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布魯塞爾9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歐盟記者 鞠輝)名為《迅捷行動,共創未來》的2020年建議報告當地時間9月10日之後,聯合發布該報告的歐盟中國商會與羅蘭貝格企業管理諮詢公司負責人表示,儘管有一些波折和困難,但他們對中歐經貿投資合作的前景依然滿懷希望。
歐盟中國商會會長周立紅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遇到了新冠疫情等各種困難,歐盟機構在過去幾個月裡仍然開展了高效而有遠見的工作。特別是,歐盟機構在制定疫後經濟恢復計劃時使用了「下一代歐盟」這樣的概念,突出強調了在恢復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過程中,要為「下一代」把歐盟建設得更加綠色、數位化並更具有韌性的理念。
周立紅會長說,在中國,青年被譽為「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因此,在《迅捷行動,共創未來》報導向歐盟方面提出的八大建議中,有一條就是,歐盟中國商會倡議建立中歐青年商業領袖交流機制,創建對話和理解的平臺,增進合作和包容精神,為他們在商業或公共領域擔任重任、長期服務於深化中歐合作夥伴關係、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好準備。周立紅認為,對於雙方的青年群體來說,這樣的溝通平臺十分必要。對中國青年一代而言,深刻理解歐盟市場的多元化、多語言、多文化特性,準確把握歐盟獨特的法律框架、習俗、價值觀、行為準則和管理模式,都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中國市場也為歐洲青年一代孕育了潛力巨大的發展沃土,歐洲青年當然也需要增進對中國文化、市場和企業等方面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抓住機遇。周立紅表示,歐盟中國商會願意與更多的中歐夥伴一道,為這項光榮的使命貢獻力量,為深化中歐經貿長期合作關係儲備動能。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王欣,則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對中歐經貿合作前景的信心。他說,與去年相比,中資企業對歐盟營商環境總體評價雖略有下降,但中國企業仍將歐盟視為全球重要市場,在歐投資和發展的意願並未減退。數據顯示,一方面,中國企業的歐洲業務實現了數量與規模雙重提升,中企在德、意、荷等國的企業數量自2013至2019年期間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0%;另一方面,中國企業經濟產值貢獻、輸出專利數方面的後來居上趨勢明顯,2013年至2019年,中企在德、意等國的投資對應經濟產值複合增長率已超30%,在歐盟申請專利數複合增長率達 20%,在外資企業中遙遙領先,為歐盟帶來了經濟產值和先進技術等實質收益。
歐盟中國商會2020建議報告還援引調查數據透露了另一個重要信息:如果歐盟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60%的在歐中國企業將增加對歐投資,其中近20%的企業計劃「大幅增加」投資。
周立紅會長指出,目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歐都面臨抗擊疫情、重啟經濟和保障民生的艱巨任務,中國企業一定能發揮驅動經濟增長、助力歐盟早日走出疫情陰霾的重要作用。希望歐盟機構高度重視中資企業對營商環境的下行評價及重要關切,期待歐盟及成員國採取措施,為中國企業在歐發展提供可預期政策框架。
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也表示,展望未來,相信開放合作、互聯互通、共同發展仍將是中歐關係的主旋律、大趨勢,中歐之間仍有巨大的潛力和合作空間。當前,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正緊鑼密鼓地開展,預期將帶動雙方經貿關係邁入新篇章。期望通過今年的報告闡明中企在歐發展面臨的新議題,加強中歐之間的溝通和理解,能夠這複雜的大環境中推動雙方攜手前行,引領全球經濟復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