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孩成面癱,醫生:夏天帶娃,謹記別做這3件「害娃事」

2020-07-07 文奎醫生育兒

現在每個家裡幾乎都是一個或者兩個孩子,所以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們就時刻關注著他們,不想錯過他們成長的每一步。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父母也會去買很多有營養價值的食物給他們吃,希望孩子能夠趕緊長大成人。

3歲男孩成面癱,醫生:夏天帶娃,謹記別做這3件「害娃事」

隨著夏季的到來,也到了很多家長都頭疼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最難照顧的。一到了夏天孩子就想吃點涼的東西,比如說雪糕、飲料還有西瓜等等。很多孩子待在空調屋裡不想出來,涼快是涼快了,但是很多孩子卻因為這個遭殃了。

真實案例

上周六來了一個剛剛3歲的孩子,來醫院的時候嘴巴歪在了一邊,嘴也是根本閉不上,這一看就是面癱了。當聽到「面癱」這個詞的時候,孩子的媽媽「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很害怕孩子這輩子就這樣了。

在詢問了原因以後才知道,原來是孩子周末在家沒上幼兒園,媽媽覺著這麼熱的天也不適合出去,就從中午開始一直開著空調。孩子玩了一會嚷嚷著太熱了,她就把空調開到了20度。沒想到媽媽在做飯,孩子在床上睡著了,等到媽媽去叫孩子的時候,就看著他的臉已經歪了。當時把媽媽嚇壞了,趕緊跑來了醫院。

3歲男孩成面癱,醫生:夏天帶娃,謹記別做這3件「害娃事」

到了夏季這種案例真的是太多了,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因為空調吹出問題的孩子。空調溫度太低或者是直吹都是很危險的,不僅僅可能把孩子吹成面癱,還有可能肚子疼、腹瀉、發燒等等。

3歲男孩成面癱,醫生:夏天帶娃,謹記別做這3件「害娃事」

1. 空調溫度低,直面吹

孩子在家裡的時候,不管是開空調還是開風扇,都不要讓孩子直著吹。天熱的時候很容易出汗,人的毛孔都是處於張開的狀態,孩子的中樞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自我調節的能力比較差。如果冷風一直對著面部吹,很容易刺激到面部的血管,引起痙攣的現象,這個時候就是面癱了。

3歲男孩成面癱,醫生:夏天帶娃,謹記別做這3件「害娃事」

家長在開空調的時候儘量控制在26°以上,不要和室外的溫度相差太大,要不然忽冷忽熱的溫度很容易傷害到孩子。在早晨和晚上的時候,要多開窗通風一下,保持空氣的流通。

2. 雪糕、冷飲隨便吃,飲食不注意

一到了夏天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吃雪糕,喝冰鎮的飲料,因為會讓他們感覺到非常的清爽。但是像這種冰涼的食物,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脾胃,引起積食的情況發生。

3歲男孩成面癱,醫生:夏天帶娃,謹記別做這3件「害娃事」

再就是,這些食物中含有很高的糖分,有些冷飲中甚至還會含有大量的香精色素,會給孩子的脾胃帶來很大的負擔。所以平時一定要控制孩子,不要給他多吃這些冰涼的食物。

3. 中午睡得太久,晚上不想睡

很多孩子都有午睡的習慣,但是午睡的時候不能睡太久。有些家長覺著孩子睡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樣自己就能安安靜靜做別的事情。

3歲男孩成面癱,醫生:夏天帶娃,謹記別做這3件「害娃事」

但是睡眠和飲食時一樣的,都講究一個「量」。如果生物鐘一直很紊亂,那麼孩子就會容易生病。

到了夏天需要我們去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的身體健康,特別是脾胃的健康。平時可以多讓孩子出去運動運動,不要整天待在空調屋裡。消暑解渴可以煮點綠豆湯,放置溫涼的時候喝,也勤給孩子喝內金沙棘末,可以避免脾胃受傷、消化不良,改善腸胃功能,減輕營養運化的負擔,讓孩子安穩的度過一夏。

相關焦點

  • 2歲男童成面癱,兒科醫生:夏季帶娃,別做3件事,實在坑孩子
    最近,天氣實在炎熱,很多地區都達到了40度的高溫,一出門就像在熱鍋上「炙烤」,於是空調、冰墊、西瓜等各路解暑神器「齊上陣」,但是,夏季也是寶寶生病的「高峰期」,家長帶娃稍不留心,就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健康造成損傷。
  • 4歲娃嘴巴發出陣陣臭味,兒科醫生:帶娃少做3件事,家長別大意
    同事小高家的閨女4歲多,從小就喜歡往姥姥家跑,因為姥姥總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這次糯米雞,下次糖醋魚,還特別「寵溺」,想吃啥零食都給買,可以說「有求必應」,所以每個周末,孩子都吵著讓媽媽帶她去。於是小高帶孩子去了醫院檢查。這一查才知道,是因為孩子脾胃差,消化功能弱,很多食物吃了不消化,堆積在腸胃裡,時間長了沒發酵,產生了難聞的氣體。
  • 夏天再熱別帶娃做這6件事,家長早知道,孩子少受傷
    一到夏天,帶娃變得尤其艱難,天氣熱,心情不好帶娃越帶越煩。有些媽媽為了讓寶寶夏天舒服點,開襠褲床起來,剃頭走起、水玩起來,這些看似為了孩子夏天舒服的行為,一點都不健康,今天,給爸爸媽媽們總結6個夏天帶娃不能做的事,請收好哦!
  • 勸告:夏天再炎熱,也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
    導讀:勸告:夏天再炎熱,也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勸告:夏天再炎熱,也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吃1次等於吃6個橡膠鞋,6歲男孩積食不長個,醫生:害了娃
    成成平時啥都好,就是有一點讓家人都很擔心,因為成成雖然6歲了,但是其實已經有2年沒長個了,個子還跟4歲的小朋友一樣,家裡人都以為孩子大一點就好了,但是半年過去了,成成的個子還是一動不動。成成除了個子矮小,平時也不愛吃飯,還經常反覆發燒生病,別的小孩在玩耍的時候成成只能在家養病。居委會大媽很是關心成成,就勸成成的家長有空帶孩子進行檢查看看哪裡出問題比較好。
  • 娃專注力不足?99%的家長在拖後腿!這3件事千萬別做
    老師成主播,學生成粉絲,而有些家長則是著急。孩子聽課各種姿勢,注意力分散,甚至還有睡著的時候.這還能學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那麼難嗎?不難,但是要用對方法。今天科大大就來聊聊「專注力培養」這回事!比如,2歲4~10分鐘,3歲6~15分鐘,4歲8~20分鐘,5歲10~25分鐘。如果在此區間內,就別輕易給ta貼上專注力差的標籤了。✘寶寶專注力不足≠多動症幼兒期的孩子本來就比較多動,真正要診斷為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通常參考以下幾個指標:
  • 3歲娃語言能力只有1歲,說話晚、說不清?別等!抓緊幹4件事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大家可別小看家長引導這件事,環球時報就曾報導過一則母親性格內向,每天說話不超過百句,導致3歲兒子語言能力僅有1歲兒童水平的新聞!新聞來源:環球時報在正確引導之前,爸媽可以先根據自家孩子情況對照一下這張兒童語言發展特點表,看看孩子處於哪個階段。
  • 家有老人帶娃的必看,這3句口頭禪,分分鐘害了孩子
    這樣的場景,想必每個老人帶娃的家庭中,都會時有發生。這幾天和閨蜜們聊天,這樣的煩惱,也困擾著她們。且不說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帶娃分歧,單單是老人常常掛在嘴上的那些口頭禪,就總是令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頭疼不已。
  • 3歲前對娃再好,3歲後就忘了?別太天真,這兩件事可記得很清楚
    生活中也常聽到有人說:「孩子根本記不住3歲之前發生的任何事,有些孩子甚至都不記得7歲之前發生的事。」受到這樣「言語」的影響,有些家長對其深信不疑,因此就想著反正孩子3歲前記不住任何事,對他再好他也不記得。
  • 家有老人帶娃的必看!這3句口頭禪,分分鐘害了孩子
    這樣的場景,想必每個老人帶娃的家庭中,都會時有發生。這幾天和閨蜜們聊天,這樣的煩惱,也困擾著她們。且不說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帶娃分歧,單單是老人常常掛在嘴上的那些口頭禪,就總是令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頭疼不已。
  • 3歲娃語言能力只有1歲!說話晚、說不清!別等!抓緊幹​4件事!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大家可別小看家長引導這件事,環球時報就曾報導過一則母親性格內向,每天說話不超過百句,導致3歲兒子語言能力僅有1歲兒童水平的新聞!0~3歲是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但很多媽媽卻常常踩進這4大誤區,導致寶寶語言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鍊,造成「開口晚」!誤區1:心有靈犀型寶寶小手一伸,玩具麻溜遞上;寶寶眼神一瞥,水果送到口中。當娃覺得說話這事不是他的「剛需」,自然不願開口說話了!
  • 5歲男孩硬被餵成"脾衰竭",醫生:家長的這3種好心,是在害娃
    對於生長過程中的孩子們來說,促進身體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是吃飯和睡覺,可是,生活中最讓父母們頭疼的往往就是這兩件事。尤其是吃飯,為了能夠滿足孩子身體的營養需求,父母們總是變成花樣的讓孩子多吃一點。有的甚至孩子邊跑他們邊喂,心裡也一直想著讓孩子吃一點,再多吃一點。可是人體對於營養的補充是有一定標準的,過度餵養的情況下,其實對他們的身體發育並沒有益處,反而會讓孩子生病。
  • 2歲萌寶被吻致面癱!這種病秋季高發,別讓一個吻害了娃
    這個時候,不僅要注意娃的飲食健康,避免積食、腹瀉等問題,還要提防一大波湧向娃的「麼麼噠」,別讓充滿愛意的吻,一不小心害了娃。什麼?親吻也坑娃?沒錯!曾經就有新聞報導:2歲萌寶被人吻出「親吻病」 致面癱醫生表示:親吻可傳染270多種細菌,秋季是「親吻病」的高發期。相信不少家長也聽說過「親吻病」,但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有沒有真正重視起來?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一起認識下它。
  • 寶寶流鼻血止不住,帶娃就醫遭醫生斥責:這種處置是害娃不是幫娃
    寶寶流鼻血止不住,帶娃就醫時遭醫生斥責:這種處置是害娃不是幫娃侄子今年5歲了,平時活潑好動是個好奇寶寶。前幾天表姐休假,帶孩子去公園玩的時候正好碰到自己的大學同學,於是和對方停下來聊了幾句。表姐與同學越聊越投入完全忘了看孩子這碼事,不一會兒就聽見侄子哇哇的哭聲。
  • 3歲娃語言能力只有1歲?說話晚、說不清,別等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大家可別小看家長引導這件事,環球時報就曾報導過一則母親性格內向,每天說話不超過百句,導致3歲兒子語言能力僅有1歲兒童水平的新聞!新聞來源:環球時報在正確引導之前,爸媽可以先根據自家孩子情況對照一下這張兒童語言發展特點表,看看孩子處於哪個階段。
  • 2歲萌娃發高燒,奶奶做法害娃差點變「腦癱」,醫生:無知害了娃
    2歲萌娃發高燒,奶奶做法害娃差點變「腦癱」,醫生:無知害了娃劉女士的寶寶一歲多,每到換季,就容易感冒發燒,去醫院也花了不少錢。一天半夜,孩子哭鬧不止,摸了身體十分滾燙。一測體溫將近38度,劉女士和丈夫趕忙想帶孩子去醫院。孩子奶奶跟兒媳婦說:「三更半夜去醫院太麻煩了,我用酒精給他擦擦身體,保準能降溫。」
  • 醫生:3種錯誤的餵飯「方式」,會讓娃脾胃虛弱,家長謹記
    夏季到了之後,很多家長都反應最近自己的孩子吃飯成了一個「難題」。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都特別費勁,每次吃飯都要全家出動,哄著騙著的讓孩子能多吃點。但是孩子還是吃不了多少,整的一家人都非常頭疼。昨天樓上3歲的亮亮哭的厲害,我就去看了看孩子怎麼了,一進門就看到亮亮媽在責罵孩子
  • 兒科醫生:三伏天再熱,也別對寶寶做這3件事,以免好心辦壞事
    導讀:兒科醫生:三伏天再熱,也別對寶寶做這3件事,以免好心辦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科醫生:三伏天再熱,也別對寶寶做這3件事,以免好心辦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帶娃:第二天刷朋友圈看到娃在派出所,才知道3歲的兒子丟了
    「爸爸帶娃不靠譜」如今似乎已成為一件公認的事,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爸爸都是馬大哈,有些爸爸照顧起孩子來比媽媽還細心得多。然而,就是有那麼一些極其不靠譜的爸爸,給大家造成了「爸爸帶娃都不靠譜」的印象,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爸爸。
  • 夏天再熱,也千萬別對孩子做這5件事
    咳咳,以上內容純屬開玩笑,畢竟帶娃可不像帶農副產品那麼簡單。​說回帶娃,這大熱的天,我們要注意的可不光是別在大中午出門,我更想告訴大家的是,下面這些事,夏天再熱,也絕對不要對孩子做這些事情哦!1、老穿開襠褲我猜,一到夏天就喜歡給孩子穿開襠褲的老人恐怕不在少數吧?他們的「四字方針」就是:方便、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