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鮮明提出,構建新時代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開創新時代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著力培養聽黨指揮的接班人、砥礪能打勝仗的戰鬥隊、塑造作風優良的子弟兵,凝聚全軍官兵強軍興軍的意志力量。
作為團結動員官兵投身強軍實踐、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的中心環節,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圍繞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聚焦用力,始終不渝地用強軍目標統領教育目標任務。
培養聽黨指揮的接班人,確保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於黨的可靠的人手中聽黨指揮是建軍之本、強軍之魂。習主席指出,要加強政治引領,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育人全過程,確保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於黨的可靠的人手中,確保黨和軍隊事業後繼有人。培養聽黨指揮的接班人,是強軍目標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要求和政治任務。「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無數共產黨員為了黨和人民事業英勇犧牲,支撐他們的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力量。解放初期進行全國性的普查,從鄉、區、縣、省一直統計到政務院內務部,最後頒布的數字是:為了共和國的建立,全國有2100多萬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各地紀念堂(館)在冊有姓名的只有160萬,還有1940多萬革命先烈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他們為了什麼?為名、為利、為升官、為發財?都解釋不通,就是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鬥,乃至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一支有信仰的軍隊,才是知所趨赴、無往不勝的軍隊。習主席強調,我們這支部隊之所以是一支拖不垮、打不垮的鋼鐵部隊,佔領思想、鑄牢軍魂,這是我們的根本力量所在。我軍是黨締造的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是我軍的命脈所在,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這一條丟了,其他工作再怎麼做,最終也會全盤皆輸。1981年,黃克誠在《關於黨風問題》中寫道,抗戰時期毛主席用電臺指揮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黨中央的聲音,全黨全軍同志都無條件地執行。蔣介石曾檢討,相比共產黨員軍隊,國民黨軍隊是「六無」之軍,首位便是「無主義」,認為「過去的國民黨軍,是一支沒有靈魂的軍隊,這種沒有靈魂的軍隊自然非走上失敗的道路不可」。心中有魂,才能腳下生根。帶兵打仗首先就是帶心,帶的就是革命軍人信念堅定、聽黨指揮的靈魂。培養聽黨指揮的接班人,就是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頭腦,做好鑄魂聚力、強基固本、扶正袪邪工作,教育引導廣大官兵把我軍政治靈魂融入血脈,把廣大官兵緊緊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堅定不移聽黨的話、跟黨走,確保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砥礪能打勝仗的戰鬥隊,確保生命線在備戰打仗中彰顯生命力強軍興軍,核心是能打勝仗。培養能打勝仗的戰鬥隊,是強軍目標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和職能任務。習主席指出,我軍根本職能是打仗,戰鬥力標準是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政治工作必須保障戰鬥力標準在軍隊建設各個領域、各項工作中貫徹落實。「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只要還有一個人,就要同敵人血戰到底,這是人民軍隊的信條。1999年國慶大閱兵,戰鬥英雄譚秉雲被請上了天安門城樓。當受閱的坦克裝甲戰車轟隆隆駛過天安門時,這位76歲的老英雄淚水漣漣。坦克連著他的軍旅人生。朝鮮戰場上,他就是靠接連炸毀敵人3輛坦克擋住道路,生生把敵人堵了8個小時,掩護了我大部隊的安全轉移。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敢於鬥爭、敢於勝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軍隊血性膽魄的生動寫照。董存瑞炸碉堡、黃繼光堵槍眼、李向群搏洪流、杜富國掃雷患……生命不息、衝鋒不止,這是革命軍人的本色。▲ 2019年5月22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杜富國的先進事跡,在「時代楷模」發布儀式上,掃雷戰友們向英雄杜富國看齊氣為兵神,勇為兵本。習主席強調,在戰爭制勝問題上,人是決定因素。無論時代條件如何發展,戰爭形態如何演變,這一條永遠不會變。南昌城頭、井岡山上、瀘定橋畔、長江天險……人民軍隊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歷經磨難、百鍊成鋼,戰鬥精神催生了威武之師、勝利之師。
古往今來,在生死相搏的戰場上,打仗從來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一條戰爭鐵律。砥礪能打勝仗的戰鬥隊,就是要繼承發揚我軍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和敢打必勝、血戰到底的優良傳統,加強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我軍根本職能教育,樹牢隨時準備打仗的思想,堅決摒棄搞花架子和飄浮虛假之風,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塑造作風優良的子弟兵,確保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習主席指出,作風優良是我軍的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必須把作風建設作為軍隊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抓緊抓實,永葆人民軍隊政治本色。塑造作風優良的子弟兵,是強軍目標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要求和長期任務。在我軍的光輝史冊上,有一幅畫面感人至深、歷久彌新。1949年5月25日,炮聲隆隆半個多月的上海,終於平靜了下來。一大早,推開家門的市民驚訝地看到,濛濛細雨中,潮溼的馬路上,躺滿了懷抱槍枝、和衣而眠的解放軍戰士。這一場景感動了600萬上海市民,人們紛紛湧上街頭,載歌載舞,熱情歡迎解放軍。曾擔任國家副主席的榮毅仁回憶道,「正是看到了解放軍不住民房睡馬路的動人一幕,我才下決心留下來為人民政府服務。」我軍正是靠著這種鐵的紀律和優良作風,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保持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樹立了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的良好形象。▲ 「南京路上好八連」於1947年8月6日在山東萊陽組建,1949年6月隨大部隊進駐上海,他們身居鬧市一塵不染,保持和發揚了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1947年10月,劉鄧大軍千裡挺進大別山,到達總路嘴鎮時,警衛團副連長趙桂良,見店鋪主人不在,偷偷拿了幾匹布和一捆粉條。鄧小平知道後嚴肅地說:「我們有過規定,搶劫民財者,槍斃!法紀如山,誰也不能以身試法。如果我們今天不能對一名連長執行紀律,那麼營長、團長、旅長……包括我們自己又如何約束呢?」隨後,劉伯承、鄧小平召開公判大會,下令槍斃了這名副連長。這件事發生後,我軍紀律嚴明的美譽迅速傳開,贏得了當地群眾的擁護支持,很快在大別山區站穩了腳跟,打開了局面。沒有警車開道,沒有夾道歡送;入城不擾民,撤離不聲張……2020年4月16日,經習主席批准,4000餘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後,陸續從武漢回撤。這動人的場景,又一次出現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上。人民有難,軍人當先。「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有抗擊非典的經驗,讓我去」「疫情面前,解放軍誓死不退」……那一份份摁滿紅手印的請戰書、那一聲聲鏗鏘有力的戰鬥動員、那一張張勒出深深印痕的「最美面孔」,永遠駐留在人民的心坎上。▲ 2020年4月15日,最後一批回撤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向火神山醫院敬禮告別2020年入汛後,我國南方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7月21日,安徽省望江縣東興圩突發管湧險情,緊急馳援的陸軍第71集團軍「攻堅勁旅」迅速投入抗洪搶險。搶險中,官兵們連續奮戰、持續作戰,當管湧堵住,不少人坐下就睡著了。一名群眾把官兵的睡姿發到朋友圈配文:「醒著時,他們是一堵安全圍牆;睡著時,他們是一座巍峨高山!這樣的子弟兵,令人心安,也令人心疼。」作風事關形象,形象就是力量。塑造作風優良的子弟兵,就是要結合新的時代特點和形勢任務,把我軍優良傳統繼承發揚好、傳承光大好,使之成為強軍興軍的珍貴滋養和重要保證。要涵養道德品格、加強德性修養、升華思想境界,永葆革命軍人政治本色。要堅持嚴字當頭,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培養嚴守紀律、令行禁止、步調一致的良好作風,只要黨和人民一聲召喚,便能挺身而戰、決戰決勝,真正讓老紅軍的本色、老八路的作風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榮光,確保血脈永續、根基永固、優勢永存。END
「劍之鋒」工作室出品 210028
素材來源:國防大學
投稿郵箱:jianzhifeng123@163.com
覺得好看就點個贊吧!
你的每一個在看,都是對小鋒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