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絲絨手工藝,以蠶絲、銅絲和染料為主要原料。純手工製作,以鳥類造型最為生動傳神。因此,絨鳥也成為這種手工藝品的概稱。以前的大街小巷都有這樣大小的玩具。
機器做的,出錯少,速度快,論效率比這手工的絲絨強上好幾倍。可他還是堅持這門手藝。他說「那機器做得再好,也只是個商品。咱這絲絨做的是藝術品,是能傳承下去的技藝。」
他在家裡長輩的薰陶下,從七十年代就開始學習絲絨工藝品的製作,到現在已經快四十年了。最開始製作絲絨工藝品是因為那時候趕上改革開放,鄉鎮工業要出口,這個是經濟增長點。這些作品特別是小雞小鳥的形象,是西方國家過復活節時必備的,那一段時間銷量非常好。後來漸漸發展,絲絨工藝就跟不上時代了。
由絲絨玩具,衍生毛絨玩具,現在村裡以前跟著做絲絨的,現在都去做毛絨了。他一直還在堅持著做這個,這個他從年輕開始就喜歡、追求並且一直在做的東西,對他來說,絲絨玩具的意義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