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奕宙:第一戰線上的「拼命三郎」

2021-02-18 平南公安宣傳

2009年,伍奕宙退伍後,憑著對警察這一職業的崇敬,參加了2009年的委培招考,並以優異的成績被廣西警察學院錄取。2011年畢業後,被分配到平南縣公安局六陳派出所工作, 2014年12月因工作需要調到平南縣公安局燕湖派出所。在派出所基層一線,伍奕宙一幹就是5年,工作中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邊學習邊實踐,刻苦鑽研業務,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剛畢業的警校生到今天業務精通的基層民警,伍奕宙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從警人生路。

「五大三粗的個子,帥氣的臉龐,但不善言詞,不喜風頭,他永遠都像有一身使不完的勁,工作起來卻像是在玩命,故美其名曰『拼命三郎』」。這是和伍奕宙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對他簡單的描述。在工作中,當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伍奕宙總是衝在最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就要做好帶頭表率作用,一起出生入死的都是兄弟,危險時我不上誰上?」只要有他參加的戰鬥,他總是第一個衝鋒陷陣,是個名副其實的「拼命三郎」。


在平南縣公安局2016年開展的「神劍2號」行動中,以及今年3月22日赴平南警方輾轉多地抓捕流竄盜竊嫌疑人過程中,就充分表現出他身先士卒、臨危不懼的「拼命三郎」本色。

3月20日凌晨4時許,平南縣公安局燕湖派出所值班室接到群眾報警,在平南城區大橋底城區供電所附近發生一起盜竊案。接到110指令後,值班民警伍奕宙迅速來到案發現場。經了解,報案人黃某是一名經營木材生意的老闆,當天凌晨3時許,他發現堆放在銷售部門口的一批木材模板被盜。伍奕宙一方面對案發現場開展勘查,一方面迅速提取案發周邊天網視頻,對該案件展開了偵查研判工作。經過大量的工作,伍奕宙終於初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徵以及作案人數等。3月21日,伍奕宙得知兩名犯罪嫌疑人在武宣縣出現,他馬上和其他民警巡線對犯罪嫌疑人進行了追擊。但是令他們感到沮喪的是,當他們趕到武宣縣的時候,兩名犯罪嫌疑人卻沒了蹤跡……

伍奕宙和其他民警決定原地繼續等候。功夫不負有人,3月22日一早,民警經過一夜的摸排後,再次掌握了兩名犯罪嫌疑人還在武宣縣城區的線索,顧不上吃早餐,伍奕宙開始秘密對兩名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落腳的地方進行搜查。中午12時,當看到兩名犯罪嫌疑人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伍奕宙興奮起來了,正在他們準備對犯罪嫌疑人開展抓捕時,兩名犯罪嫌疑人卻駕駛一輛微型麵包車駛上了高速路……為了尋找合適的戰機,民警兵分兩路,駕車一前一後追了上去,由於擔心被犯罪嫌疑人發現,民警一直保持足夠的車距,不敢靠得太近。就這樣,從武宣縣到來賓市,再從來賓市到柳州市,民警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進行抓捕。下午14時30分許,伍奕宙終於等到了機會,兩名犯罪嫌疑人準備從柳江縣高速路出口往柳江縣城方向駛去。能不能在收費站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截住?經過商量,伍奕宙決定放手一搏。但是,正當他們準備前後夾擊之時,兩名犯罪嫌疑人發現不妙,強行衝卡駛離了高速路……來不及太多思考,伍奕宙果斷駕車追了上去,憑藉嫻熟的車技,對犯罪嫌疑人的車輛緊追不捨,最後終於找到機會用車頭將嫌疑人車輛頂到了路邊,迅速控制了兩名犯罪嫌疑人。「平南警察太搏命了,想不到我們才作案兩天,你們就追到柳州來了,我們是真服了你們了!」被民警抓獲後,兩名犯罪嫌疑人如是說道。

5月6日凌晨,一張民警赤腳抓賊的照片在平南縣公安局網絡內走紅。照片中,只見該民警光著雙腳,緊緊地將犯罪嫌疑人控制在地。這名被稱為「赤腳哥」的就是燕湖派出所民警伍奕宙。原來,當日凌晨1時許,正準備洗澡休息的伍奕宙通過派出所的信息平臺獲悉,轄區剛剛發生一起盜竊摩託車案件,犯罪嫌疑人盜得摩託車後正往烏江方向逃跑……雖然當晚不是伍奕宙值班,但是素有「拼命三郎」精神的伍奕宙看到信息後,主動聯繫了值班民警,並且加入到了對犯罪嫌疑人的追捕工作當中來。偵查破案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字,伍奕宙來不及想太多,顧不上還穿著拖鞋,隨手拿起一件T恤套在身上就衝了出去。伍奕宙與值班民警在追捕中會合到了一起時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身影……說時遲那時快,伍奕宙一馬當先,跳下車,赤著雙腳就衝了上去,在部隊當過兵的他,手腳麻利地將犯罪嫌疑人放倒在地上……

「老百姓關心的民生小事,就是公安機關的大事」,這是伍奕宙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近年來,我縣鄉鎮很多無業人員糾集在一起,在山上、農房裡、院子中,開設了一個個流動賭場,引誘當地部分村民參賭,並從中抽頭漁利,老百姓怨聲載道。2015年,平南縣公安局成立打擊賭博專案組,伍奕宙被抽調加入戰隊。

雖然說這些不是大案,但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伍奕宙暗下決心,一定要拿下這些猖狂的賭徒,他把該賭博案擺在了當時工作的首要位置。賭徒也非等閒之輩,他們為逃避打擊,經常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並且地點隱蔽,值哨精靈,稍有風吹草動,一干人即刻作鳥獸散。

鑑於賭博團夥都具有隱蔽性強,人員多,賭資較大等特點,伍奕宙將打擊這些流動賭場的計劃反饋給局領導。很快,局裡抽調治安、特巡警等警力,協助伍奕宙開展打擊工作,將這些流動賭場一網打盡。伍奕宙抽調到打擊賭博專業隊的一年時間,共打擊流動賭博攤點80多個,抓獲賭博嫌疑人600多人,一下子將賭博這一不良社會風氣打壓了下去,老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稱快。

在親人眼裡,伍奕宙顯得有些 「不稱職」。今年27歲的伍奕宙,「成家」是家人對他重複最多的兩個字。談起自己的兒子,伍媽媽她滿腹委屈地說,他對群眾的承諾,總要千方百計去兌現,而對家人的承諾,卻是時常打折,說好安排的相親,每次都是因為「有任務」、「要加班」等理由推辭掉,好端端的女孩兒連看都沒時間回來看一眼。有時候,電話裡明明說好要回來吃飯,全家人都在等他,卻左等右等不見回來,再打電話問時,他已經又在出警路上······類似的情況,太多太多。每逢過年過節,鄰居家的孩子們都回家跟家人一起吃團圓飯,那熱鬧的場面令伍媽媽羨慕不已。在他90歲的爺爺眼裡,伍奕宙是爺爺眼中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更不是個乖孫子,因為他曾無數次許下陪自己去公園、去旅遊、帶女朋友回家的諾言,卻一一落空,無一兌現······作為一名警察的家屬,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好在伍奕宙的父母是通情達理之人,儘管聚少離多,但他們從未有過怨言,他們理解兒子參加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多年來,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他們都默默地支持著他,讓伍奕宙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2016年4月,縣局拍攝微電影《最後一單》,由伍奕宙扮演男主角,而裡面的故事情節,正是伍奕宙目前的生活寫照。

在平凡的基層崗位上,伍奕宙俯首甘當一名除暴安良、為民服務的「拼命三郎」。一項項榮譽的背後是他自己和家人的艱辛,但他無怨無悔,立誓要將他熱愛的公安事業進行到底,用汗水留下一串串閃光的青春足印,以實際行動譜寫出一首首動人的篇章。

0771-12340是自治區民調中心電話,負責對全區社會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行隨機調查。希望接到調查電話時能耐心配合併給予民警們公正的評價。謝謝!

相關焦點

  • 夏天爸爸輕傷不下火線 獲封「拼命三郎」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爸爸去哪兒第三季鄒明軒翹臀遭調侃 遊戲用力過猛流鼻血  夏克立輕傷不下火線 獲封「拼命三郎」  在第一期裡便憑藉徒手剝玉米剝到雙手留血獲封「拼命三郎」的夏克立,一直以來都是爸爸隊「戰功赫赫」的種子選手,在本次運動會中,雖有腰傷在身,然而依舊繼續發揚「不拋棄、不放棄」的「拼命三郎」精神,輕傷不下火線,幽默樂觀的生活態度獲工作人員一致點讚
  • 觀莊鄉紅堡村有位「拼命三郎」
    白天餓了就啃兩口冰冷的饅頭,一個月洗不上澡,身上都臭了。但平時非常愛乾淨的唐鑫此時已經顧不了那麼多,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才是他心中最牽掛的事。由於紅堡村防疫工作及時到位,疫情沒有擴散,最終順利解除封閉。而唐鑫也先後被隆德縣、自治區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 從年輕媽媽到「拼命三郎」她是停不下來的陀螺
    工作中,她是「拼命三郎」,而私底下,她只是位說起女兒就紅了眼睛的年輕媽媽。為了全身心做好防疫工作,張婷將四歲多的孩子放在了鄉下父母家。「她才四歲,我們已經從大年初三分開到現在了。現在是特殊時期,我的工作又經常在外面跑,也許『距離』才是對她最好的愛。」張婷說。
  • 「拼命三郎」教師周位群
    就是這樣一位「拼命三郎」,由於左腿殘疾,行動已離不開拐杖。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周位群體內還有三根長釘串著股骨頸。「如果保護不好,不知道哪一天又得躺進醫院置換人工股骨頭。等到年紀大了,或許就得在輪椅上度過晚年了。」周位群說。周位群,1997年畢業到洛陽市第三中學任教至今,現任學校思想政治學科教研組組長。
  • 被稱為拼命三郎的他,為抗疫插入一枚重要「晶片」
    02最前延拼命三郎提起楊善林,比起工程院院士,「拼命三郎」的外號更加為人樂道。他會在床板上搞研究,圍著病床討論項目,打著石膏繼續工作……被稱為「拼命三郎」,楊善林輕傷不下火線,工作精力之旺盛,好多年輕教師都自嘆弗如。在楊善林工作的三十多年中,各種獎勵、成果紛至沓來,要問哪裡來這麼大的勁頭?
  • 東林赤子 | 嶽樺:拼命三郎的燃燭情
    一一為了讓學生見多而識廣,嶽樺拼命擴充專業的教學資料。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她自己花錢購置了多個相機、攝像機、視頻採集卡、電腦、錄像帶等設備與配件,利用一切機會拍攝不同區域的教學資料。一一32年來,嶽樺的足跡遍布70餘個城市,國家花卉博覽會、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博會上都能夠看到她收集資料的身影。一一雖然資料收集不易,但嶽樺從不對它們待價而沽,全部免費提供給學生。「這些資料不僅可以指導我們在校學習,畢業以後也是我們重要的信息資源庫。」學生王新月說。
  • 用英語說"拼命三郎",你會嗎?
    今天,我們不講救火的話題,而是講講英語中如何來形容一個人像消防員一樣具有拼命三郎的幹勁和精神!這個詞用來形容自信而且積極主動的人,但通常是為了個人利益。
  • 【典型風採】特勤二大隊的「拼命三郎」——記巡特警支隊特勤二...
    張偉貴,巡特警支隊特勤二大隊副大隊長,長期在基層一線超負荷的工作,使他患上了冠心病、腔隙腦梗死、高血壓、低鉀血症、離子紊亂、眩暈等多種疾病。他始終堅持把業務學習作為轉變思想觀念的基石。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典型風採】特勤二大隊的「拼命三郎」——記巡特警支隊特勤二大隊張偉貴》閱讀原文
  • 同事稱他"拼命三郎",最後的朋友圈令人淚目...
    8個月前,當地報紙曾報導過他《「拼命三郎」受盡委屈不改初心》李杭飛是桐鄉市公安局鳳鳴派出所的一位90後刑偵民警,2013年參加工作以來,表現出色,不斷受到表彰。說起他,派出所的同事們都豎起了大拇指,誇他是所裡的「拼命三郎」。
  • 榜樣的力量丨孫昊:除惡路上的「拼命三郎」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深入推進「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教育引導廣大公安民警深刻領悟重要訓詞的重大意義,自覺用訓詞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 其實是個「拼命三郎」
    其實是個「拼命三郎」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16 星期三 如今,這位最高齡的孕婦已成功分娩,一家人曾專門抱著孩子登門致謝,並送上錦旗感謝「送子娘娘」。賈麗麗還記得,初次見到紀大姐(化名),她還沉浸在失子之痛中。已長大成人的孩子突然離世,讓原本幸福的家庭遭受了致命一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楚,成了夫妻倆心頭永遠無法言說的傷。    抱著最後一線希望,紀大姐找到了賈麗麗,希望能有機會再當一次媽媽,挽救瀕臨絕境的家庭。
  • 喊破了嗓子磨出了血泡,他是抗洪一線的拼命三郎
    今年35歲的綦江區公安局政治處民警李文軍和同事們一起堅守抗洪搶險一線,爭分奪秒排危除險、搶運物資、解救群眾、維護穩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被同事們稱為「抗洪搶險一線的拼命三郎」。積極勸導群眾撤離喊破了嗓子當天10時許,李文軍和同事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奔赴綦江河臨河街道的危險路段拉起警戒線。
  • 【掃黑除惡 · 人物】黃偉:膽大心細的「拼命三郎」
    熟悉他的人都說,他就是個「拼命三郎」,工作起來從不知累、從不埋怨。他就是古田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有組織犯罪偵查中隊中隊長黃偉。黃偉自豪地說:「從警12年來,我抓過的壞人數以百計,我不是個完美的人,但是卻沒有遺憾,因為我實現了一心為民的承諾。」
  • 拼命三郎張藝興曾多次累到暈倒 自嘲是藝名lay惹的禍
    原標題:拼命三郎張藝興多次累到暈倒,直呼是藝名惹的禍!
  • 網名「守護」的拼命三郎 ——記青神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大隊長毛燕鵬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毛燕鵬總是帶頭衝在前、做表率。先後肋骨骨折兩處、脛骨骨裂一處,全身累計縫針20餘針。  2013年7月,在追捕飛車搶奪嫌疑人過程,坐在摩託車後排的嫌疑人眼見毛燕鵬追擊的警車即將追上,便用手中的斧頭砸向警車,毛燕鵬一個急剎車,肋骨被方向盤頂住,發出了一聲脆響,他忍住劇痛繼續追擊,在南城大橋附近將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後經檢查,他肋骨兩處開放性骨折,醫生提醒他在這種情況下還與犯罪分子搏鬥,及易被骨頭刺傷內臟。
  • 得分翻倍,助攻搶斷國內第一,拼命三郎孫銘徽離男籃主控有多遠?
    本賽季孫銘徽進步最為明顯的還是得分能力方面,場均16.2分能夠排在聯賽的第31位,在國內球員的排行榜單上也能夠排在第9位,不僅如此,上個賽季孫銘徽場均只能夠得到7.6分,兩相比較得分暴漲兩倍有餘,成為了本賽季得分進步最明顯的國內球員,得分數據暴漲的背後則是多方面的因素,首先球隊增加了他的上場時間
  • 曼聯隊長布萊恩羅布森,既是拼命三郎又是隊伍靈魂
    有著"拼命三郎"稱號的他,不僅能夠對自己"痛下狠手",讓自己進行蛻變,而他對於球隊的責任和擔當,也讓他成功地幫助了整支隊伍、眾多球員。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擔任隊長的他也應證著這句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著他對於曼聯的忠誠,對於隊員的負責。
  • 鄧志敏:愛「管閒事」的拼命三郎
    ◎文/圖 楊昌瑛 黃志良 記者劉平鄧志敏正在執勤  排除險情後昏倒在煤氣洩漏現場  記者見到鄧志敏時,他正躺在贛州市南康區中醫院住院部10樓一間病房的床上。  當日,距離他捨身赴險已經過去20多天。住院多日,由於吸入一氧化碳量過多,鄧志敏仍需要留院觀察治療。
  • 戰役·「嘉」裡有愛丨桐鄉供電有個「拼命三郎」
    還記得臘月二十九那天的下午,作為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濮院供電所供電服務二班副班長,李春良接到一項緊急任務,為桐鄉市第一個臨時防疫檢測站——濮院高速路口接上臨時電源,要求傍晚前必須通電!李春良立馬趕往現場。由於電源點在防疫站的對面,電源接入要跨路實施,他立馬聯繫登高車,又聯繫施工隊伍準備更多的電纜和相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