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多個探頭緊盯武漢江河湖庫,實時監測水情雨情

2020-12-11 荊楚網

長江網6月26日訊(記者黃師師 通訊員廖宇智)26日8時30分,打開武漢市水務局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實時監測查詢長江武漢關水位,可以看到最新的水位數值——23.83米。同樣在這一平臺,點擊「氣象專報」,可以看到未來幾天武漢天氣形勢走向。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稱,第一時間掌握水情、雨情,有助於武漢市掌握防汛減災「主動權」、提升防汛排澇的精準度。

目前,全市共計設有各類水位站點790餘處、雨量站點500餘處、視頻監控點6萬餘個。防汛抗旱排澇信息採集覆蓋我市長江漢江、中小河流、水庫以及重點水系湖泊港渠。位於武漢市水務局的終端平臺——武漢市水務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集成了水務所有應用系統和功能模塊。藉由這一平臺,可以全面掌握由前方監控點採集的各類數據。比如在「排澇泵站智慧管理系統」中,全市的大中型排澇泵站裝機情況、運行工況、前池水位、匯水區相關節點水位等信息一目了然,並能實時監控泵站現場運行情況,除了在線查詢,系統還具備預警功能。進入汛期,長江、漢江,各中小河流以及湖泊、水庫的水位狀況,一直都是系統監測的重點。在平臺的「實時監測監控系統」中,記者看到了系統收集到的10大類信息,包括涵河道水情、湖泊水情、水庫水情、涵閘水情、港渠水情、雨量信息、泵站工情、土壤墒情、山洪災害、水系監測等。「收集數據後,我們會進行分析研判,採取相應防汛排澇措施,」該負責人說,梅雨期間,降雨頻繁,湖泊水位就是關注的重點。如發現湖泊水位上漲,而未來又有新一輪降雨,就有可能提前部署相關泵站預排,降低湖泊水位,為雨水留出空間,避免區域漬水。

據介紹,建設防汛指揮體系、合理布設各類數據視圖、提高指揮決策水平、實現智慧防汛是建設智慧水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水務可將海量水務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處理,並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流程,從而達到「智慧」的狀態。

相關焦點

  • 水庫工程的雨情水位實時監測方案
    水庫工程是以景觀供水為主、兼顧防洪的小型水庫工程,建立一套快速反應的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及時、準確地收集水文數據,進行水情預報以增加有效預見期、提前採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實現目標水庫水雨情監測系統(水雨情與圖像視頻一桿式):實現對庫區降雨量、水位、圖像(視頻)自動採集。系統建成後將進一步實現對水庫流域雨量水位實時監控,及時準確地獲取水情、雨情信息,提高洪水預測報水平,增強防災抗災和配水調度能力。
  • 水庫水雨情自動監測系統詳解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水利工程在國民經濟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水庫水雨情自動監測系統,防汛更是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有水庫8萬座左右,其中土石壩多數,病險水庫佔水庫也很多。眾所周知,水庫在防洪、興利上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如何保證水庫安全,及合理有效的利用水資源,是水利建設者需要探討的主要內容。目前,國家提出了建設 「數字水利」的目標。
  • 湖北6100多座水庫水雨情實現自動測報 可通過手機實時查看
    「實時水位87.2米,比汛限水位低1.2米,水量83.2萬立方米,總庫容164萬立方米。」5月9日,省水利廳水庫處副處長李凱在手機上,打開全省水庫水雨情自動測報系統APP,輕點當陽市河溶鎮董衝水庫,庫容、水量、大壩情況等一目了然。這是我省水庫裝上「智能千裡眼」帶來的便利。
  • 基於單片機教學和實訓應用的水情監測系統的設計
    0 前言  水情監測系統是一種實時採集監測區域內水位、pH酸鹼度等信息的數據採集及顯示預警系統,以便於相關部門根據監測信息及時做出預防措施,從而減少水害損失、提高水資源利用率[1]。本文將介紹一款服務於單片機教學和實訓應用的自製水情監測系統。
  • 水文人不懼風雨險情 日夜監視江河水情
    連續值班32個小時緊盯水情 6月5日開始,東江流域降雨不斷,「龍舟水」來勢洶洶。 惠州水文分局聞「汛」而動。惠州水文分局水情科工程師張健明說,6月7日、8日,他連續高強度值班32個小時,時刻盯著水情變化,及時與該局首席預報員鍾華會商,第一時間發出一份份預警預報信息。 強降水持續不斷,為強化水情測報,確保數據及時、準確。6月8日,惠州水文測報中心兩支應急水文監測小隊,攜帶儀器奔赴一線測站進行水文數據搶測。
  • 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及時、準確地收集水文數據,保證大壩運行安全
    水庫工程是以景觀供水為主、兼顧防洪的小型水庫工程,建立一套快速反應的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及時、準確地收集水文數據,進行水情預報以增加有效預見期、提前採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為了驗證設計和施工質量,保證大壩運行的安全,及時發現問題,需要對大壩進行全面的安全監測。實現目標水庫水雨情監測系統(水雨情與圖像視頻一桿式):實現對庫區降雨量、水位、圖像(視頻)自動採集。系統建成後將進一步實現對水庫流域雨量水位實時監控,及時準確地獲取水情、雨情信息,提高洪水預測報水平,增強防災抗災和配水調度能力。
  • 倍特威視智慧水利水情監測系統
    智慧水利水情監測系統對湖泊水庫水位自動檢測,掌握水位實時動態,當水位超過警戒線時,立即觸發告警。倍特威視智慧水利水情監測系統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利工程在國民經濟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湖泊水庫水情監測系統對湖泊水庫7*24小時實時監控,讓防汛抗洪工作逐步從被動抗洪向主動防汛轉變
  • 水雨情和山洪地質災害監測系統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功能
    打開APP 水雨情和山洪地質災害監測系統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功能 佚名 發表於 2020-01-10 17:07:32 水雨情和山洪地質災害監測系統是一種重要的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集信息採集、傳輸、分析和預警等多功能於一體,實現了預警信息及時、準確地上傳下達,從而使可能受災區域能夠及時採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 暴雨大風將至 浙江24小時值班值守加強監測
    應欣睿 攝中新網杭州5月25日電(應欣睿)25日,記者從浙江省應急管理廳獲悉,預計本周該省將出現過程性降雨,從今日夜裡到明日(5月25日—26日),浙江省陰有中到大陣雨或雷雨,浙中南地區部分暴雨;5月29日至6月初,浙中南多降雨天氣,其中5月29日-30日受低空急流、切變和低槽東移的影響,浙江省自北而南先後有較明顯陣雨或雷雨過程,部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沿海海面有
  • 預判雨情、精準指導 浙江精細化基層防災減災模式跑贏暴雨
    7月8日9時,根據新安江庫區水情雨情,水庫開啟9孔洩洪閘,這是其建成以來首次9孔全開洩洪。截至7月10日7時,新安江庫區水位降低至107.91米,目前仍在繼續回落中。108米,是新安江水庫本次洩洪中的關鍵節點。
  • 景德鎮市加快水庫水雨情自動監測系統建設
    為提高水庫自動監測能力,保證工程安全度汛,市水利局依託與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開展的全面戰略合作,大力推進小型水庫水雨情自動監測系統建設。目前,已先期完成20座小型水庫試點工作,大大提高了水雨情預測預警的時效性和精準度。  該市現有小型水庫452座,其中55座小(1)型水庫和238座小(2)型水庫建有水雨情自動監測系統,還有159座小(2)型水庫未建水雨情自動監測系統。
  • 長江中下遊多地水位破紀錄,武漢市民聚集長江邊看水情
    7月12日,湖北武漢。受長江上遊降雨和三峽洩洪影響,長江武漢段水位持續上漲,據長江水文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2 : 00,長江武漢段水位已達28.76米,成為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第四高位。而據預測,長江漢口站水位將在16日漲到29.2米,一旦達到這一水位,也意味著長江武漢段水位將達到歷史第三位,僅次於1954年和1998年。武漢市防汛專家表示: 面對這樣的一個嚴峻的形勢,武漢市是做好了充分的迎戰大洪水的準備。防洪標準都是達到了1954年的洪水位超高兩米的這樣一個標準,所以從堤防的設施來說,是有強有力的保障。
  • 武漢裝25萬個監控探頭 清晰度堪比電視直播(圖)
    昨日,被譽為城市「智慧之眼」的武漢城市視頻監控系統,成功通過專家組驗收;武漢市市長唐良智親自按動、開通該系統,宣告遍布全市的25萬個視頻監控探頭正式上崗。  武漢城市視頻監控系統2009年9月啟動建設。歷時兩年建設後,終於成功通過由兩院院士李德仁、工程院院士趙梓森等組成的專家組驗收。
  • 重慶發布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重要雨情、水情信息1小時內上報
    《預案》明確,氣象、水文部門應將重要雨情、水情信息在1小時內報市防辦,控制站點的重要水情應在30分鐘內報市防辦。各級防辦應及時報送水旱災害信息,對重大災險情,應儘快核實情況並報本級政府和上級防辦,做到30分鐘內電話報告,1小時內書面報告。其中,預警共劃分為江河洪水預警、山洪災害預警、漬澇災害預警、工程災害預警、乾旱災害預警、供水危機預警等六類。
  • 雨情災情水情,浙江、貴州廣電傳遞溫情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融媒體新聞中心孫宇介紹,截至7月13日14時,中國藍新聞客戶端上汛情相關內容總點擊量已達653萬。並且,全天候滾動發布雨情汛情搶險救災最新消息。對於新安江水位變化情況、各地啟動應急響應情況、各地道路交通管制情況等重要消息,客戶端還及時彈窗推送,第一時間傳遞關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