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臺灣民進黨當局不認真做好島內疫情防控工作,反而大搞「口罩外交」。不過,殘酷的事實證明,「口罩外交」不僅沒有收到想像中的效果,還四處碰壁,而蔡英文的氣球也終於吹破了。
據臺海網4月26日報導,獲得臺灣捐贈口罩的南美洲「友邦」巴拉圭似乎並不領情。對此,國民黨籍民意代表吳斯懷表示:「巴拉圭認為臺灣捐贈的10萬個罩太少,不如找大陸」。
除了巴拉圭外,此前臺灣送給德國的100萬個口罩,也被取消了捐贈儀式,更沒有公開致謝,讓民進黨當局「提升知名度」的願望泡湯。與此同時,早前還有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希望向芬蘭捐贈20萬個口罩及部分呼吸機,但遭到芬蘭政府拒收,理由是「只接受以個人身份捐贈,不接受以政府身份捐贈」。很顯然,芬蘭的做法,無疑是識破了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的企圖,所以最終拒絕了「政治口罩」。
在南美洲和歐洲接連碰壁之時,「口罩外交」在亞洲也栽了大跟頭。近日,民進黨當局宣布向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新南向國家」捐贈口罩後,隨即遭到了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的怒懟。原來,早在今年1月中國大陸發生疫情時,由於民進黨當局下令禁止口罩出口,導致在臺灣的新加坡口罩生產公司不得不將生產線遷回新加坡,這其中浪費的大量時間,嚴重影響了新加坡的口罩供應。現在,民進黨當局又「假扮大方」,自然令新加坡難以接受。
針對臺灣民進黨當局「口罩外交」的四處碰壁,香港大公網日前刊發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在島內口罩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還大手筆向外送口罩,如今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吃了。民進黨當局大搞「口罩外交」的目的,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方面是想增加臺灣在國際社會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另一方面自然是希望那些收了口罩的國家支持「臺灣加入世衛組織」。但在一個中國的原則已成普遍共識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的「口罩外交」註定失敗。
顯而易見,港媒的評論一針見血,句句在理。眾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衛組織作為聯合國下屬的專門機構,僅限主權國家才能加入。臺灣民進黨當局揣著明白裝糊塗,妄圖用「口罩外交」的方式,推動「以疫謀獨」,完全是痴人說夢,其陰謀註定不可能得逞。