備等。戰區總部則專注謀劃「戰」。戰區陸軍機關與其他軍種機關一道,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提供保障。
目前,五大戰區陸軍領導班子也已配備完成。除了秦衛江、廖可鐸執掌東部戰區陸軍之外,原蘭州軍區政治部主任徐遠林中將已調赴濟南,擔任北部戰區陸軍政委。第54集團軍政委徐忠波少將則西調蘭州,出任西部戰區陸軍政委。
值得注意的是,徐遠林、徐忠波都出身於濟南軍區,且任職經歷十分相似。徐遠林歷任第20集團軍政治部主任、第54集團軍政委。徐忠波曾任第20集團軍政委。2014年7月徐遠林晉升蘭州軍區政治部主任後,繼任的54集團軍的正是徐忠波。
徐忠波2日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成立戰區陸軍,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大成果,是推進陸軍部隊轉型發展的戰略舉措,也是完善部隊建設管理和作戰指揮體系的關鍵步驟。
【配稿】軍委訓練部動員部主官公布
【記者馬浩亮】官方此間正式公布了軍委一廳六部三委主官名單。其中,此次軍改中新建組的訓練管理部、國防動員部軍政主官首度亮相。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鄭和、原第二炮兵政治部主任張升民出任軍委訓練管理部部長、政委。原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盛斌、原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朱生嶺出任軍委國防動員部部長、政委。
軍委訓練管理部的主要職能有二,一是加強對全軍軍事訓練的統一籌劃和組織領導,二是管理軍事院校。鄭和此前曾任第31集團軍參謀長、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總參謀部軍訓部部長,具有一線帶兵和統籌全軍訓練的雙重經驗。鄭和還曾留學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擁有軍事學碩士學位。而訓練管理部政委張升民曾任第二炮兵指揮學院政委,具備院校領導工作經驗。這一人事搭配,契合了訓練管理部的職能定位。
軍委國防動員部的一大重要職能是領導省軍區,開展國防動員和軍民融合。部長盛斌和政委朱生嶺,此前都長期在省軍區系統任職。盛斌曾任黑龍江省軍區司令員,朱生嶺曾任福建省軍區政委、上海警備區政委。這亦有助於他們履任新職。
其餘幾大軍委機構基本沿襲了原本總部制時代的人事架構。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秦生祥連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房峰輝、政治工作部主任張陽、後勤保障部部長趙克石、裝備發展部部長張又俠,分別是原總參、總政、總後、總裝的「一把手」。「三委」方面,原總政治部副主任兼軍委紀委書記杜金才出任新的軍委紀委書記,原軍事檢察院檢察長李曉峰出任軍委政法委書記,原總政治部科技委主任劉國治出任軍委科技委主任。
大公報2月3日A9版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