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秋天到了,寶寶們的衣服越來越厚,想要幫助寶寶練習自主排便的媽媽們更加擔憂了:持續一個秋冬給孩子穿紙尿褲,會不會延後寶寶的自主排便時間呢?穿紙尿褲會不會導致寶寶O型腿呢?
用尿不溼引發O型腿?寶媽和婆婆爭執不休。
生活案例:
小李最近情緒特別低落,上班也打不起精神,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婆婆非要制止老婆給孩子穿紙尿褲,說是會讓寶寶O型腿,非要給寶寶穿開襠褲,把尿,老婆覺得不衛生,兩個人就槓上了。
尿不溼真的會有這麼多隱患嗎?
使用尿不溼導致寶寶O型腿?
這個就是爸媽們誤會尿不溼了。
寶寶在二歲之前會普遍有O型腿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寶寶是以蜷縮雙腿的姿勢生長,所以出生之後會維持O型腿的姿勢。
爸爸媽媽們沒必要擔心,2-8歲的時候寶寶的O型腿會慢慢變成輕微的X型腿,八歲之後腿就慢慢變直啦,這屬於正常的發育情況。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注意寶寶鈣的補充,滿足身體發育需要,就不會在長大之後也維持O型腿了。
使用尿不溼導致尿布疹?
大家要弄清楚一件事:尿布疹是因為沒有及時清理便溺物,導致寶寶的臀部肌膚被細菌感染,並不是因為是用尿不溼導致尿布疹。
想要避開尿布疹,就要在寶寶便溺之後及時清理臀部,並且更換新尿布,如果有疑似尿布疹的情況出現,要及時塗抹護臀膏,消除尿布疹。
用尿不溼影響寶寶自主排便?
即便是從一歲開始學,一般到四歲寶寶才能掌握自主排便,如果是從兩歲開始學,寶寶可能不要一年就會自主排便了。所以說,只要抓住了培養寶寶學習自主排便的好時機就可以,跟用不用尿不溼沒關係。
為什麼建議大家使用尿不溼而不是給孩子把尿或者使用開襠褲呢?
開襠褲最大的劣勢就是不衛生。
寶寶一般都是高興了爬、走,不高興了就地坐下,如果地面不做清理,很容易造成臀部細菌感染,而且開襠褲容易受涼。孩子並不能清晰的表達排便的欲望,那麼定時把尿只會讓寶寶產生牴觸心理,導致寶寶自主排便的時間延後,因此不要把尿。
相比之下使用尿不溼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尿不溼不僅更安全,避免寶寶的屁股和地面過多接觸,也能更好的鍛鍊寶寶的自主排便能力。不過是多一些開銷、麻煩一點,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相信大家也能接受。
那麼應該如何避免寶寶出現O型腿情況呢?
注意給寶寶補鈣
造成O型腿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寶寶缺鈣。在六個月之前,母乳餵養能夠很好的保證寶寶的發育,但是六個月之後,隨著寶寶發育增速,單母乳餵養的營養是不夠的,因此必須要添加輔食來給寶寶補充營養。
尤其是鈣元素的補充,不僅能預防寶寶出現O型腿,還能讓寶寶長得更高。另外除了飲食,大家還可以讓寶寶多曬太陽,每天15-20分鐘左右的日曬,也能給寶寶補充鈣元素,如果寶寶超過兩歲,每天可以帶他做一個小時左右的室外活動。
不要過早鍛鍊寶寶站立、行走
寶寶的發育是遵循自然規律的,站立和行走都會出現在恰當的節點,家長可以做一些適當的引導,比如適當讓寶寶做一些爬行訓練。但是過早的練習站立和走路,只會導致寶寶的下肢骨骼出現損傷,導致O型腿的產生。
你家寶寶用尿不溼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