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7年第七屆維也納國際藝術公開賽現場。受訪者 供圖
中新網重慶8月16日電 (蔣青琳)重慶男孩李青倬日前在2017年第七屆維也納國際藝術公開賽一舉奪魁,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和讚譽。李青倬是本屆中國參賽隊中唯一獲得最高榮譽獎的選手,曾在國際上多次獲得小提琴比賽獎項。
「5歲那年,在偶然一次去親戚家玩的時候接觸到小提琴,發現小提琴很有趣。」李青倬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說,從那以後,每天晚飯後就會拾起來自己玩一玩,小學一年級開始,便跟隨王努老師(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開始學習小提琴初級階段基礎知識和技巧。
對於讓兒子學習小提琴,李爸爸認為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兒子第一次接觸小提琴的時候,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李爸爸說,「我們看到了他對音樂的特殊敏感性,便請老師教他系統學習小提琴。」
小學五年級考完業餘十級,2007、2008、2009連續三年參加「奧林匹克花園杯·快樂陽光」少兒才藝大賽,獲西洋類二等獎;2014、2015年連續兩屆參加「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獲西洋樂器小提琴類特等獎;2016年參加墨爾本迪肯邊際國際器樂聲樂比賽,獲西洋弦樂自選獨奏作品組青年組一等獎……從此李青倬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
今年8月,在第七屆維也納國際藝術公開賽上,李青倬憑藉一曲《波蘭舞曲》獲小提琴青年組冠軍,並獲得組委會頒發的最高榮譽獎。
圖為李青倬獲小提琴青年組冠軍,並獲組委會頒發的最高榮譽獎。受訪者 供圖
本次維也納國際藝術公開賽中國區組委會負責人徐敏介紹,維也納國際藝術公開賽是由歐洲國際藝術發展基金會發起,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七屆,其目的在於發掘音樂人才、發展音樂文化。本屆比賽有來自德國、俄羅斯、奧地利、拉脫維亞、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近一百名學生參加。組委會在每個比賽項目的正常排名之外,對表現優異者增設最高榮譽獎。李青倬是小提琴青年組冠軍,也是本屆中國參賽選手中唯一獲最高榮譽獎的人。
「其實選擇音樂之路就意味著要付出比同齡人更多的辛勞和汗水,一小節一小節地研究,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打磨,為一個小節重複練習成百甚至上千次。」李青倬告訴記者,「儘管如此,這12年以來,父母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時間上,都給予我最大可能的支持。」
李爸爸說,學習小提琴對孩子的智力和性格塑造都有幫助,尤其是孩子經歷成功和失敗,才知道如何面對,未來看他自己努力和發展。
提及未來的規劃,17歲的李青倬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今年暑假經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同意,應邀參加三周的夏校學習。通過在世界最頂級音樂學院的專業技巧學習和樂團排練,他已下決心報考這所全世界音樂學子夢寐以求的音樂學院。
李青倬說,自己學習音樂最大的快樂來自通過自己的演奏帶給別人快樂和微笑,同時大家的快樂和微笑也讓他的藝術得到了升華,自己一定會加倍努力,把更多更好的藝術呈現在廣大朋友們面前。「我的目標不止是做一位技藝嫻熟的樂手,而是全面發展成為內外兼修的小提琴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