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爸媽相處一定是最有安全感的,和爺爺奶奶相處一定是最受寵的,要問和哪個輩分的人相處最快樂,那無疑是小姨舅舅輩兒的長輩了。
孩子還小的時候,小姨也還是個姑娘,會有孩子的活潑,也會有成年人的沉穩,孩子和小姨在一塊是最能玩到一起去的,也是最快樂的。
這篇作文《我的小姨》火了,小朋友只誇了小姨兩句,卻損了小姨一整頁紙
這位小姨曬出了外甥女給自己寫的作文,標題也很簡潔,就叫我的小姨。一共有11行的小作文,小朋友在前兩行誇了自己小姨很漂亮,後面就一個大轉折。
說小姨的鼻子是假的,脾氣也不好,最後還怕小姨鼻子壞了,訛他們家的錢,這孩子金錢意識不錯啊。這篇作文真的很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欲抑先揚。孩子知道小姨鼻子是假的,可能平時就和小姨玩得好。這種「另類」的誇獎,不知道小姨會不會覺得開心。
網友下面評論也很精彩:
「成功把小姨鼻子氣歪了,快賠錢!」「距離小姨暴躁還有1分鐘,快跑。」「回贈孩子一套五三大禮包吧!」
也有不少人家有同款「熊孩子」,孩子跟舅舅說,舅舅給我畫個小男孩,侄女嫌棄舅舅畫的醜,說了一句「舅舅畫得真醜,怪不得沒有女朋友。」這簡直是對舅舅直擊心靈的一記重傷啊。
另一個是寫姑姑的日記。剛開始也是誇姑姑漂亮,後來就變成姑姑越來越懶了,還化濃妝!這孩子一邊誇一邊說缺點,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最近我們也能發現,帶娃主力軍變了,之前很多姑姑小姨放假在家,就成了帶娃的一把好手,我們也發現了,小姨帶娃,好處也不必媽媽少。
小姨經常帶娃,對孩子能有什麼好處
小姨群體一般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一代,在去年疫情的時候,這群大學生放假在家,沒事做的時候,她們和孩子就成了對方最好的玩伴。
孩子抗挫折能力更強,心性更加堅韌
小姨帶娃,不叫帶娃,叫「玩」娃。她們也還是個大孩子,和小外甥們在一起的時候,帶娃更願意整蠱孩子,逗孩子玩。這種「欺負」其實對孩子是有好處的,孩子在家要求如果總是被滿足,那性格就會越來越嬌縱。
小姨的出現讓孩子發現了,這個世界還有「欺負」自己的存在,孩子在「挫折」中成長,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堅韌,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倍受打擊一蹶不振。
孩子更加活潑開朗,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姨帶孩子總是有一些新奇古怪的想法, 而且小姨們身上都帶著年輕人的朝氣,總是活力四射的,孩子們也願意和小姨們一起跑跑跳跳。
輔導作業的活兒,小姨其實是最大幫手
孩子們的小姨一般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如果爸爸媽媽沒空,爺爺奶奶又不會的話,小姨教小學生的作業是完全沒問題的。
小姨沒有偶像包袱,和孩子相處能讓孩子學會分享
小姨在寶寶面前沒有那麼多包袱,可以肆無忌憚地跟孩子撒嬌耍賴,比如寶寶想獨佔小零食,小姨耍賴求分享,寶寶覺得這是自己的小夥伴,是可以分享的,時間長了孩子就不會變得自私。
小姨帶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好處
小姨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身份是不同的,孩子也因為這層原因能和小姨玩得更 「開」。
小姨年輕身體好,對孩子來說更有活力
爺爺奶奶上了年紀,爸爸媽媽可能上班辛苦又沒時間,小姨如果沒什麼事情的話,年輕的她們總是能和孩子一起「瘋」,孩子面對這樣有活力的「小夥伴」,自然也會很願意和小姨一起玩。
小姨是新時代年輕人,想法觀念都是最新的
相比較於爺爺奶奶「小心翼翼」地帶娃,小姨不會有那麼多的顧慮,並且很多的育兒觀念都是非常科學新穎的。小姨雖然是年輕人,但是也是成年了,自然會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帶孩子玩得最開心。
小姨不會「溺愛孩子」,他們之間的相處往往更加平等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孩子會不自覺地謙讓和寵愛,小姨不會,孩子和小姨一起玩向來都是賞罰分明的,孩子做對了會誇獎,做錯了會懲罰,在這種健康的成長環境下,孩子也會懂得對錯。
你們家小姨帶的娃,是不是比之前更加活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