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首批5個學院2346名學生搬遷入駐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麗 通訊員 漆小萍 何方 文/圖)8月24日,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啟用首日,校區迎來中山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和航空航天學院的1112名學生。25日,智能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材料學院共1234名學生也將搬入新校區。紅牆綠瓦,頗具嶺南特色的中大深圳校區因師生們的到來而充滿生機和活力。據悉,9月10日新學年開學,深圳校區還將迎來五個學院約1500名大一新生。
中大學生搬入深圳校區。
中大形成「三校區五校園」辦學格局
2015年6月8日,深圳市與中山大學初步確定深圳校區建設合作意向,拉開了深圳校區建設序幕。2018年6月12日,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建設工程啟動儀式在深圳光明區舉行……今秋,深圳校區第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的生活區、約8萬平方米的教學區已通過驗收、竣工交付。其中,生活區包括7棟宿舍和1棟飯堂,本科生是4人間宿舍、碩士研究生為2人間、博士生為單人間;教學區包括4棟教學樓和1棟教學實驗樓。
本科生宿舍均為四人間獨立床,每間都配有獨立衛生間、衝涼房。
「深圳校區正式投入使用,意味著中山大學將辦學範圍從廣州、珠海擴展到深圳,『三校區五校園』辦學格局正式形成,為中山大學未來百年發展奠定了重要戰略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深圳校區的建設、啟用,是中山大學面向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踐行高等教育「四為服務」的新體現,是中山大學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動力。
首批進駐深圳校區的五個工科學院將結合深圳產業、行業發展需求,繼續布局建設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工科創新平臺,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及與深圳當地高新技術企業合作,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中山大學校區間採取同質化教學管理,質量標準統一、教學服務統一,5個學院開設各類課程247門、618門次,8月31日正式上課。
嶄新的教學樓。
現代化校園讓教育充滿想像力
「喜提豪華新宿舍!」「恢宏、典雅、大氣……」搬遷首日,學生們的朋友圈成了大型宣傳現場,深圳校區為他們的大學生活揭開了新的一頁。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2019級本科生吳波鴻是昨天上午第一批進駐深圳校區的本科生,他表示,從廣州搬到深圳又欣喜又期待,「這是我第一次踏上深圳的土地,當大巴緩緩駛入深圳校區,同學們一邊指著眼前的景象,一邊滿臉激動地讚嘆:高聳的宿舍樓、明亮的食堂……我們看到的是滿眼生機,這是一座充滿希望與奇蹟的城市。」
記者看到,嶄新的「智能物聯教室」擁有最先進的書寫、影音等硬體設施,講臺高度可以升降,老師的板書可以無時差投影到教室前方的兩幅顯示屏上,板書內容能自動轉成電子文檔,課堂也可實現自動錄課,方便師生以不同方式調取。教室中間懸掛有兩臺顯示器,方便後排學生即時觀看。每間教室門口設有電子信息牌,學生可隨時查詢課程內容與每間課室安排。
另外,設在教學樓中的師生閱覽室已上架藏書30萬冊,並正式開館。待校區圖書館正式落成,館藏圖書規模可達五百萬冊。值得一提的是,師生還可以共享五個校區的圖書資源,通過電子預約,可將其他校區圖書調往深圳校區。
設在教學樓內的師生閱覽室首日開館,已上架圖書30萬冊。
明秋校區竣工10個學院全部進駐
一所大學會因為一個城市的繁榮而發展,一個城市也會因為一所大學的發展更具文化底蘊。據悉,深圳校區緊密契合深圳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未來產業發展和創新發展戰略進行學科布局,現已設立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深圳)、藥學院(深圳)、材料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智能工程學院、航空航天學院、農學院、生態學院等10個學院。並設有生物科學、生態學、理論與應用力學、材料物理、材料化學、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交通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農學等15個專業,涵蓋理、工、醫、農等學科門類。深圳校區還將建設相對齊全的學科體系,增強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深圳校區設計總規模約2萬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管委會主任羅愈業介紹,2016年起,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招收首屆醫科生;2019年,深圳校區的2個理科學院開始招生,明年秋季,深圳校區將全部竣工,屆時,這5個學院也將全部搬入深圳校區,全部在校本科和研究生人數將超過1萬人。
另外記者獲悉,由光明區政府和中山大學合力打造的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總建築面積約16.1萬平方米,辦學規模132個班、學位6180個,也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