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哈嘍,大家好!前段時間和大家提到了讓excel自殺的VBA代碼,引起了不少小夥伴的討論,都說想看部落窩分享更多關於excel中VBA的知識,別催別催,這不就來了嗎。學習更多技巧,請收藏部落窩教育excel圖文教程。
說在【前言】前面的話
如果你已經準備開始學習EXCEL VBA,或者看了此文後對學習EXCEL VBA有了絲絲興趣,還想繼續跟隨作者「由淺入深」的學習VBA,那就在評論區留言「繼續VBA!」,點一下「在看」、「關注」不迷路,你的「打Call」就是作者寫作的動力。
【前言】
一座冰山浮出海面,我們看得到浮在海面以上的部分,還有一部分卻是浸在海面以下的,如果不考慮海水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差異,那麼「海面以上體積:海面以下的體積≈1:9」。在EXCEL中也有類似的一個比例,那就是「日常使用的知識:excel不會應用的知識」,但是這個比例大概有多少就不好說了,因為每個人掌握EXCEL的程度是不一樣的,不敢說「九牛一毛」,但是大部分的同學還只是用到「皮毛而已」。當你有一天真正的運用到了VBA,才會對EXCEL的運行原理有更加透徹的理解和使用。
【正文】
VBA在EXCEL中本質上是對於操作對象的操作,是對被操作對象的各種屬性和方法的運用,將日常我們需要手工操作或者函數引用的內容,編輯成VBA可以識別的語言,在觸發條件下實現自動化運行的過程。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RANGE(單元格區域)」時常會用到的操作。
一、SELECT屬性
英語中SELECT被譯作「選擇、選定」的意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選中單元格區域」,下面舉幾個例子。
1.選擇連續區域。例如,我們有一段代碼如下:
Sub 選中單元格()
Sheets("select").Range("A1:D6").Select
End Sub
代碼含義:選中《select》工作表的A1:D6單元格區域。
2.選擇一個單元格。如果我們只需要執行選擇一個單元格的操作,那可以按下面的寫法處理,如下:
Sub 選中一個單元格1()
Range("B1").Select
End Sub
Sub 選中一個單元格2()
[C2].Select
End Sub
Sub 選中一個單元格3()
Cells(3,4).Select
End Sub
這裡我們給出了三段代碼,運行效果如下:
為什麼用了三種方式來寫,這裡就需要講到單元格在VBA中的表示方法了。
<小知識>
在VBA中對於單元格的表達方式主要有三種:RANGE、CELLS、中括號。
(1)RANGE:書寫方式是在RANGE表達式後的括號中,寫出需要被引用的單元格區域,如上面的A1:D6,或者直接寫某一個單元格地址A1。注意單元格地址需要用英文狀態的雙引號括起來才能生效。
(2)中括號:這是一種單元格表達式的簡便寫法,如:[A1:D6]、[A1],不需要加雙引號。
(3)CELLS:它是一種以行列號鎖定單元格的方式,語法為CELLS(行號,列號)。它只能選定一個單元格,如上面的CELLS(3,4)等同於RANGE("D3")或者[D3]。如果需要使用CELLS表示一個區域,可以結合RANGE,如RANGE(CELLS(1,1),CELLS(3,4)),就代表引用A1:D3區域。
相對於上面兩個小節的內容,細心的同學一定可以看到,在我們的代碼中有的指定了工作表,如第1小節的代碼Sheets("select").Range("A1:D6");有的沒有指定工作表,如第2小節的那三段代碼,此時我們就要引用一個新的概念:ACTIVESHEET。
其實我們在寫這兩個小節的內容時,建立了兩個工作表,如下圖:
在寫第1小節的內容時,我們是選中了「select」工作表之後操作的,此時的「select」工作表就是ACTIVESHEET工作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被選中的工作表」或者「前臺顯示的工作表」。
而當我們的ACTIVESHEET 工作表是「select單元格」工作表時,同學們還「敢不敢」再運行一下「工程:選中單元格」呢?
Sub 選中單元格()
Sheets("select").Range("A1:D6").Select
End Sub
作者E圖表述知道你們都「膽大妄為」,但結果就是代碼報錯,因為SELECT屬性一定要在ACTIVESHEET表中才有效,如果ACTIVESHEET和代碼中SHEETS工作表名稱不一致,則不能運行。如果代碼中沒有指定SHEET,那麼代碼默認只在ACTIVESHEET中運行。
3.選擇不連續區域。舉個例子,代碼如下:
Sub 選中不連續區域()
Range("A1:D6, E10, E1:F3").Select
End Sub
在VBA中對於選中不連續區域的表達方式,就是用一個逗號間隔開地址,然後再用英文狀態下的雙引號將它們括起來,這樣就可以完成引用。
4.選擇區域的交集部分。舉個例子,代碼如下:
Sub 選中交集區域()
Range("A1:D6 D1:F3").Select
End Sub
在例3中,逗號是聯合引用符,那麼區域的交集部分,在EXCEL中是使用空格連接的。學習更多技巧,請收藏部落窩教育excel圖文教程。
這和我們使用工作表函數的道理是一樣的。怎麼?你還不知道工作表函數的「交集引用」嗎?寫法都是一樣的,如下圖所示:
二、單元格賦值
「賦值」,顧名思義,其實就是給某一個對象的屬性「賦予一個值」,按照賦值的規則,賦予的內容可以是「數值」、「文本」等等。當然在VBA中值的格式有很多,我們可以先易後難,先了解日常使用的,再去考慮深入研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方法,「先了解用法,再了解還可以怎麼高級的運用!」
1.單元格賦值。給一個或者多個單元格賦值的過程,其實很簡單。想想我們在使用工作表函數的時候,是不是需要先輸入一個「=」,函數才能生效。這個「=」就是給單元格賦值的命令符,代碼如下:
Sub 賦值1()
Sheets("單元格賦值").Range("A3") = 6
Sheets("單元格賦值").Cells(4, 1) = "乘數"
Sheets("單元格賦值").[A5] = "被乘數"
End Sub
在代碼中,我們依然使用了三種單元格的表示方式,分別給A3、A4、A5單元格進行了賦值,這其中有數值,也有文本,當然文本需要使用英文狀態的雙引號括起來,這個規則和工作表中函數的寫法是一樣的。
2.跨表引用,計算式結果賦值。我們在工作表「select」中設置了兩個數值,現在將兩個值的乘積賦值給B3單元格,代碼如下:
Sub 賦值2()
Sheets("單元格賦值").Cells(3, 2) = Sheets("select").Range("B2") * Sheets("select").Range("B3")
End Sub
「select」工作表的B2單元格是4,B3是6,相乘等於24,用「=」號賦值給了「單元格賦值」工作表中的Cells(3,2)單元格(即B3單元格)。就是如此簡單,只要了解了代碼的表達式寫法,就可以寫出VBA代碼啦~
3.工作表函數也能在VBA中使用。如果你要匯總一列數據,是不是馬上就會想到SUM函數,其實在VBA中一樣可以使用SUM函數。舉個例子,代碼如下:
Sub 賦值3()
Sheets("單元格賦值").[C1:C10] = 1
Sheets("單元格賦值").[C11] = Application.WorksheetFunction.Sum(Sheets("單元格賦值").[C1:C10])
End Sub
給一個區域賦同一個值,再使用SUM工作表函數對這個單元格區域匯總求和,Application.WorksheetFunction就是調用工作表函數的語句。
【編後語】
看完文章有沒有GET到一些VBA的入門知識呢?作者E圖表述認為,VBA不應該有「初級知識」這種說法,因為高級語句也是由這些基礎知識構建起來的,先學基礎,再積累思路,相信同學們一定可以自己寫出代碼。學習更多技巧,請收藏部落窩教育excel圖文教程。
****部落窩教育-VBA編程基礎教程****
原創:E圖表述/部落窩教育(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更多教程:部落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