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父親為省錢帶孩子去醫院看病,每天違停在醫院附近並睡在車上,當地交警在查處中的回覆是:不罰,加油!對此,你怎麼看?
第二題:單位要對青少年開展一次普法宣傳工作,教育局要求你進行前期調研,請問你會怎麼開展?
第三題:你牽頭負責一項工作,但在工作中你的一位組員總是否定你的意見,但對其他人不這樣。請問你怎麼處理?
第四題:疫情防控期間,隔離區的群眾不配合工作。作為工作人員,你會怎麼辦?
簡析:
第一題是社會現象的綜合分析題,也是一道比較好的法治與理性衝突,願望與現實相悖,民生與規則矛盾的一道題。現象雖小,引發思考的內容卻是比較深刻的。這種有著伸縮度的考題,我個人認為,確實是很好的。第二題比較常規,派你去調研,讓你組織一次培訓或表彰會,怎麼保證工作的實效性、數字的真實性等等,都是這一類的。第三四題,表面看都是人際關係,認真分析一下,它的角度是不同的。第三題確實是人際關係,是一個工作小組內的問題,而第四題不是對單獨對象的,而是工作開展中對一類人的。以前,我也曾經有過工作開展類、群眾工作類的題型劃分,後來發現,越是把題型劃分的細緻,越是會引導考生對照題型套套路,對於引發考生針對性的思考有誤導作用,於是就不再這麼進行問題的分類了。但是,當我們回答問題時,你面對一個人的個體和面對一群人的時候,心態、原則、方法都會有所不同的。
我個人感覺,這套公務員面試題回憶得比較完整,完全可以用之練習,也為這套題的設計點讚。
上午的4題是:
1、2019年青少年在網際網路發布信息和觀看比2018年增長50%,對此,你怎麼看?
2、你們單位組織基層抗疫,你會怎麼組建隊伍?
3、有群眾反映:有老人在社區開荒種菜,養雞養鴨,你作為社區工作人員,你怎麼處理?
4、你和小李是傳幫帶關係,領導交給你任務,任務很重,小李打退堂鼓,你怎麼勸說。請現場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