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上了熱搜,而且熱度很高。大家一起來圍觀。
看到水果姐曬出的一張產後自拍,一大波網友高喊「太醜太難看」,而生過娃的過來人紛紛表示「這就是事實!」
來看這張引發熱議的照片,她穿著吸奶胸衣和產婦內褲,標註說妝發打造者是「筋疲力盡」。
再次升級當媽的劉璇力挺水果姐,感慨大家對新生媽媽的要求好苛刻啊~坦言產後身材不盡如人意,才是所有新生媽媽的真實寫照。
整個孕期,寶寶是一點點長大的,而媽媽的身體也是慢慢變形的。又不是機器人,「卸貨」了身材瞬間就能恢復。
產後恢復是需要時間的,好嗎?!
可能有人一說到產後恢復,就直接認為是身材恢復。其實不限於此,產後恢復還包括身體各系統器官的恢復,主要指的是
子宮由妊娠的狀態恢復到妊娠前狀態,
骨盆肌肉恢復因分娩而減弱的彈性,
腹部、背部肌肉力量的恢復這些。
每一項都超重要的~
有效的產後恢復運動
產褥期(產後6—8周,也就是42—56天)。在這段時間,媽媽身體的各個系統、器官還沒完全恢復孕前的狀態,再心急也別像普通人一樣開始鍛鍊。特別是之前沒有運動習慣的。當然,這個時候咱們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一些簡單的動作還是可以進行的,可以鍛鍊力量,燃燒熱量,促進身體恢復。(ps:若不是正常順產,比如說剖宮產,或孕期、生產時有其他疾病,最好先諮詢產科醫生之後,再進行鍛鍊。)
1. 走路
對,沒錯,就是走路。產後,咱們要試著自己下床走路。
大家別捉急,慢慢來,一開始可以在床邊少量多少的來,然後逐漸增加走路的時間和速度。如果身體情況允許,沒有頭暈等不適,反應沒變慢,可以從嘗試倒著走,或是走[之]字等。
對啦,還可以抱著孩子走,也能鍛鍊身體呢~
2. 腹式呼吸
孕期時,不少孕媽因為腹部壓力的增加改為胸式呼吸。產後腹部壓力減小了,大家可以試著腹式呼吸,來助力腹部各器官歸位、肌肉恢復力量和彈性,讓子宮儘快恢復等。
產後1小時就可以試試哦~吸氣時鼓起肚子,呼氣時收緊肚子。產後前幾天,如果有宮縮痛的情況別勉強自己,可以慢慢開始做深呼吸。開始時宜平躺練習,之後餵奶、走路時可有意識練習。
如果你能保持習慣那恭喜啦,擁有一個緊實的腹部不是夢。
3. 凱格爾運動
產後24小時就開始進行啦~順產的旁友更要做哦,可以幫助鍛鍊骨盆肌肉,緩解漏尿、尿失禁,改善陰道鬆弛情況。
方法很簡單:躺在床上練習,每次都用最大力氣收縮骨盆的肌肉,然後加油儘量多堅持會兒,之後放鬆,做 10 次為一組,每天做 3 組。也可以在排尿的時候做,控制盆底肌肉,中斷排尿。
找不到骨盆肌肉看這裡:在排尿的中途嘗試中斷排尿,此時收緊的那塊肌肉(在尿道、肛門附近)就是骨盆肌肉。
4. 和寶寶玩耍
產褥期過後,如果你體檢確認身體沒問題,就可以和常人一樣鍛鍊身體啦~如果你孕期有規律的運動習慣,那麼開始慢慢恢復進行孕前的鍛鍊項目。如果孕前並沒有這一習慣,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開始系統的產後恢復訓練。
這裡要說明一點,並不是去戶外跑步或去健身房才能鍛鍊,在家也可以的,還能把鍛鍊時間當成是親子玩耍時間。特別是寶寶 3、4 個月大頸部發育完善的時候,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完成一些動作,比如鍛鍊胸部的動作:
躺在硬板床上或鋪上瑜伽墊的地板上,兩手託起寶寶的腋下,靠近自己的胸部,吸氣,呼氣時慢慢將寶寶舉起。注意,胳膊不要完全伸直。再吸氣,慢慢將寶寶放在胸口,休息一會兒,再做下一個。
大家量力而行,做 8~15 個。
鍛鍊腿部和臀部的箭步蹲、深蹲,大家也可以試試。需要注意是,帶著寶寶一起運動,媽媽力量要足夠,畢竟安全最重要。
警惕腹直肌分離
但也有些媽媽產後肚子怎麼也瘦不回去,這可能是因為腹直肌分離。
孕晚期時,由於寶寶的快速成長,兩側腹直肌慢慢被撕開失去彈性,產後半年甚至一年都無法恢復。如果你產後很久還挺著一個皺皺的大肚腩,很可能就是腹直肌分離導致。
如果比較嚴重,可能還需要手術治療。這裡教大家如何判斷是否存在腹直肌分離:
大家可以用手指寬度來測量分離的距離。如果2指及以內,是正常值;如果可放入2—3指就要注意了,可通過產後修復、塑性來改善;如果3指以上,建議就醫。
最後,希望大家對於產後媽媽的身材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