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數字出版高速增長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基於2016年新聞出版統計年報數據,分為綜述、產業結構分析、產品結構分析、地區結構分析、單位數量及就業人員情況分析、出版傳媒集團分析、出版傳媒上市公司分析、產業基地(園區)情況分析8部分,對於業內人士深入了解我國新聞出版行業的發展狀況極具參考價值。人民網研究院梳理了報告的主要內容,以饗讀者。

     1 產業營業收入總規模增長

    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營業收入超過2.3萬億

    2016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3595.8億元,較2015年增加1939.9億元,增長9.0%。利潤總額1792.0億元,增長7.8%。

    印刷複製、數字出版和出版物發行分居收入前三位,數字出版佔比提高。印刷複製、數字出版和出版物發行三者營業收入合計21859.1億元,較2015年增長9.9%,佔全行業營業收入的92.7%,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數字出版佔24.2%,提高3.9個百分點;印刷複製和出版物發行收入佔比則有所下降。

    對外版權輸出增速加快,數字出版物出口佔出版物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2016年,全國共輸出版權11133種,較2015年增長6.3%,提高4.6個百分點;其中,輸出出版物版權較引進出版物版權增長速度高出3.2個百分點;電子出版物版權貿易實現大幅順差,淨輸出1047種,增長192.5%,輸出品種數量為引進品種數量的5.8倍。數字出版物出口3055.3萬美元,增長29.1%,佔全部出口金額的27.7%,提高5.1個百分點。

    2 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數字出版高速增長

    主題出版、主流媒體傳播力影響力進一步彰顯,服務大局能力持續提升。共有109種書籍當年單品種累計印數達到或超過100萬冊,較2015年增加41種。在年度單品種印數排名前10的書籍中,主題出版品種繼續佔據半壁江山,《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當年總印數超過5200萬冊,《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總印數超過600萬冊,《全面小康熱點面對面》總印數超過200萬冊。《時事報告》平均期印數超過400萬冊。《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等報紙平均期印數均超過100萬份,《人民日報》平均期印數穩居綜合類報紙第一。

    圖書出版結構進一步優化,本土原創文學和少兒類圖書表現搶眼。2016年,重印圖書品種與總印數增速均大幅超過新版圖書,反映出暢銷書所佔比重進一步提高。少兒圖書出版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品種4.4萬種,增長19.1%,總印數7.8億冊(張),增長40.0%。《平凡的世界》《曹文軒純美小說草房子》等8種本土原創文學、少兒類圖書當年累計印數均超過100萬冊。

    數字出版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對全行業營業收入增長貢獻超三分之二。數字出版實現營業收入5720.9億元,較2015年增加1317.0億元,增長29.9%,對全行業營業收入增長貢獻率達67.9%,提高7.7個百分點,增長速度與增長貢獻在新聞出版各產業類別中繼續位居第一,已成為拉動產業增長「三駕馬車」之首。數字出版中,網絡動漫營業收入增長250.7%,在線教育營業收入增長39.4%,勢頭迅猛,增長速度在數字出版所屬各類別中名列前茅。

    報刊出版仍面臨嚴峻挑戰,報紙出版主要經濟指標降幅趨緩。與2015年相比,期刊出版總印數降低6.3%,總印張降低9.4%;報紙出版總印數降低9.3%,總印張降低18.5%;平均期印數超過百萬冊(份)的期刊和報紙分別減少3種和1種,平均期印數前10位的報刊總印數繼續整體下降。但市場定位和讀者對象更為明確的專業類、讀者對象類報紙,總印數降幅分別為3.6%和1.0%,低於整體降幅5.7個百分點和8.3個百分點,反映出報紙出版供給側的專業化、細分化改革成效初顯。報紙出版主要經濟指標下滑速度趨緩。報紙出版營業收入降低7.6%,較2015年收窄2.7個百分點;利潤總額降低15.7%,收窄37.5個百分點。43家報業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降低2.5%,收窄4.4個百分點;受益於投資收益與補貼收入等大幅增加,利潤總額止跌回升,增長59.4%,提高104.5個百分點;營業利潤出現虧損的報業集團29家,減少2家。

    數字閱讀與紙書閱讀此長彼長,「聽書」正在成為新興閱讀方式。2016年我國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9%,較2015年略有提高。數位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8.2%,提高4.2個百分點;成年國民手機閱讀率為66.1%,提高6.1個百分點。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8%,提高0.4個百分點;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5.0%,提高3.9個百分點。國民聽書率達到17.0%,「聽書」正成為國民新興閱讀的重要方式之一。

    3 新聞出版單位數量下降,報紙、期刊從業人數降幅大

    新聞出版單位數量下降,企業法人單位佔據主導。2016年,全國共有新聞出版單位30.5萬家,較2015年降低3.0%。其中,法人單位15.2萬家,增長1.5%,佔單位總數的49.9%;個體經營戶14.4萬家,降低7.3%,佔47.3%。企業法人單位數量繼續增加,在全行業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和利潤總額中所佔比重繼續提高;個體經營戶數量與佔比繼續下降。在印刷複製企業和出版物發行企業中,國有全資企業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所佔比重繼續降低,民營企業所佔比重繼續提高。

    就業總人數增長,報紙、期刊從業人數降幅大。2016年,全國新聞出版業直接就業人數為453.9萬人(不包含數字出版、版權貿易與服務、行業服務與其他新聞出版業務單位就業人員),較2015年增長1.3%。印刷複製業直接就業人數336.1萬人,提高3.2%;出版物發行業77.4萬人,降低2.7%;報紙出版業22.4萬人,降低7.5%;期刊出版業10.3萬人,降低7.0%;圖書出版業6.7萬人,降低0.4%。

    4 出版傳媒集團集群基本形成

    出版傳媒集團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顯著增長,整體規模持續壯大,行業佔比明顯提高。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共有經國務院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或省級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的出版傳媒集團126家,其中圖書出版集團40家、報刊出版集團47家、發行集團27家、印刷集團12家。

    百億級出版傳媒集團集群基本形成,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加深。全國120家圖書出版、報刊出版、發行和印刷集團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76.1億元,較2015年增加474.3億元,增長15.8%;實現利潤總額296.6億元,增加49.4億元,增長 20.0%。共有16家集團資產總額超過百億元,其中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限公司和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6家集團資產總額、主營業務收入和所有者權益均超過百億元,「三百億」集團陣營增加2家;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2家集團資產總額、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百億元。

    說明:綜合評價得分系選取主營業務收入、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和利潤總額四項指標,採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過SPSS直接計算所得,僅用來顯示各單位的相對位置,負數並不代表負面評價。

    5 出版傳媒上市公司發展穩健

    出版傳媒上市公司規模不斷擴大,保持穩健發展態勢。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在境內外上市的出版傳媒公司共計37家。其中,出版公司11家,報業公司7家,發行公司6家,印刷公司10家,新媒體公司3家。其中在中國內地上市33家,在中國香港上市4家。與2015年相比,新增上市公司2家,均在中國內地上市。其中,出版公司1家,為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公司1家,為四川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新華文軒成為首家「A+H」兩地上市的出版傳媒公司。

    上市公司主業挺拔,產出利潤快速增長。2016年,33家在中國內地上市的出版傳媒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368.9億元,增加235.1億元,增長20.7%;實現利潤總額170.6億元,增加36.7億元,增長27.4%;擁有資產總額2489.4億元,增加520.8億元,增長26.5%。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和所有者權益均超過百億元,共同組成「三百億」公司陣營;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首次超過百億元,「百億」公司達到11家,佔出版傳媒上市公司總數的三分之一。出版公司主業挺拔,出版、發行、印刷繼續保持核心主業地位。全部10家出版公司的出版、發行、印刷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所佔比重平均為61.0%,其中,7家公司佔比超過三分之二。數字出版、在線教育、新媒體、遊戲娛樂、影視文化、大數據等新業態、新領域布局進一步廣泛,媒體融合和跨界融合趨勢明顯,發展勢頭良好。

    6 新聞出版產業基地規模進一步壯大

    2016年,30家國家新聞出版產業基地(園區)共實現營業收入2306.2億元,擁有資產總額2934.5億元;其中14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園區)營業收入較2015年增長17.4%,資產總額增長36.6%。7家基地(園區)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均超過百億元,其中6家為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園區),新增廣東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和西安國家數字出版基地2家。上海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營業收入突破400億元。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人民網傳媒」,原標題為:《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精華一覽,轉發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國家新聞出版署:2017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2017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2017年,我國新聞出版產業規模、效益穩步提升,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不含數字出版)實現營業收入18119.2億元,較2016年同口徑增長4.5%。
  • 2019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 (摘要)
    2019年全國期刊業基本情況2019年全國新聞出版業產業分析報告(摘要 期刊部分)《2019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2019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摘要)》正式發布,為了給全國期刊工作者提供工作參考,我們摘取了關於全國期刊業的相關內容,希望給大家工作和研究帶來幫助。
  • 中國數字出版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除了行業自身的努力外,我國數字出版業的高速發展還得益於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年以來,國家公布了相關的國家規劃,把數字出版技術、數位化的出版、印製和發展新媒體列入科技創新的重點。**年到**年,政府又出臺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關於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促進數字出版發展的積極政策和措施。
  • 第十屆數博會開幕,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發布
    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昨天(21日)在京開幕,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發布了《2019-2020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9881.43億元,較上年增長11%。
  • 第十屆數博會將發布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
    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將於12月21日在北京舉行。此次博覽會以「創新引領消費融合賦能變革」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現出版界戰「疫」、助力扶貧兩大主題展,總結「十三五」成就,期間還將發布《2019-2020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
  • 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極具活力
    「2019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9881.43億元,較上年增長11.16%。」12月21日至22日,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在京開幕,本屆數博會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導,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
  • 2018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摘要版)
    原標題:2018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摘要版)   產品結構   主題出版持續走強 新書印數大幅回升   主題出版、主流報刊傳播力影響力持續提升。 2018年,全國出版社科人文類書籍36.3萬種,較2017年增長2.0%,佔書籍品種總數的83.2%;科學技術類書籍7.0萬種,增長5.3%,佔15.9%;綜合類書籍0.4萬種,降低2.6%,佔0.9%。
  • 2020-2026年中國出版行業發展全面調研及未來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出版行業發展全面調研及未來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出版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出版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出版市場資料進行整理,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出版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大陸出版產業的現狀及兩岸出版合作
    大陸出版產業的現狀及兩岸出版合作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 陳 昕   本文首先對改革開放30年以來大陸出版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說明大陸 出版產業這30年經歷了一個高速增長的發展時期;然後描述大陸出版產業發展方 式正處在轉型階段,以及這一轉型的內在要求和外部挑戰,同時介紹了大陸出版產業增長方式轉型的基本路徑和新的商業模式的基本特點
  • 《中國圖書出版產業報告》英文版新書發布會
    英國當地時間2012年4月16日下午,在倫敦伯爵宮展覽中心Hampton會議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與英國聖智學習出版集團聯合舉辦了主題為「中國出版業:現狀與未來」《中國圖書出版產業報告》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利明、中英文出版社領導和出版業界同仁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 中國全媒體出版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年以紙質出版、線上閱讀、手機閱讀和手持閱讀器閱讀4種方式同時推出的馮小剛作品《非誠勿擾》被認為是"'全媒體'出版第一 書"。中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全媒體出版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對全媒體出版這樣的新生事物存在質疑是很正常的,但事實勝於雄辯,全媒體出版已經取得良好的營銷效果和銷售成績。
  • 2019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收入規模達9881億,5G、雲計算等推動與內容...
    【慧聰廣電網】12月21日,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課題組發布了《2019—2020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9881.43億元,比上年增長11.16%。
  • 2019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收入規模逼近萬億元 出版社怎麼挖掘數字內容...
    12月21日,第10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暨中國數字內容服務大會在京開幕。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發布最新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9881.43億元,整體收入規模持續增長,較上一年度增長了11.16%。
  • 中國圖書出版這五年:從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
    2012年-2016年,全國實現版權輸出5萬多種(次),版權引進輸出比由2012年的1.88∶1縮小到2016年的1.55∶1,其中,圖書版權輸出由2012年的7568種增長到2016年的9811種,增長30%。2016年實物出口2236萬冊,與2012年相比,總量增加145萬冊,金額增加1536萬美元。   2、反映當代中國的主題圖書產生重大影響。
  • 方正書暢—數字出版的助推劑
    >     ——方正電子舉辦「新技術引領出版創新」數字出版年會分論壇    7月19日-21日,2010年中國數字出版年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新技術助力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華麗轉身     在傳統出版產業與數位化融合深化日益加快的趨勢下,誰擁有了新技術,誰就擁有市場和未來。
  • ...出版研究院召開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籌備會 - 中國出版網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召開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籌備會 作者: 尚燁 來源: 中國出版網 時間: 2020-11-25 本文被訪問次數: 0
  • 創新引領融合賦能 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開幕
    本次線上展覽還設立了「數博薈」小程序展示交易平臺,吸引了180多家數字出版機構、300多種數字出版產品入駐。2019年數字出版產業收入規模超9800億元本屆數博會上發布了《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對我國2019年度的數字出版產業發展進行了梳理和解析。
  • 加強國際合作促出版「復甦」_出版要聞_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本報記者 尹琨  儘管因為疫情,德國易必登出版公司總編輯瓦萊麗·朗格、巴西獨立出版商協會執行長寶拉、波蘭時代-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總裁亞當·馬爾沙維克、埃及希克邁特文化投資公司總裁艾哈邁德·賽義德、巴基斯坦巴中環球出版社總編輯阿迪力·馬利克等外國出版人沒能來到現場參加2020泰山國際新聞出版合作大會,但通過視頻,
  • 中國出版集團的信息化建設與數字出版
    但由於數字出版更多還是信息技術提供商一相情願的事情,與傳統出版的互動有限,產業鏈並不通暢,許多技術提供商因遲遲不能實現贏利而倒閉,出版業的數位化發展遲緩。2005―2006年,是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飛速發展並出現重大轉折的年度。
  • 2016年"傳媒藍皮書"發布 中國傳媒產業仍持續增長
    而隨著國家內部的經濟增長與文盲率降低,中國和印度將成為全球報業發展的驅動引擎。 3.全球數字鴻溝持續擴大 雖然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娛樂與傳媒產業普遍呈現出迅速發展的趨勢,然而,從全球範圍看,數字鴻溝依舊明顯存在,並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