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嚴博士輕鬆串起北京、上海和南洋三巨賈家族姻親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本地老洋房 外灘以西

我們前幾天寫了《峻岭公寓(The Grosvenor House,錦江飯店中樓)那十八層的高樓裡那些年那些老外租客》(連結點進去看看),其中有個Dr.U.Y.Yen,我們猜測他是一位在上海灘有名的醫生。

我們寫錯了,他是嚴博士。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嚴博士名叫嚴恩槱,字南璋,歷史上江蘇寶山人,現在上海寶山人。今天我們就圍繞著這位上海人來說點故事,嚴博士輕鬆串聯起近、現代中國歷史上三個豪門大家族,巨賈富豪大老闆、嶽父連襟小姨子.....

謝謝Eddie W.讀者,第一個指出錯誤的。

Dr. Yen不是醫生,是博士。嚴恩槱,字南漳,聖約翰1904屆的畢業生,職業外交家,國府駐美留學監督。太太小他十幾歲,叫黃宗(琮)蘭(Oei Tjong Lan),是印尼糖王黃仲涵的長女,黃蕙蘭的胞姐,第一任丈夫Dr. Kan Teng Liang 1906年結婚,1929年離婚。

隔了兩天,另一位叫YAN的讀者(嚴氏家族成員嗎?)也發來消息,謝謝啦,更多的名人事跡等待我們去搜索。

Dr.U.Y.Yen=嚴恩槱(字南璋)博士,曾任農商部駐美調查員、美國留學生監督、外交部駐滬辦事處處長、娶朱啟鈐之女朱淞筠(人稱朱三小姐)為妻,兩人離婚後,嚴又娶了華僑巨富黃仲涵(其父黃志信系小刀會首領之一——黃位之侄)之女黃琮蘭,黃琮蘭的妹妹黃蕙蘭即著名外交家顧維鈞(曾任駐美大使)第三任妻子。搞到最後都是一家人。

三個有名望的大家族分別是朱啟鈐的朱氏家族,老爺子開明,他的女兒們是京津地區排名靠前的社交名媛,其中朱三小姐和朱五小姐被小報盯梢著,一有風吹草動地,八卦就登上了報。

朱三小姐清晰玉照還未發現,朱五小姐朱湄筠的肖像照順便瞧瞧,嫵媚女子一枚,眼神和妝容真不像百年前的,手部造型有點做作但不影響整體風格。

此照有文字說明,且做過彩色修版。秀峰是朱光沐,他丈夫先是投奔張學良後輔佐宋子文。

朱氏家族之外,黃仲涵的黃氏家族在南洋一帶屬於巨富,商業起家在爪窪(印度尼西亞),他和正妻育有兩個千金,小千金黃蕙蘭最為著名,大千金仿佛為避其妹的光芒而躲在歷史的背景裡。從我們讀到的資料去分析和發現,大千金黃琮蘭是如下整場戲劇舞臺上的主持人,當然男主持上半場不是嚴博士,嚴博士主持了下半場,男、女主持人將女兒嫁到了劉鴻生的劉氏家族,嚴博士和劉博士(聖約翰大學榮譽博士)是親家。

峻岭公寓小社會,倒是沒想到黃琮蘭跟了嚴博士(兩人都是再婚)沒有住花園洋房,從培文公寓到峻岭公寓,估計還是高樓上俯瞰城市風景吸引了他們,嚴博士會指著城北對太太說,長江岸邊就是寶山縣城吳淞炮臺,每年春天有鮰魚時鮮;他也可能會將太太的視線引城西北,悄悄地告訴她,你家妹妹惠蘭的外交官丈夫顧維鈞來自嘉定縣城,那裡有匯龍潭和法華塔,州橋老街江南水鄉。

我們注意到嚴恩槱、顧維鈞和劉鴻生都出生於1888年。

四月最殘忍,

從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

混雜著回憶和欲望,

讓春雨挑動著呆鈍的根。

寫《荒原》的艾略特也是1888年誕生的,名句如上。

同齡人有可能是同學,對的,嚴、顧和劉三人都和聖約翰有關係,上海本地優質洋學堂,我們不敢寫聖約翰大學,因為看三人年譜,嚴和顧都是讀完中學去外國深造,聖約翰大學那時叫聖約翰書院有中學課程和大學課程。

劉鴻生更神奇,1930年出版的《海上名人傳之劉鴻生》寫道:時海禁大開,外國語文為應世必需之具,遂考入梵王渡聖約翰大學,肄業.....迫於家境中途輟學,以謀升鬥,初入工部局為繙譯,如鵾鵬之困於藩籬,未能展翅,旋入開濼鑛務局,始得稍紓其羽翼,辦事忠勤,大為洋經理所信任,...看看,輟學的學生是最有本事的,他進聖約翰的前一年,嚴和顧結束了在聖約翰的學業,顧維鈞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1912年,顧24歲獲得法學博士很厲害),回國擔任袁世凱的英文翻譯和秘書,入了仕途。顧的史料太豐富不展開,嚴博士史料比較少,如下是《當代中國名人錄(1931年版)》記錄,名字寫錯了,但簡歷是對的:

嚴恩祚:字南璋。年四十三歲。江蘇寶山人。美國留學生。歷任留美學生監督、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總務處幫辦處長。

個人感情史多虧了朱三小姐性格張揚,朱淞筠和嚴恩槱結婚後,結婚照1915年11月1日刊登在《婦女時報》。

朱三小姐自主選擇了一位毛先生結婚,因婚後不斷吵架拌嘴,一年後即離異。1915年,又與福建人嚴南璋結婚,新婚照片登在了當時著名的時尚刊物《婦女時報》上。

嚴博士是上海男人哦,那時候他在北京,在胡適日記裡看到他是編寫大學英語教材的北大教授,年輕有為的才俊很吃香,小報小刊、閒言碎語傳到留過洋、見過外國大世面的嚴博士耳朵裡,真不必Care的。

同一張結婚照,嚴博士白面書生模樣。經過編輯排版後,對報紙雜誌的讀者來說,下圖信息量比較豐富,新人名字、家長名字都有,朱三小姐與嚴博士結婚前有過一段不愉快的婚姻,閃婚閃離在百年前的中國還是需要很大勇氣。

今天所講述的戲劇故事,勞燕分飛,離婚;喜結連理,再婚,顧博士一生有四段婚姻,串聯起張家、唐家(唐紹儀)、黃家(黃仲涵)和嚴家(嚴子均)。

從嚴博士結婚、再婚,看一段段近、現代中國大家族姻親關係之錯綜,我們試著從歷史圖片中發現別人沒有關心到的一些小細節。

1931年 12 月,王正廷辭部長職,顧維鈞繼任,改任嚴恩槱為上海辦事處處長。剛一個月, 1932 年 1 月,顧維鈞辭職,陳友仁接任外長,上海辦事處處長又改由余銘擔任。上海辦事處處長隨南京外交部部長的變更而不斷變更(《上海外事志》第 290 頁,作者:周明偉, 上海外事志編輯室,1999版)。

看出來了嗎?嚴博士緊跟顧維鈞身後,兩個上海人,上海話講講,嘉定本地話和寶山本地話基本語音語調都一樣,又都是黃家女婿結為連襟,同進同退。來看看黃仲涵兩個千金小姐,黃琮蘭生於1886年,大嚴博士兩歲,再婚重組家庭,黃琮蘭的前任丈夫叫Kan Teng-liang,這個名字翻譯成中文是康先生?甘先生?其實人家是簡先生,他倒是個醫生。

In December 1940, O.S. moved to Chunking at the request of the KMT regime to help establish the industrial economy in the wartime capital. He left the management of Great China in HK to his third son Hannibal Nyan-li Lieu (劉念禮, or 「N.L. Lieu」, 1911-1995), who had joined him in HK the year earlier. A Cambridge law graduate, Hannibal had married socialite Liane Yen (who adopted her stepfather Dr. U.Y. Yen’s last name), the granddaughter of Oei Tiong-ham, the Sugar King of Java and daughter of Oei Tjong-lan (黃琮蘭, 1886-, older sister of Oei Hui-lan, the second Mrs. Wellington Koo) and Kan Teng-liang (簡崇涵, St John’s classmate of Wellington Koo) in 1936.

https://industrialhistoryhk.org/great-china-match-co,我們從劉鴻生的大中華火柴廠歷史資料裡發現了黃琮蘭第一任丈夫中文名字,他和顧維鈞是聖約翰時的同學,顧維鈞的第三任太太黃蕙蘭自傳《沒有不散的宴席》對姐姐和姐夫描述很少,只知道簡崇涵來自雅加達富商家庭,我們還查到他和黃琮蘭的婚姻維持了15年(1905年-1929年),簡醫生後來再婚,新太太Lim Loei Tji。下圖是黃琮蘭和簡崇涵女兒蓮安,1936年嫁給了劉鴻生第三子劉念禮。

簡崇涵,那位未來的乘龍快婿在荷蘭學會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他和姐姐馬上就相互欣賞,喜歡對方了,但我認為她從未為他傾心。.....同意嫁給他是因為她得不到她心愛的人,而且我想她是順從媽媽的意志,認為到了出嫁的時候了(《沒有不散的筵席: 外交家頋維鈞夫人自述》)。

這本自述封面,是年老的黃蕙蘭。

Sebelum pindah ke London, Tjong Lan dinikahkan pada usia 18 tahun dengan pria pilihan ibunya, Teng Liang (putra Kan, keluarga kaya di Jakarta). Teng Liang yang awalnya pergi ke Inggris agar bisa menjadi dokter, nyatanya hanya menjadi majordomo (pengurus rumah tangga) yang mengurusi keperluan rumah tangga mereka, berbelanja, membayar rekening dan menyetorkan laporan pengeluaran rumah tangga ke kantor Oei Tiong Ham di Mincing Lane.

谷歌很神奇,如上是印尼語,黃氏家族紮根在印尼爪窪,當地人對糖王黃仲涵和他的眾多太太和孩子都充滿了窺私的興趣,我們僅僅選了一段:移居倫敦之前,黃琮蘭18歲時與自己選擇的簡崇涵(來自雅加達一個富有家庭簡氏家族)結婚。簡崇涵最初去英國當醫生,實際上只是個管家,負責照顧家庭,購物,付帳以及將家庭支出報告黃仲涵。黃仲涵正妻魏明娘(bing Nio)和她兩個女兒住倫敦,她們在溫布爾登的房子佔地2.8公頃。有3名英國僕人,1名服務生和1名中國廚師及1名爪哇廚師為她們服務,家裡配有勞斯萊斯轎車。

黃琮蘭和簡崇涵是黃蕙蘭與顧維鈞婚姻的重要牽線人,姐妹關係、同學關係、異國他鄉,同齡人,黃蕙蘭1920年與英國駐印度尼西亞外交官Forde Beauchamp Stoker離婚,他們的婚姻維持了11年,有個可愛的混血兒。

She was first the wife of Capt. Beauchamp Caulfield-Stoker, an Irish-born British consular agent in Indonesia, her birthplace; they wed in 1909 and divorced in 1920 and had one son, Lionel (1912-1954). She then married, in 1921, Wellington Koo. This revised history is recounted in the new book "Mixed Race in Britai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or some reason she called herself "Countess Hoey [Oei] Stoker" at that period in her life.

1921年,黃蕙蘭33歲;顧維鈞34歲,他和唐寶玥有兩個孩子(唐1918年因西班牙流感去世)。請注意下圖黃蕙蘭脖頸上的項鍊,有故事的物件待會說。

黃仲涵是不贊成黃蕙蘭嫁給顧維鈞的,黃蕙蘭喜歡外交官。

1936年,顧維鈞的一段簡歷有這樣一段話:二十年九月,被任為駐英公使。十一月,復任為代理外交部長。二十一年任國聯調查團中國代表,未幾調任駐法公使。顧氏美風儀,善辭令,原配為唐紹儀之女。繼配黃惠蘭為已故南洋華僑黃仲涵之女。……六個字言簡意賅,美鳳儀,善辭令,黃蕙蘭與顧維鈞一同生活了38年,1958年他們離婚,顧再娶了嚴幼韻,嚴仁美的姑媽。

視線再轉回到嚴博士,和顧博士一樣,嚴博士一直做外交工作。1929年黃琮蘭離婚,他和黃琮蘭攜手邁入婚姻的神聖殿堂,他倆如何認識的不得而知,不過這次結婚,他們還是很高調地曬了婚禮合影,戈登路29號,哦,也在大華飯店。在這張婚禮合影照片裡還有比新浪、新娘更有名的人,胡適先生應該是作為嚴博士北大同事來捧場的,郭泰祺作為外交部次長參加,看得出單位老(領)(導)還是很重視。黃琮蘭帶來的與前夫所生的女兒蓮安也在合影照內,站在嚴博士身邊,那時候她亭亭玉立,1932年她16歲,遇到了其真命天子劉念禮,一個剛從英國留學歸來的富二代。

來看看黃琮蘭行蹤,她和妹妹黃蕙蘭在一起。下圖裡的黃琮蘭應該已和嚴博士結婚,嚴小姐改姓了,之前她叫簡小姐。

這應該是一個背景的,被記錄在1932年4月3日《晶報》上,嚴南璋、顧維鈞、徐道海三夫人,很感謝Eddie W.讀者,在查閱嚴博士資料時候,突然跳出來一份有趣的小報,隨之我們發現了有這麼一個好用的近、現代史的期刊檢索系統(University of Heidelberg整理的)。

Early Chinese Periodicals Online

小報很精彩。《嚴恩槱失蹤》,標題有點驚悚,1925年4月25日《晶報》報導,估計小報主編沒學過報紙編排知識,沒按正常閱讀習慣排版:

黃琮蘭做事到位,1925年,黃琮蘭與簡崇涵的兒子羅勃·簡(Robert Kan)在北京迎娶名門望族出身的佛姬兒·夏(Fougère Hsia)為妻。黃琮蘭將這串翡翠項鍊作為訂婚賀禮贈與了兒媳婦。

那戴在黃蕙蘭脖頸上的那一根同款項鍊,是黃仲涵買下的一對,分別送給兩個寶貝女兒的。

在北京保利2011年的春季拍賣會上,清御製翡翠朝珠項鍊以2300萬元的高價成交,項鍊的主體由30顆大小均勻的翡翠圓珠串成,長46釐米,顆顆碩大飽滿,每顆直徑均在13.29至13.43毫米之間。

名門望族出身的佛姬兒·夏(Fougère Hsia)是誰呢?沒能查到中文名字,但在簡家族譜上發現了夏詒霆(1878年-1944年)。哈哈,顧維鈞同事的小囡(閨女)啊,比顧博士資格老的外交官,但官沒有顧做得大。

夏詒霆:字挺齋。年五十三歲。江蘇江陰人。附貢生。歷任駐日本橫濱總領事、駐法使館二等秘書、國務院秘書、外交部秘書、參事、外交次長、大總統府顧問、國務院顧問、駐巴西兼秘魯公使(當代中國名人錄1931)。

夏詒霆1927年回國此後遷居南京。1936年,他返回老家江陰,但不久因抗戰爆發避居上海。1944年在上海病逝,享年66歲。有一說,簡少爺和夏小姐後來移民定居在巴西。

如劉鴻生小傳所說的那樣,時海禁大開,外國語文為應世必需之具。來看看他們的英文名字吧,因為英文名字,也讓我們在世界範圍內找尋他們的老照片。

顧維鈞=Vi Kyuin "Wellington" Koo

黃惠蘭= Oei Hui-lan

嚴幼韻=Juliana Young Yen Koo

顧維鈞活到97歲,黃蕙蘭102歲,嚴幼韻115歲。熟悉黃氏家族的博主funnyfacemag(嚴恩槱和黃琮蘭婚禮合影也是funnyfacemag貼的)考證出下圖不是顏惠慶夫人,而是黃琮蘭女士。

最後看黃蕙蘭幾張肖像照片,英國國家肖像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收藏著。第一張正面肖像,感覺有點像馬伊俐,攝影師是Bertram Charles Percival Park OBE (1883–1972) was a portrait photographer whose work included British and European royalty. 厲害的,能給英國和歐洲皇室拍照的攝影師,能請到如此級別的攝影師也不容易,黃在倫敦參與皇室派對活動。

黃惠蘭因為背後有一個巨富的爹,她爹留在歷史書裡的記錄有些和善,如《中華今代名人傳(1925)》,其中有一句話提到黃蕙蘭:長女適顧維鈞氏,維鈞曽為英美使及外交總長職,富貴聯姻、美滿無遺,亦樂事也。而在另一本名人錄(1936年版)就有些不太客氣:黃作事縝密,擘畫周詳,遇事必躬親力行。惟性儉吝,每遇公益善舉,往往不肯慨然輸捐。且以卑視華人,故入日本藉。民國三年,章太炎遊南洋,訪黃於三寳壟,黃託故沐浴,享之以閉門羹。黃女惠蘭亦宣言不嫁中國人,及民國八年,為英人離棄後,始與顧維鈞結婚。黃有數子皆不肖,且濫吸鴉片,不務正業,家庭間,頓呈乖離氣象。

1945年還由Bertram Park掌鏡,拍攝下黃蕙蘭56歲肖像照,24年過去了,世事滄桑寫在了外交官夫人的臉上,估計兩人你一句我一言,拍攝間的交流都是在回憶英國往事,突然攝影師抓住了那一種落花無奈的表情,Bertram Park那一年62歲。魚嘴女鞋那時候就有了,時髦的。

如下這張彩色照片攝影師屬於大師級別,出自德裔美國時尚攝影大師Horst Paul Albert Bohrmann (1906-1999)之手 。今天看這張彩色照片的構圖和照明手段可學習的地方還很多,人物的眼神被調教得很到位,不疲倦。

Horst Paul Albert Bohrmann鏡頭前,香奈爾小姐不服老。

Horst Paul Albert Bohrmann擺布下,1942年的美國好萊塢著名演員、歌手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造型別致。

Horst Paul Albert Bohrmann要求下,達利被拍攝下一張睜眼一張閉眼的傳世之作。達利有個雕塑在上海南京西路常德路口,叫《時間的貴族氣息》。

From Weißenfels to the capitals of the fashion world: The German-born photographer Horst P. Hort is one of the most enigmatic figures of the 20th century - an aesthetic icon and photography luminary. Best known for his timeless photographs of beautifully clothed and staged models, Horst's career spanned over five decades and his artistic legacy continues today. Not only is he an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inspiration, but also an interesting subject to study, having shaped the zeitgeist together with other important figures such as Cy Twombly, Greta Garbo, Schiaparelli, Chanel and Truman Capote - many of whom he portrayed within the beautiful interiors of their private houses.

有句話寫得很有勁道的,他和他的拍攝對象共同塑造了時代精神。我們翻閱老照片,不也正是要回味那些老時光,並努力獲得一些精神財富嗎?

在嚴博士和黃琮蘭婚姻期間,嚴小姐(簡小姐)出嫁了,劉念禮(Hannibal Nyan-li Lieu)是火柴、煤炭、碼頭大王劉鴻生先生的三子,1936年,劉家和嚴家結親,這樣,上海寶山人嚴恩槱輕鬆串聯起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三戶大宅門,分別是朱啟鈐家族、黃仲涵家族和劉鴻生家族。

嚴博士名字叫嚴恩槱,」槱「這個字什麼意思呢?槱=火柴,真是緣分天註定,劉鴻生見到嚴博士一定會相視大笑,這個梗非常好。

昨日元旦,沒有預備有客人,客人來的很多:遊建文一家六人,容顯麟、唐瑛與其子李名覺,嚴恩槱、夏晉麟夫婦,董顯光......(1950 年 1 月 2 日,胡適日記)

不是名人不聚頭,連結點進去看看:《南京西路老照片集錦之四:唐瑛在靜安寺路開過兩爿時尚快消店》, 胡適有「民國第一紅娘」之譽,外交官遊建文和張太真結婚是他做的媒,張的父親也是一位外交官,張履鰲。

舞臺大幕漸漸合攏,舞臺上的光隨大幕而漸漸消失,只聽到遠遠地傳來嚴博士對車夫說:走,到峻岭公寓去。

原標題:《峻岭公寓續篇:寶山嚴博士輕鬆串起北京、上海和南洋三巨賈家族姻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姻親管理防患未然
    「少爺」是血親關係的核心,是家族企業傳承的主渠道。「姑爺」、「舅爺」則是姻親。真正有實踐意義的是如何用好「三爺」。姻親與血親共同構建了「家族」這個平臺,姻親關係的管理是家族、家族企業管理的重點、焦點及難點。婚姻與性不同,從來不是僅僅兩情相悅的個體行為,姻親管理是婚姻經營的主要內容。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碩士 / 博士課程申請指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的碩/博招生基本上分為授課型碩士課程(Coursework Programme),研究型碩士/博士課程 (Research Programme)以及聯合碩士學位課程(Join Graduate Programme)。
  • 上海寶山宜家,原來是這樣的宜家
    今天小編去到寶山宜家,看看宜家餐廳的另一面。上海寶山宜家商場營業面積56000平方米,9500多種產品,54個展間,1192個停車位,餐廳座位900個。為了避免就餐高峰時餐具回收擁擠情況,寶山宜家安裝了MEIKO雙軸傳送系統,24小時不間斷運行,就餐者只需在就餐後把餐具放到傳送帶上,餐具便自動回收到洗碗間,無堆積、無需排隊、無需人工收拾,且佔用面積少,在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提升餐廳的就餐環境及形象。舒適衛生的宜家餐廳,當然被眾多消費者青睞!
  • 老房子煥發新活力,寶山這個小區是這樣推進加裝電梯的
    做法與經過黨建率先引領——奏響進行曲寶山九村南塊小區89和98號兩幢樓的老年人比較多,要求加裝電梯的呼聲由來已久,並且愈演愈烈。然而,實施加裝電梯項目在實踐中並不容易。項目首先需要樓道由一名帶頭人和一名樓組長共同牽頭,全體業主協商安裝總費用的分攤比例方案並籤署同意安裝電梯意向書。很多樓道加裝電梯不能順利開展,主要是意見難以統一。家住小區98號的老吳是加裝電梯的發起人,他既熱心又負責。2018年8月,在北京的兒子家中體驗了多層住宅加梯以後的便利,回滬後他就多次向黨總支、居委會及物業等諮詢加裝電梯的政策和流程,之後又不厭其煩地與樓組長一同挨家挨戶就設計方案徵求意見。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博士與碩士課程招生指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的碩士及博士課程的招生官網http://www.nie.edu.sg/aug2021 是唯一官方和正式的途徑
  • 【有人@你】上海寶山萬達廣場的最新潮牌都在這裡
    截止目前,馬克華菲已拓展至北京、上海、深圳、蘇州、杭州、天津等多個城市,入駐的知名項目有北京君太百貨、北京金隅萬科廣場、北京莊勝崇光百貨、上海金匯商業廣場、上海寶山萬達廣場、上海龍之夢購物中心、深圳東門茂業百貨、深圳星河時代CoCoPark等等。
  • 傅恆的正妻沒有記載,卻有兩個孩子和皇室結為姻親!
    如此這般,一代代傳承下來,富察家族的名望令其它很多家族難以望其項背。就連富察皇后也是靠了家族的影響力才當上皇后的。第三,富察傅恆本人能力突出,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是朝廷重點培養的奇才,他本人在戰爭中有很大功勞,還很年輕的時候就被封為了一等功臣,在戰場上他見敵殺敵,見鬼殺鬼,讓很多敵人聞風喪膽,回宮之後,他還被授予了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的職位。
  • 寶山10所學校上榜!本市民辦中小學特色學校(項目)、民辦優質幼兒園...
    寶山10所學校上榜!>上海市民辦協和雙語尚音學校寶山上海民辦和衷中學上海民辦行知二中實驗學校上海市民辦交華中學上海市同洲模範學校嘉定上海民辦華二初級中學上海市民辦桃李園實驗學校
  • 上海寶山開闢生物醫藥產業「新賽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李治國報導:「通過加快載體建設、探索資本注入、優化平臺功能、招引培育並舉等舉措,上海寶山將打造成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集群發展承載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標杆和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新高地。」
  • 獨立與聚合,21cake上海寶山經緯匯店
    21cake上海寶山經緯匯店的室內設計受在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的中國十分普遍的「大食堂」和「大飯桌」啟發。在這個設計中,我們考慮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讓一個麵包店同時成為一個社區中心?我們希望可以發展出一個原型,在未來的其他分店進行推廣。
  • 寶山三家外企被認定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
    近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第29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頒證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為45家企業授牌。寶山區3家外資企業位列其中,分別是:地中海郵輪船務(上海)有限公司、光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富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又一優質教育品牌資源落地寶山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寶山雙語學校...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今天上午,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寶山雙語學校正式開學,典禮上,寶山區和上海外國語大學領導為學校揭牌,萬科、招商、中建三家企業為學校捐贈「智慧教學」軟體,共同助力學校「智慧校園」建設。
  • 寶山:上海女籃球員走進培智學校[圖]
    寶山:上海女籃球員走進培智學校[圖] 2013年11月19日   11月15日下午,上海寶山女籃隊員們在新賽季開始之前,來到寶山區培智學校,與這裡的孩子們一起遊戲、聯歡,鼓勵他們勇敢嘗試,接觸籃球。
  • 大學的故事:同源於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與復旦大學的愛恨情仇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兩所大學的之間故事,這兩所大學都位於上海,而且是上海,甚至是全國的頂尖大學。它們就是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稱為清北復交的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是上海最好的學校,而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北京和全國最好的大學,事實上,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局面和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有很大的關係,正是那次大調整人為的建立一些工科和綜合性院校,所以才奠定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格局,形成了那麼多的雙子星大學。
  • 兩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雙落地」上海寶山
    央廣網上海11月6日消息(記者韓曉餘)今天(6日)上午,以「聚進博、享機遇、匯寶山」為主題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寶山投資交易籤約儀式在上海寶山舉行。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張義鴻在致辭中指出, 寶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外向型經濟發展,穩外貿穩外資取得積極進展。
  • 上海寶山區市場監管局關於上海奧樂齊商業(上海)有限公司寶山第一...
    現將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通告如下:上海奧樂齊商業(上海)有限公司寶山第一分公司的紅腸一、食品名稱:上海紅腸;購進日期:2020年9月4日;不合格項目: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二、經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上海奧樂齊商業(上海)有限公司寶山第一分公司銷售的上述不合格產品紅腸的情況為:共購入12盒,已銷售11盒。次日報損1盒,無剩餘,已實施召回。
  •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閉館公告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閉館公告 2020-10-15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湖北接觸史和旅居史,黃浦寶山這5名病例是怎樣被感染的?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表示,上海已經建立起550人流行病學調查隊,並查明寶山、黃浦5人感染來源安徽省一健身房。在寶山的疫情發生後,黃浦的兩例病例在1月29日向調查隊報告稱,1月20日曾和幾個朋友聚過餐,其中聚餐的朋友恰好就是當天在寶山確診的病例。調查隊緊緊抓住這條線索,把黃浦的疫情和寶山的疫情進行關聯,果然發現黃浦的2例病例當中的1例和寶山3個病例當中的1例在20號有過接觸。通過進一步排摸發現,寶山的3例病例在1月上旬曾去過安徽蚌埠。
  • 關於滬通鐵路上海段設立寶山楊行站的建議
    滬通鐵路由江蘇段和上海段組成,其中,江蘇段即南通的平東至上海嘉定的黃渡總長為119.54公裡;上海段呈Y型配置,由西線和東線兩部分構成。西線向南接入滬寧鐵路、全長31公裡,東線經太倉、嘉定、寶山、浦東新區,在四團站接入上海浦東鐵路,線路長度111.836公裡。
  • 上海寶山緩刑律師服務熱線
    上海寶山緩刑律師服務熱線,幾年下來,楊斌發現自己的興趣點主要在刑事辯護上,於是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他主要承接刑事案件。上海寶山緩刑律師服務熱線, 陳某最終被判決緩刑,能回家照顧年邁的父母及年幼的子女,與律師努力爭取緩刑辯護是分不開的,這一結果也得到了其家人的高度肯定和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